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書分共130篇,52萬余字,記載了我國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長達3000年左右的歷史,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fā)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現(xiàn)選取《史記》中50句傳世名言,供讀者學習。 1、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史記 貨殖列傳》 【譯文】天下熙熙,都是為利而來;天下攘攘,都是為利而往。 【賞析】司馬遷在義利問題上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在探尋古今之變的歷史過程中,比較深刻地認識到物質利益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追求是合理的。他認為求利致富是:“人之性情,所不學而俱欲也?!薄疤煜挛跷酰詾槔麃?;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鄙鐣细餍懈鳂I(yè)的人都是為了求富取利而奔波忙碌。 2、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 【譯文】天上的飛鳥都被抓完了,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來沒有了用處。狡猾的兔子被殺死了,驅趕追逐兔子的走狗也就會人拿來煮。敵國一破,出謀劃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賞析】身處順境被主人恩寵,往往會招來禍患,所以一個人志得意滿,功成名就,要急流勇退,見好就收。因為“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肮瓭M則折,月滿則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穩(wěn),只管向前便危險了?!睆埩?、范蠡等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常讓后人感嘆贊賞;而李斯為秦國建立功勛缺身亡,發(fā)出“出賞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出”的哀鳴,正說明俗語說的“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得道路。實際上,“走運”的人深知“見好就收”的道理,他們隨時愿意根據情況變化而修訂策略,以抓住良機,全身而退。而一些在事業(yè)上“倒運”的人往往剛愎自用,自高自大,不知該在什么時候改變策略以減少損失,最后往往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3、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 《史記·鄭世家贊》引古語。 【譯文】:因權勢利益而結合的朋友.一旦權盡利絕,交情就會疏遠。 【賞析】鄭厲公逃亡于櫟。他誘劫鄭國大夫甫瑕殺掉在鄭國執(zhí)政的鄭子·使厲公回鄭國即了王位。厲公的目的已經達到,就以甫瑕“事君有二心”(指殺鄭子)的罪名,殺掉丁甫瑕。司馬遷在贊中引~的古語說明甫瑕的遭遇。這句古語現(xiàn)在仍有警戒意義。 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 《史記·汲鄭列傳贊》 【譯文】:當人們處在生死關頭,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貞與否,當人們一會兒貧窮,一會兒又富有起來,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淺;當人們一會兒得勢升遷,一會兒又失勢貶謫,才能考驗出友情的真假。 【賞析】翟公為廷尉時,賓客盈門,及度,門可羅雀。翟公后又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就在門上大書“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幾句話,司馬遷有感于岌黯、鄭莊顯赫時賓客趨之若鷺,固罪貶官時賓客紛紛離去,就引了翟公的幾句話抒感慨.作評語.這幾句話說明真誠的友誼只有在一十人地位發(fā)生急劇變化時才看得最清楚。借用此典故說明現(xiàn)在一些類似的社會現(xiàn)象,十分恰切。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史記 李將軍列傳》 【譯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為不端正,即使發(fā)出命令人們也不會遵守奉行。 【賞析】此語出自《論語 子路》篇,司馬遷引用這句話是為了贊揚李將軍的為人,說他誠懇質樸,雖不善言談,但在他死的時候,天下無論認識他的人和不認識他的人都為他極盡哀痛。他的品質確實得到了士大夫們的信任。由此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作為統(tǒng)治者要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是用言語而是用自己的行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國家興旺起來。