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十二時辰結束后不久,就發(fā)生了唐史中,著名的安史之亂。昔日的唐玄宗視楊玉環(huán)如至寶。但在逃亡蜀中的路上,因為龍武軍的兵變,也讓唐玄宗最終選擇了權力,而放棄了昔日的愛人楊玉環(huán)。 隨后在安祿山叛軍攻占唐朝兩軍的時刻,逃到靈武的太子李亨繼位,史稱唐肅宗。當時的肅宗把剿滅叛軍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唐朝郭子儀的身上。但大多數(shù)帝王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猜忌心過重。在郭子儀領軍收復兩京之時,實際的指揮者卻是肅宗信任的奸臣與宦官。 本來按照郭子儀的原計劃,是他本人和李光弼分別領軍,分頭進攻長安與范陽,在兩路大軍反復干擾叛軍以后,最終在長安城匯合,將叛軍一網打盡。但意氣風發(fā)的肅宗卻下令郭子儀,讓他直接領軍去剿滅長安城中的叛軍。 皇帝的命令大于天,郭子儀只能從命。面對長安城外數(shù)十萬的叛軍,幸好郭子儀做到了料敵如神,提前設下了埋伏。在正面戰(zhàn)場,郭子儀巧妙與叛軍周旋的同時,他另派一路唐軍,繞道叛軍的背后進行突襲。兩面夾擊之下,叛軍只能選擇慌忙逃竄。這就是郭子儀有勇有謀的一面,難得的是身為名將的郭子儀,還是一位忠臣。 隨后的郭子儀選擇揮師直取洛陽。當時的安慶緒依托高山的有利地形,讓唐軍的進攻處于劣勢當中。隨即郭子儀下令四千回紇兵繞到敵軍山后。而正面的唐軍采用,誘敵深入的戰(zhàn)術,讓叛軍貪功揮師冒進,脫離了有利地形。之后回紇兵從后山殺出,并占領了山頂。在回紇兵占領山頂搖旗吶喊的同時,唐軍調轉馬頭,再度向回絞殺叛軍。唐軍此舉聲勢浩大,頓時叛軍陣腳大亂,面對強勢的唐軍,安慶緒無奈,只能選擇敗走相州。就這樣東都洛陽又回到了唐軍手中。 在兩京收復以后,朝中奸臣向肅宗進讒言,稱郭子儀功高震主。因肅宗的猜忌之心,戰(zhàn)功顯赫的郭子儀,就這樣失去了手中的兵權。時間來到了唐代宗年間,因唐軍把兵力分散在了北方地區(qū),所以就導致了京城兵力的匱乏。 恰逢此時吐蕃大軍逼近長安。眼看吐蕃大軍,將兵臨長安城下,唐代宗想起了郭子儀。隨后代宗帝再度啟用郭子儀為帥迎敵。當時的郭子儀已經賦閑在家多年,手上既沒有兵也沒有權。在得到代宗帝的命令以后,郭子儀只能帶著府中二十多名家丁,一路招兵買馬,趕赴長安。 當郭子儀抵達長安之時,他的麾下僅有一萬余人。但此時的長安城已被吐蕃大軍攻破,唐代宗更是避難逃到了陜州。面對長安城中二十多萬敵軍,郭子儀想取勝真是難如登天。當時的郭子儀真可謂做到了臨危不亂。 他判斷吐蕃人生性多疑,占領長安這么久也沒有遇到唐軍,必定充滿了疑惑。于是郭子儀將計就計,令麾下士兵到城外的山上,點燃無數(shù)火堆,并擂鼓吶喊。于此同時郭子儀又派出一路唐軍騎兵,在城下巡視,擺出一副大兵壓境的樣子。而且郭子儀還派人偷入長安城,召集數(shù)百名少年,在夜里四處擊鼓吶喊:郭將軍率大軍殺到,唐朝大軍要來收拾吐蕃軍隊了。 面對襲擾吐蕃大軍人心惶惶,并最終選擇逃離了長安城。郭子儀憑借一萬余人,智退吐蕃二十萬大軍的一幕,令唐代宗激動不已。在唐代宗回到長安以后,他便賜給了郭子儀一面免死金牌,并在凌煙閣繪制了郭子儀的畫像以供后人觀仰。 戰(zhàn)功赫赫的郭子儀,是唐朝末期的不世名將。他曾官致太尉,中書令最終更是成為了汾陽王。晚年安享富貴的郭子儀更是兒孫滿堂。在郭子儀的眾多子女中,他的第七子更是娶了皇帝的掌上明珠升平公主。郭子儀一生做到了掌權卻不張揚,有名卻不跋扈。最終榮寵一生,活到了85歲的他壽終正寢,真不愧是人生的一大贏家。{參考資料:《新舊唐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