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丹鳳中學 張富群 郵編:726200 由普通教師成長為好老師的進步階梯有三個重要途徑。一是在讀書反思中不斷進步;二是要有自己的見識;三是向自己具體鮮活的學生學習。 在讀書反思中不斷進步 教師讀書貴在堅持,每月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堅持至少閱讀一份教育教學雜志或一份教育教學報紙,至少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等。每天堅持讀一點書,日積月累,精神生命世界就會不斷豐盈,和學生進行交流就會有自己的新東西,不斷向學生傳遞出具有新鮮感的正能量。教師堅持讀書,不僅使自己獲得進步和發(fā)展,而且能夠啟迪和發(fā)展學生,傳承和發(fā)展人類優(yōu)秀文化。 教師讀書的目的是更有效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使繁雜的教育教學活動高效有序的開展,為課堂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鮮活思想和動力。另一方面,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是實踐性很強的具體工作,這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最豐厚的土壤,是一線教師得天獨厚的創(chuàng)新天地。堅持寫教學反思,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與自己日常教育教學具體工作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積累和形成屬于自己的人生感悟,是提高自己專業(yè)化水平,擴大職業(yè)視野,壯大內心力量,豐富精神生命世界的關鍵舉措。教學反思包括在教育學生、和學生一起成長過程中發(fā)生的具體教育故事,以敘事的方式,用具體生動案例寫出自己的感悟;以寫課的方式對自己課堂教學活動中轉瞬即逝的靈感和頓悟加以剖析,使之升華為經(jīng)驗,不斷將點點滴滴的隨筆積累起來,從中積淀屬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文化含量。 每天讀一點書,寫一點教學反思,就會使自己所讀之書落地生根,也就會使自己平凡的教育教學活動保持生機勃勃和動態(tài)鮮活,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處在常教常新、風生水起、師生生命愉悅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中。如此,就會獲得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生命體驗和感受,日積月累,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在某一個生命發(fā)展的節(jié)點,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正沿著人類進步的階梯,走在充滿夢想和陽光的道路上。 擁有自己鮮活的見識 在信息化十分普及的今天,學生的知識和信息來源已不局限來自教師的傳授,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閱讀方法,具備了網(wǎng)絡學習的能力。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方式和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加快了。如果教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缺乏個性化見解,也就是少有見識,學生聽起來感覺沒意思,課堂就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力。什么是教師的見識?于漪老師說:“教師要教在學生不知道的地方,教在他似懂非懂的地方?!蔽蚁?,這就是教師的見識。教師的見識從哪里來? 一是從學生當前學習實際和需要中來。教師可以通過作業(yè)本信息互動反饋、在預習預案中設置學生困惑與疑問專欄、學科代表征集學生疑問向教師反饋、教師給學生個別輔導等方式了解學生對當前課程內容的學習實際和需要。從學生當前學習實際和需要出發(fā),進行思考研究和備課,提煉出自己的獨特見識。 二是從學生中來。當學生了解了知識形成過程背景以后,他們就會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超過自己的老師。在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群體智慧已經(jīng)成為課程資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從學生群體智慧不斷吸納新鮮養(yǎng)料,可以充實和發(fā)展自己,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和能力,以教學相長的方式增長自己的見識。 三是從向備課組老師學習中來。教師是一個職業(yè)群體,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長,備課組老師團隊是重要的智力資源庫。和備課組老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就會集思廣益,增加自己的見識。 四是從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反思中來。原生態(tài)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線教師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取之不盡的資源。從反思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從反思中總結新東西,從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善于反思自己課堂教學的老師,就會常教常新,精彩不斷。 五是從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中來。讀書學習是教師實現(xiàn)專業(yè)化成長,擁有屬于自己豐富見識的不可或缺的渠道。作為教師個體,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養(yǎng)成堅持讀書學習的習慣,才能擁有思維源頭的活水,使自己的思想保持清新、鮮活,易于為學生所接受。 向自己具體鮮活的學生學習 教育實踐的主體是學生,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有自己的思考,有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超出老師的新見解,這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或然現(xiàn)象,也是優(yōu)秀教師的預期目標。老師通過向學生學習,把學生的學習實踐和創(chuàng)新見解作為自己教育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和對知識的理解會不斷獲得新的感悟,使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匯聚成創(chuàng)新意識的河流。 學校教育生活是師生共同成長的肥沃土壤。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老師和學生在校園內一起共同平等追求真理,探索知識的學習和精神生命不斷成長所構成的生活。教師不應局限于知識的傳遞者,也不能把自己當作真理的化身,而應把自己作為和學生一起平等交流,共同探索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不是裝知識的口袋,也不是被動的僅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具有重新內化、組合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會以自己的價值標準對知識真理做出判斷。教師不一定時時處處都正確,教師也會犯錯,當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時,老師主動向學生認錯,及時表揚敢于指出老師錯誤的學生的批判精神,是教師優(yōu)秀人格的體現(xiàn)。 總之,如果我們普通老師堅持在讀書反思中不斷進步,擁有自己的見識,向自己具體鮮活的學生學習,我們就踏上了走向好老師的陽光向上的階梯。在生命發(fā)展的某一個瞬間,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正在以遠大的人生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學識,寬厚的仁愛之心,成為“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好教師隊伍中光榮的一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