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會招致國家的敗亡,人心的離散,導致社會的混亂和無秩序狀態(tài)的產生。 6、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 ——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譯文】價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貍的腋皮制成的;樓臺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樹上的枝條能建成的;夏商周賽賽的工業(yè),不是靠一個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賞析】司馬遷認為劉邦建立漢朝是集中了群雄智慧的結果。他說,漢高祖出身平民,評定天下,籌謀方略和領兵作戰(zhàn)的本領可以說是全都具備了,然而劉敬放下車桿提了一個建議,就建立了長期安定的格局。叔孫通著眼世俗,根據當代事物而制定禮儀,進退去留依照時勢的變化,終于成為漢朝的儒家大師,因此,一場偉大的斗爭,一項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需要集中群眾的智慧才能取得成功?!皥F結就是力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史記 淮陰侯列傳》 【譯文】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獲。 【賞析】這幾句成語包含了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說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聰明之人不可能永遠聰明,他也有失誤的時候,只要正確對待失誤,才能將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聰明的時候,只要加以學習,就會有所收獲。 8、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 《史記 李斯列傳》 【譯文】泰山不拒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流沒有挑揀細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遠;為國之君,不推卻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賞析】這就是李斯就秦國借韓國水工鄭國間諜案而驅逐客卿一事給秦王政的一封諫書,即《諫逐客書》。當時,秦滅六國是大勢所趨,入秦效力的客卿逐漸增多,影響了秦國宗室貴族的權勢。于是秦國秦國宗室規(guī)則于秦王政十年借韓國水工鄭國在秦國做間諜被發(fā)覺而發(fā)難,煽動秦王政驅逐一切客卿,以圖趕走“外來戶”,從他們手中奪回失去的權勢。秦王政果然下令逐客,李斯自然也在被逐之列,臨走,他憤然給秦王政上了這封諫書。在諫書中,李斯以泰山、河海做比喻,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逐客”為一大失策,分析了用客與逐客對秦的利害關系,系秦國的安危、秦王的帝業(yè)于筆端,證明了客卿在秦的發(fā)展壯大過程中的獨特作用。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說服力強,達到了深刻打動秦王政之心,而使一代雄主當即收回成命的勸諫目的。 9、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 —— 《史記 刺客列傳》 【譯文】大丈夫甘愿為了解和賞識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為愛慕自己的人修飾容貌。 【賞析】晉國人豫讓曾服侍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智伯家臣,智伯對他很是尊寵。后來智伯被趙襄子所滅,豫讓發(fā)誓說:“士為知己者死”,于是改名換姓,喬裝打扮,多次行刺趙襄子,未果自盡。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類一種普遍的知恩圖報的心理。 10、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 《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 【譯文】災禍傍依著福,幸福隱藏著禍。 【賞析】一切事物都會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這是哲學上的一條根本規(guī)律。這一規(guī)律揭示了“福”與“禍”之間的關系。如果人們遭受災禍而能夠吸取教訓,就可以讓災禍成為過去,而讓幸福來臨。如果人們在幸福種驕奢淫逸,那么幸福就會離開而讓災禍來臨。老子關于福禍的名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最具代表性。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在喜憂禍福種之所以不動心,就是他明確了地認識了這個道理,所以能在失敗中尋找成功的因素,在成功中總能思慮危險的成分,在喜悅中總能探求不利因素。 