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耳朵都和福氣的寓意息息相關。比如耳珠厚,就被說是富貴相;再比如劉備“雙耳垂肩”,就被說是帝王相。 老話也常說:“前倉糧后倉糠,耳朵棱上藏衣裳”,或說“金倉銀倉,不如耳倉,左耳囤糧,右耳囤官”,這都是在說,有耳倉的人有福氣。 那到底什么是耳倉呢?其實呀,就是耳朵前得一個小洞洞。 Youtube@Business Insider 但其實,這個洞在醫(yī)學上叫做“耳前瘺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畸形。 寶寶在羊水里時,像魚一樣也有“鰓”(人類胚胎有鰓弓,并不用于呼吸)。發(fā)育完全以后,“鰓”會消失,其中一部分會形成耳廓的組織。 有些寶寶,某部分的“鰓”發(fā)育不全,最后就會留下一個小孔,即耳前瘺管。 大部分情況,耳前瘺管并不會出現(xiàn)任何癥狀。它不會對生活造成任何影響,也極少會影響寶寶的聽力,更不會引起、或預示著其他的遺傳問題。 耳前瘺管本身很少導致耳聾及腎臟畸形,但耳前瘺管合并耳聾和腎臟畸形有可能同時是某種疾病的表現(xiàn)癥狀。 大部分人的耳前瘺管只發(fā)生在一側,通常沒啥不適感;有的人可能會偶爾覺得癢,擠壓的時候會有少量白色微臭的東西流出來,用干凈棉簽輕輕擦掉即可。 但是有一部分人的耳前瘺管里的脫落細胞和細菌等混合物會發(fā)生感染。一旦感染,就會局部紅腫、疼痛、流出膿液,嚴重的會腫一個大包,周邊皮膚都潰爛掉。 @Amazinglystill 一旦耳前瘺管發(fā)生感染,就需要去做手術切除掉,只有完全摘除瘺管才是防止耳前瘺管復發(fā)的唯一有效途徑。不過,需要先等急性感染控制后才能做手術。 癥狀輕微的,醫(yī)生可能會把感染的地方消毒后進行清理,然后用一些抗感染藥物外敷,直至痊愈。有膿腫的,可能就得切開排膿了,等炎癥反應控制后再進行手術治療。 有麻麻覺得啊,紅腫消退就沒事了,不想再做手術了。但只要耳前瘺管發(fā)生過一次感染,就有反復發(fā)作的傾向。如果不及時切除,后面感染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可能會波及周邊組織,甚至感染到耳朵的軟骨,或者形成瘢痕,留在耳朵前面變成一道疤——這些都會給后期手術治療增加難度。 Q: 那為什么,有些耳前瘺管切除后就徹底好了,而有些人則會不幸的“復發(fā)”呢? A: 這是因為,有的瘺管并不只是一根管子,而有很多的分支,切除了主要的瘺管后,殘留的分支可能會再次感染。這種情況就比較糟糕,需要徹底的清除瘺管及周邊組織才能減少復發(fā)。 Q: 那是不是有了耳前瘺管就一定要做手術呢? A: 不一定。 前面講過,耳前瘺管并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很多寶寶可能一輩子都跟耳前瘺管安然相處,不會發(fā)生任何問題。因此,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耳前瘺管沒有癥狀時不需要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隨便摳弄這個洞洞,更不要手賤去擠它。這種感染大多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而這種菌會大量的存在于我們的手指上。因此,平時管住手,預防感染很重要。 平時也應當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提高抵抗力,才能降低感染概率。 總之,總結一下就是: 耳倉安穩(wěn)時,別惹它; 耳倉有感染,找醫(yī)生; 感染消除后,做手術。 |
|
來自: 周易八字命理 > 《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