剛出生的新生兒,免疫系統(tǒng)不健全,護理起來難度很大,如何從飲食、護理等各方面正確護理呢? 今天總結了非常全面的護理寶寶知識,月嫂、育兒嫂、媽媽們都看看吧! ⑴.母乳喂養(yǎng) 新生兒出生后要盡早且盡可能多地吸吮媽媽乳房,吸吮越早、吸吮越多,越利于乳汁分泌。 喂養(yǎng)嬰兒不是定時喂養(yǎng),應按需喂養(yǎng),不要擔心健康嬰兒睡覺期間會出現(xiàn)低血糖等問題,但早產兒、低體重兒需注意。 提到嬰兒出生后第一口應接受母乳,很多家長就抱怨這是不可能的,因孩子剛出生,媽媽還沒母乳,孩子餓了怎麼辦? 其實,正常嬰兒出生后體內儲備的能量會堅持2-3天。剛出生嬰兒多哭鬧,是為了促使肺內液體回吸收,因胎兒肺內充滿液體。生后哭不一定是因餓,而是因肺內液體還未排凈,需要'哭'來增加呼吸。 ⑵.如何知道寶寶已經吃飽了? 不論書上、網上、還是經驗上,對嬰兒進食都有推薦量,但并不意味是必須遵守的'法定量'。 每個孩子有著自己的實際接受量,衡量進食量是否合適的標準,應是孩子每次主動接受量,進食后舒適度,排便狀況,更重要的是生長結果。只要自主進食后,無不適且生長正常,就說明此量嬰兒可接受。 ⑶.嬰兒溢奶現(xiàn)象 嬰兒有溢奶現(xiàn)象,多是生理性食道下端和胃賁門口比較松弛,在腹壓增加時出現(xiàn)的返流現(xiàn)象。多不需特別治療,幾個月內逐漸減輕直至消失。但在溢奶期間,可將床面變成15度的斜坡,選擇側臥可有效減少溢奶。 不是枕高枕頭,而是全身,最起碼是上半身在斜坡面,才不會對脊柱產生不良影響。 ⑷.新生兒拍嗝 給新生兒拍嗝,對絕大多數(shù)新手父母是件難題。如果家長對抱孩子還沒有經驗,給大家一個小推薦。大人躺在躺椅上,身體與地面大約呈45度角。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頭部稍高出肩部,以免窒息。大人可以輕拍或撫摸嬰兒背部,即使不去撫摸,幾分鐘內孩子就會打嗝,這種方法應該簡便、安全。 ⑸.沖奶粉注意事項 嬰兒奶粉需嚴格按照包裝上沖法沖制,過濃過稀都會對嬰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⑴.新生兒洗澡 是否應給小嬰兒,特別是新生兒天天洗澡? 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與家長的經驗、室內溫度等因素有關。但有一點需提醒家長,嬰兒皮膚嬌嫩,洗澡時不要頻繁用浴液。用溫水洗澡,1-2周使用一次浴液! ⑵.新生兒臍帶護理 如果臍帶脫落后傷口不愈合、有滲血或膿性分泌物等應立即送孩子到醫(yī)院治療。 對新生兒來說,一般體溫不超過37.5度都是正常。由于新生兒包括大腦在內的臟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體溫能力有限,稍裹多些,體溫會升高,建議給新生兒包裹不要過厚。 (1)母乳性黃疸 很多母乳喂養(yǎng)嬰兒,黃疸會持續(xù)1~2個月。不要認為新生兒出現(xiàn)母乳性黃疸就一定應該停止母乳喂養(yǎng),多吃奶,多排便,也可促使膽紅素快速排出體外。 很多黃疸指數(shù)超過17mg/dl,醫(yī)生會建議考慮光療,推廣照光治療新生兒黃疸很重要。 除非低血糖,沒理由口服葡萄糖,葡萄糖是藥物,不能隨意給嬰兒口服。 葡萄糖屬碳水化合物,不可能去除新生兒黃疸,葡萄糖作為藥物,主要治療低血糖。 (2)腸絞痛 生后3周至滿4-6個月內的嬰兒最常見嬰兒腸絞痛。主要是胃腸發(fā)育不成熟,配方粉喂養(yǎng)兒更多見。 表現(xiàn)腸脹氣、易哭鬧、睡眠不安、易打嗝/吐奶、排便費勁但大便不干、喜抱/趴著但不喜平臥、排氣多但生長正常。與驚嚇、缺鈣等無關 與胃腸發(fā)育不成熟有關,其中對乳糖不耐受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多趴著可緩解腹痛,西甲硅油(遵醫(yī)囑)和益生菌也可部分緩解腹痛。對于配方粉喂養(yǎng)的嬰兒換成部分水解配方會有較好的效果。 (3)痘痘與疹子 新生兒臉上出現(xiàn)的痘痘,既與捂熱有關,也與來自母親的激素有關,稱為新生兒痤瘡。建議保持嬰兒面部干爽,適當使用嬰兒潤膚露,也有幫助。 新生兒身上紅色、高出皮膚的紅疹應是新生兒紅斑。分布于軀干或四肢,不伴癢感,與干燥空氣、浴液等刺激有關。新生兒紅斑多于3-7天自行消失,不需藥物治療。 嬰兒的皮膚非常嬌嫩,容易出現(xiàn)紅疹。出疹的原主要因與局部過熱、不透氣有關。 濕疹又稱為特異性皮炎,其表面粗糙,基底發(fā)紅,伴有脫屑和滲出,主要因為寶寶自身皮膚太嬌嫩的原因。輕微的濕疹,每天清洗后涂抹嬰兒保濕霜,每天多涂兩遍。嚴重的請就醫(yī),大夫會給開藥膏,遵醫(yī)囑使用。 治療嚴重尿布疹的最好方法保持局部持續(xù)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沖洗臀部,盡量不用紙巾或軟布去蘸干,多晾一晾,保持干燥。 1歲以內嬰兒由于頸部相對短,頸部皮膚特別容易出紅疹、潰爛、脫皮,局部有異位,甚至感染。保護頸部干燥是非??焖儆行еā?/p> (4)寶寶便血 對于排便帶血應注意大便和血液的關系。如果大便為柏油色,應考慮胃部出血,嬰幼兒極少見;如果血液均勻混于大便內,可考慮腸道出血,可能與食物過敏等有關;如果血液與大便分離,特別是排便后出血應該考慮是肛裂。 對于肛裂的診斷很容易:將肛門輕輕扒開,即可見到放射狀的小裂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