11、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史記 張儀列傳》 【譯文】羽毛雖輕,堆積多了也可以把船壓沉;一大堆不重的東西,堆積多了也能壓斷車軸;眾人異口同聲的言論,能夠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毀謗,積累下來也足以致人于毀滅之地。 【賞析】戰(zhàn)國時期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們憑自己如簧之舌,游說于各諸侯之間,或合縱以抗橫,或連橫以破六國,影響極深。真可謂:“人言可謂”。它告訴人們,壞事雖小,如不加以制止,任其滋長,就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與此類似的論述是“勿以善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不為”,只有積小善成大善,才能成就一個理想的人生境界;相反,小惡不斷,小惡積累多了,必定會成為大惡,徹底毀掉一個人。 1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譯文】能實行某種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夠說清楚,能說清楚某種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實行。 【賞析】司馬遷引用此諺語是用來感嘆孫臏、吳起有過人的才智,卻不能拯救自身的危難。孫臏算計龐涓的軍事行動是神明的,但不能早先防范受刑的災禍。吳起游說魏文侯利用險要的形勢不如給人民以恩德,但他在楚國執(zhí)政時卻因為刻薄少恩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司馬遷認為這是很可悲的。后來,人們引用此諺語來指那些能實際去做事的人未必能高談闊論,能高談闊論的人未必就是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13、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 《史記 管宴列傳》 【譯文】倉庫充實,人民就懂得禮節(jié);衣食豐裕,人民就知道光榮和恥辱。 【賞析】管仲擔任齊相主持政務以后,與百姓同好惡,流通貨物,積累資財,使得齊國很快走上國富兵強的道路。管仲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也成為齊國自強求富的指導思想。人民生活富裕,府庫財富充盈,禮儀就能得到發(fā)揚,政令才能暢通無阻。管仲抓住了治國的根本,經過多年的治理,齊國逐漸強盛起來,成為春秋第一霸,歷史上也有了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記載”。 14、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 —— 《史記 齊太公世家》 【譯文】洗一次頭三次提起頭發(fā),吃一頓飯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為的是接待來客。 【賞析】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來說在天下也不是低賤的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頻頻起身接待來訪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說明周公懂得尊重人 才,誠心待士和對人極為重視,也說明人才對治國平天下極為重要。 15、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 —— 《史記 魏世家》 【譯文】家境貧寒就會思慕賢惠的妻子,國家動蕩就會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賞析】魏文候選相時有兩個人選,一個魏成子,另一個是翟璜。魏文候不知道該選誰為好,猶豫不決,于是去征求李克的意見。李克說:“平時考察他親近的人,富貴時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時考慮他舉薦的人,窮困時考察他不做的事,貧賤時考察他不要的東西?!边@里,李克提出了辨別何選拔人才的方法問題。即看一個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對貧窮與富貴、低賤與騰達時如何為人處事,而不是聽他自吹自擂。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才稱得上君子。也只有這樣得人,才能擔當起扶危定傾、理亂興治的重任。 16、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史記 滑稽列傳》 【譯文】大鳥不飛就不說了,若飛則上摩青天;不叫罷了,一叫就使人震驚。 【賞析】齊威王喜歡使用隱語,即不直述此事而借它詞來暗示的話語。一次淳于*用隱語對他說:“國中有大鳥,止之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贝锁B是齊威王的自喻,用大鳥的一飛沖天,比喻自己雖然暫時不露聲色,實際上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旦行動起來便是震驚天下的遠大舉動,充分表達了齊威王的遠大抱負何理想,以后的史實也正面了齊威王自喻的形象準確。 17、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 《史記 孟嘗君列傳》 【譯文】事物發(fā)展有它必然的歸宿,人情世態(tài)有它本來的面貌。 【賞析】自從齊閔王由于毀謗而罷免了孟嘗君,眾賓客都離開了。后來齊閔王召回并恢復了孟嘗君的官爵,馮驩去迎接他,孟嘗君深有感嘆,馮驩說:“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富貴者有很多門客,貧賤者很少有朋友,這就是人情世態(tài)的本來面目。您難道沒有趕集市的人嗎?早晨,人們斜著肩膀爭奪入口擠進去,太陽落下之后,經過集市的人們,甩著胳膊走過去,看也不看一眼,他們不是愛好早晨厭惡傍晚,而是所希望得到的東西在傍晚的集市里已經沒有了。您失去了職位,賓客都離開了,不值得因此埋怨士人,從而徒然斷絕了賓客的來路。希望你照過去那樣對待賓客?!彪m然馮驩用剝削階級士大夫的觀點看問題,認為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是理所當然的現(xiàn)象,然而他主張不以怨抱怨,而以豁達大度待人的處事態(tài)度則是值得人們稱頌的。 18、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 —— 《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 【譯文】女子無論美丑,入宮便會遭到嫉妒;士無論賢與不賢,一旦走上仕途,難免會受到的懷疑。 【賞析】君子以公道正義克制私欲,所以能充滿愛心;小人以私欲取代公道,所以多又害人之心。多有愛心,則別人有技能如同自己有技能,多有害人之心,則別人有技能就必然妒忌嫉恨。士人任職于朝廷,就要被人懷疑,女人入宮,就要被人妒忌。正因為如此,漢代宮廷出現(xiàn)“人彘”的悲劇,唐代共同則有對“人貓”的恐懼,蕭繹忌才而毒死劉之遴,隋代眾儒妒能而欲殺孔穎達,薛道衡因詩句之美而被殺。世上只要有愛嫉妒的小人,那些有才有貌者就有被害的危險。只有平時注意修身養(yǎng)性,才能形成一個寬廣的胸懷和私心較少的自我。 19、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 【譯文】家中有千金,不坐在堂屋檐下。 【賞析】司馬相如上疏漢武帝說:“聰明的人能預見沒有發(fā)生的事情,而智慧的人在無形中可以躲避危險,禍患往往藏于隱蔽的地方,但發(fā)生在人們忽略的時候。所以有這樣的諺語:‘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司馬相如以此告誡漢武帝在國富民安時也要做到居安思危,小心謹慎,要有深謀遠慮的智慧,做到防患于未然。 20、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 《史記 游俠列傳》 【譯文】人說話必須講信用,做事要果斷,已經許下的諾言一定要真心實意地去履行。 【賞析】這是司馬遷對游俠品格的精辟概括。他認為游俠的行為舉止雖然不依循于正義,但他們說話講信用,行動勇敢果斷,答應人家或者承諾人家的都必定真實,不貪生怕死,敢于赴湯蹈火,救人危難,在經歷一番生死搏斗之后,則不夸耀自己的能耐,不矜夸自己的功德,這就是可以贊美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做人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品質。它時溝通人與人心靈的橋梁,是克服冷漠孤寂的良劑。惟有講求信用,講求真誠,才會贏得別人的信賴和幫助。只有當機立斷,果斷處事,抓住時機,付諸行動,才會有信心去接受生活賦予我們的每一個挑戰(zhàn)。 21、興必慮衰,安心思危。 —— 《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 【譯文】興盛時要考慮到衰敗,平安時要想到時刻都會有危險。 【賞析】雖然人人希翼時時幸運、平安,事事順利?!叭f事如意”,這只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自然界沒有不凋謝的花,人世間沒有無曲折的路,衰敗零落的景象往往是在很早的繁茂時就種下禍根,機會和轉變的種子多半是在零落時就已經種下。所以君子應當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順利時要時刻想著困難、挫折甚至打擊會伴隨而至,以便防范未來某種禍患的發(fā)生。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摧人奮進,積極進取,面對困難才能無所畏懼,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22、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 【譯文】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諾。 【賞析】這是當時楚地流傳得一句諺語。也是對季布“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躬,赴士之困”俠義品格的由衷贊賞。說明男子漢大丈夫說話要算數(shù),要信守諾言,對自己說出的話要敢于負責。成語“一諾千金”源于此。 23、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 《史記 淮陰侯列傳》 【譯文】駿馬徘徊不前,不如劣馬穩(wěn)步向前。 【賞析】這是蒯通游說韓信背叛漢王的勸言。他認為,做事堅決不疑,才是聰明果斷的表現(xiàn);遲疑不決,是辦事情的禍患。專在細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會忘記天下的大計劃。明知事情應該怎樣做,但決定了又不敢去執(zhí)行,這是一切事情的禍根。所以說“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闭f明付諸行動是最可貴的。工業(yè)難于成功但容易失敗,機會難得卻容易喪失,時機失去了就不會再來。任何人無論自身條件如何,只要有毅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向前,都會有所收獲。那些優(yōu)柔寡斷,左顧右盼,徘徊不前者,即使自己條件再優(yōu)越也不會成功。希望學有所成,業(yè)有所就的人都能以此為戒。 24、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 《史記 范雎蔡澤列傳》 【譯文】太陽中午以后就會偏斜,月亮圓滿以后就會虧缺。 【賞析】日月盈虧是自然規(guī)律,人生興衰也是不斷變化著的?!叭罩袆t移,月滿則虧”就說明了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會由盛而衰,達到極盛之后就要衰落。人只有隨時勢變化進退伸縮,才不失為圣人。蔡澤以秦國的商君,楚國的吳起,越國的大夫文種的不行結局啟迪范雎,在充分地肯定了范雎施展聰明才智,為君主安定危局,修明政治,平定變亂,排除災難,擴充疆土,發(fā)展農業(yè),充實國庫,使百姓富足,君王顯赫,威鎮(zhèn)天下的共計之后,用“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的道理,告誡他事物發(fā)展到頂點就會衰落,順應自然規(guī)律,適應形勢變化,急流勇退才是圣賢之道。接著又從范雎個人怨仇已經了結,恩德已經報答,身高位尊,富貴榮華,心愿全都實現(xiàn)為由,勸告他如不隱退,則會重蹈商鞅、吳起和大夫文種的覆轍,而他們就是在功成名就之時,能伸而不能屈,能進而不能退造成的。一次勸范雎辭職,保全功名。 25、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 《史記 春 申君列傳》 【譯文】到了應該做出決斷的時候,而不能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害。 【賞析】處事果斷是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意志堅強的表現(xiàn)。處事果斷的人,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能夠當機立斷,善于抓住時機,毫不遲疑地采取措施和行動。那些遇事優(yōu)柔寡斷,當決不決,躊躇不前的人,往往會坐失良機。司馬遷感嘆當初春申君游說秦昭王,以及獻身安排楚臺子回國,頭腦是那么明智。后來卻受制于李園,沒能采納朱英的意見,又何其糊涂,因而當斷不斷是春申君晚景悲涼的原因,這是后人應引以為戒的深刻教訓。 26、隱忍就功名。 —— 《史記 伍子胥列傳》 【譯文】暗中克制忍耐來成就一番功業(yè)。 【賞析】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為替父兄報仇,曾困頓窘迫,甚至討飯度日,但他克制忍耐,最終破楚復仇,不是剛毅的大丈夫怎能達到這種地步?司馬遷對此深有感慨,他受腐刑而不屈服,隱忍茍活寫出《史記》,成一家之言,被魯迅喻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人們生活道路不會史一帆風順的,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只有堅韌不拔,剛強自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2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史記 陳涉世家》 【譯文】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和天鵝的志向呢? 【賞析】由于秦末統(tǒng)治者的暴政,各地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其中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隊伍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起義之前為人傭耕時,陳勝曾向同伴發(fā)出“茍富貴,無相忘”的感慨,但遭到了眾人的譏諷,于是他又喟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闭f明了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遠大抱負和志向。后來人們常把那些沒有理想,鼠目寸光的人比喻為低飛的燕雀,而把那些胸懷大志,志向高遠的人比喻為高飛的鴻鵠。 28、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史記 項羽本紀》 【譯文】項莊舞劍的目的,在于刺殺劉邦。 【賞析】《史記》中記載,劉邦到鴻門去拜見項羽,項羽留他飲宴,謀士范增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準備乘機殺死劉邦,劉邦的謀士張良對樊噲說:“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后即用以比喻說話或行動雖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實則想乘機害人。 29、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 —— 《史記 秦始皇本紀》。 【譯文】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后的借鑒。 【賞析】把以往的得失當作將來的借鑒,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勵將來。有些追悔過去的過失,還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僅僅沉浸于追悔與炫耀之中,而不去覺悟將來過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來,那對將來事業(yè)的成功沒有任何幫助。因此必須吸取以往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防止將來錯誤再度發(fā)生。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轍,那才是有益之舉。就這一點來說,前人已給我們總結出了極為寶貴的經驗。 30、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 —— 《史記 李斯列傳》 【譯文】慈愛的母親有敗家的孩子,嚴格的家庭里沒有刁滑而兇悍的奴仆。 【賞析】這是李斯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fā)后,為迎合秦二世的殘暴河貪欲獻計獻策的一分奏章,也是李斯奉行的發(fā)家學說走向沒落的標志。他借用“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這句話,勸秦二世厲行苛政,他認為,賢明的君主所以賢明,就在于能夠嚴格追究河察處輕微的罪過,這樣臣民就不敢犯法了。這一主張是法家政治的必然產物,它標志著發(fā)家學說已從富國強兵的進步思想變成了促使秦滅亡的反動論調,它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沒有起到任何的積極的進步作用,將它與《諫逐客書》相比,同一個李斯,前后判若兩人。但在封建專制制度下,即使有不做民賊的賢明皇帝,卻沒有皇帝不是獨夫。如何處理君臣關系、人主與子民的關系,是歷朝皇帝必須精通的一門學問,否則就會危急皇帝的尊嚴、權勢、利益和絕對的統(tǒng)治。所以,李斯勸秦二世厲行苛政的主張,對歷朝都有重大影響,今天讀來,就不僅僅世在讀秦朝政治一份難得的自供狀,而且也是在讀整個封建社會一本難得的教科書,不持批判的態(tài)度將會誤入歧途。 31、重足而立,側目而視。 —— 《史記·汲鄭列傳》 【譯文】兩腳并攏站立,不敢邁步前進;斜著眼睛偷窺,不敢正眼觀看。 【賞析】漢武帝起用酷吏張湯更定刑律法令。主爵都尉汲黯反對說,一定要按照張湯的苛法行事,將使天下人路也不敢走,眼也不敢看了。此句以人的動作、表情表現(xiàn)人的恐懼心理,形象地反映出苛政的弊端及危害,比喻巧妙、生動,成為后世批評苛政習用的名句。“側目而視”已成為成語,刻畫一種畏懼而又憤恨的表情。 32、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 《史記·貨殖列傳》 【譯文】人們舍棄不干的,我干;人們需要什么,我想辦法給予滿足。 【賞析】這兩句以精練的語言,闡述了商品生產和經營的一條重要原則:既要注意供求關系的變化,又要注意市場信息。因為由于大部分人舍棄不干,必然會導致某些商品缺貨,供不應求,所以生產、經營這些商品就會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經營什么,才能有利可圖。可用于說明在商品生產和經營中,既要目光深遠,又要見機而行;也可用于概括某些從事商品經營者成功的秘訣。 33、置將不善,一敗涂地。 —— 《史記·高祖本紀》 【譯文】:任用將領不當,便會導致肝腦涂地,一敗不可收拾。 【賞析】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周為將領是軍隊的首腦,是靈魂,“將失一令而軍破身亡”,因而擇將必須慎之又慎。戰(zhàn)國時趙孝成王拜趙括為將,趙括只知紙上淡兵,毫無實際經驗,與秦兵交戰(zhàn)時,中計被圍,自己被射殺,四十余萬將士降后被坑殺,從此趙國一蹶不振??梢姄駥⒈仨毿⌒闹斏?。此二句說明擇將的重要性。 34、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 《史記·五帝本紀》。 【譯文】:喜好學習并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領會其中的意義。 【賞析】《史記·五帝本紀》太史公題贊:“《書》缺有問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币馑际钦f:“《古文尚書》關于黃帝的傳說缺失已經很久了,但黃帝散佚之事卻時時旁見于其他記述中。不是喜愛學習并能深入思考的人,很難領會其中的意義,更難于向見識短淺、孤陋寡聞的人論說?!闭捎诖耍抉R遷根據古文和諸子的論列,編撰了《五帝本紀》?,F(xiàn)在常用于表述在學習、研究過程中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35、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 《史記·商君列傳》 【譯文】:依靠德政的昌盛,依靠暴力的敗亡。 【賞析】以德施人,以德服人,能使人心悅誠服,人我一心,便能昌盛興旺;以力強人,雖然能使人身服一時,但不能使人心服,總有一天會遭到反抗,其敗亡是必然的。進兩句說明要恃德不要恃力,可借用于國際關系、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也可用于一般的人際關系。 36、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 《史記·外戚世家》 【譯文】:洗澡不一定非要到江海中去洗,主要的是能去掉身上的塵垢臟物就行;騎馬不一定非要騎名馬千里駒不可,主要的是能跑得快跑得遠就行。 【賞析】此名句比喻辦事要求實效,不要只務虛名,那種買東西不看實用價值,一味追求名牌、高檔以滿足虛榮心的人,可引為鑒戒。 37、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 《史記·高祖本記》 【譯文】:運籌謀劃于帷帳之中,而能決定勝利于千里以外。 【賞析】公元前二零二年,劉邦打敗了項羽,在洛陽南宮舉行宴會,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他認為善于用人,是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其中提到張良。劉邦夸獎他善于機謀,說了~的話。此后成為用兵如神的同義語,贊揚軍事統(tǒng)帥的英明多智,有高超的指揮才能,至今為人沿用。寫作上該名句以對比手法見稱,帷帳之狹小與千里外之遼闊,在空間上是矛盾的。之所以又能有機地統(tǒng)一在一起,是因為超人的才能。名句把這些意思寓于句中,字面上并沒有明言,顯得含蓄蘊藉,精警傳神。前句現(xiàn)通常寫成“運籌于帷幄之中”。 38、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 《史記·商君列傳》 【譯文】:能聽之于耳,慮之于心叫作聰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謙虛克己,叫作強者?!举p析】此三句以簡潔的語言,說明了人對自我的三個不同層次的認識。能夠聽取別人的不同意見,為最低的層次;聽到不同的意見,在內心進行反省考慮,為較高的層次;聽到不同的意見,能自我反省,戰(zhàn)勝自我,方為最高層次。只有聽進別人的意見,才能自省內視;只有目省內視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處,戰(zhàn)勝自我。故能否聽進不同意見,實為能否成為強者之根本。那種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實乃蠢才也??捎靡詣衩闱嗄耆艘撔淖允?敢于聽取旁人的意見。 39、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 《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善于用兵打仗的將領,不用自己的短處去攻擊敵人的長處,而是以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 【賞析】揚長避短是軍事原則之一。善于攻堅者,勿使之去固守;長于陸戰(zhàn)者,勿使之去駕船。而敵人若長于固守,則千方百計引誘他們出城野戰(zhàn);敵人若長于水戰(zhàn),則盡力迫使他們在陸上和我們交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削弱敵人的優(yōu)勢,我盈敵竭,焉能不勝? 40、鑒于水者見面之容,鑒于人者知吉與兇。 ——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譯文】:對水而照的人可以見到自己的面容,與人相鑒照的人可以知道吉和兇。 【賞析】以水作鏡可以見到自己的面容,以人作鏡,可從前人或他人的成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測知自己作為的正確與否。這兩句可用于說明要善于以前人或他人的事例作鑒戒。 41、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 《史記·貨殖列傳》 【譯文】物價上漲到一定的極限,反而會逐漸跌下來,物價下跌到一定的極限,反而會逐漸漲上去。 【賞析】這兩句以貴極必賤,賤極必貴的市場規(guī)律說明了供與求的矛盾、統(tǒng)一。物價不斷上漲,會刺激生產增加,生產增加得多了,導致供過于求,價格就會回跌。反之。價格逐漸下跌,會抑制生產,生產得少了,供不應求,價格就會猛漲??捎糜谡撌鲈诮洕ぷ髦?,要注意發(fā)揮市場調節(jié)的重要作用;也可供說明商品生產要重視市場信息時引用。 42、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舊聞。 —— 《史記·商君列傳》 【譯文】普通的人安于舊有的習俗,學者則沉溺于舊聞之中。 【賞析】中國是一個重視農業(yè)的國家,發(fā)展農業(yè)則必須重視土地;開墾多年的土地要比生地好用得多,故中國人有重土輕遷,故土難舍的心理積淀。這種意識的發(fā)展,則是“安于故俗”、“溺于舊聞”,懷舊的思想,因襲舊俗的意識,如一條巨蟒緊緊地纏住了一代又代的人們。若想開拓創(chuàng)新,必須徹底拋棄這種守舊意識。可以此二句說明一般人的懷舊茍安心理。 43、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 《史記·平原君列傳》 【譯文】:毛遂巧妙地運用自己的口才,勝過百萬雄師發(fā)揮的作用。 【賞析】這里運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借三寸之舌象征人的口才,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邯鄲,趙王使平原君結盟于楚,楚國不想答應,擔心得罪強秦。平原君的舍人毛遂在談判中臨難不退,運用自己的口才與膽識,迫使楚王與趙簽定了盟約,得到平原君的夸贊。這種贊語以一個突出的局部反映全體,精粹傳神,生動形象,富于幽默感,因而后世沿用不衰。 44、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 《史記·項羽本紀》 【譯文】人家現(xiàn)在正是刀和砧板,我們正是魚和肉。 【賞析】公元前二零六年,項羽在鴻門舉行宴會,要殺掉劉邦。席間,劉邦以解手為名離開大帳,想趁機逃走,但又覺得不辭而別太失禮,有點猶豫.參乘樊噲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劉邦覺得有理,留張良與項羽周旋,自己抄小路逃回大營。從此,楚漢戰(zhàn)爭的序幕拉開了。此句在寫作上采用比喻與對比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當時嚴峻、危急的形勢,反映了劉、項兩人軍事力量前懸殊,十分生動形象而又沒有直說,可謂典型的文學語言。 45、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飛。 —— 《史記·蘇秦列傳》 【譯文】假如鳥兒的羽毛還投有長滿,就不可能凌空翱翔。 【賞析】蘇秦早期游說秦國不成,狼狽而歸,親戚反目,夫妻不和,使他深刻領悟到毛羽未豐,不能高飛的道理,從而以錐刺股,發(fā)奮苦讀,終成合縱抗秦之偉業(yè)。此名句也反映了作者司馬遷樹人育才的基本觀點:要想宥所作為,必須下功夫刻苦學習,使自己羽毛豐滿,否則決不可能高飛遠行。這種觀點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意義。 46、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譯文】將領在軍隊中,君王的命令有些可以不接受。 【賞析】將領在外率軍作戰(zhàn),有權根據敵情的變化,便宜行事,不必時時處處聽遠在朝廷中的君王的命令。因為君王不了解戰(zhàn)場形勢的變化,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對不切實際的命令,自然應有所抵制。 47、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 《史記·楚元王世家贊》 【譯文】國家的安危存亡在于所制定的法令如何,所任用的官員怎么樣。 【賞析】國家所制定的法令如能懲惡揚善,順應民心,有利于百姓安居樂業(yè),所任用的官員又能正確地、創(chuàng)造性地執(zhí)行這些法令,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國家就能穩(wěn)定長久;否則,就會失去民心,產生混亂,國家就會出現(xiàn)危機而難以長存。這兩句用于說明國家的立法和任人對于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性。 48、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史記 滑稽列傳》 【譯文】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賞析】這句人們傳誦千古的名言,是世人對禽情人性進行長期觀察后總結出來的精辟之見,它道出了善是人的本來面目,人在生命走到盡頭時,回歸到了善的境界,總愿將自己最美好的東西奉獻出來,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49、禮生于有,而廢于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利。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 —— 《史記 貨殖列傳》 【譯文】禮產生于富而廢棄于貧困,所以君子富有可表現(xiàn)其美德;平民富有也可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魚生在深淵里,而獸聚集在深山里。人富裕了仁義也會歸附。 【賞析】司馬遷認為“仁義”適依附在物質利益基礎上的。他引用并發(fā)揮《管子》的話說:“倉廩食而指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于有,而廢于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利。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钡赖滦袨槭呛腿藗兊奈镔|生活條件相練習的,道德并不是天賦的。仁義也是受制于經濟利益的。司馬遷不脫離物質利益而空談仁義,并把求富取利看作是一種合乎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反映了他在封建倫理道德上所具有的革新精神。 5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諾,不如士之諤諤。 —— 《史記 商君列傳》 【譯文】一千張羊皮,抵不上一領狐腋,一千個隨聲附和的人,抵不上一個正色直言的人。 【賞析】策士趙良向商鞅直言說了上述一番話,他認為周武王因為左右多正色直言的臣下而使國家興盛,殷紂王因為群臣不敢吱聲而滅亡。做為一國之君要有周武王那樣的態(tài)度。商鞅對此極為贊賞,他也深知,表面應酬的話是虛浮的,出自內心的話是真誠的,苦口危言是治病的藥石,甜言蜜語是害人的病因??v觀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道理,倡導直言爭辯的君主,國家往往昌盛,而喜歡聽阿諛奉承之詞的國君,國家必定不能長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