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武夷山最有代表特色的山峰是那種向西傾斜的單斜山,是武夷山景區(qū)內最主要的山峰構造類型。究其地質原因,早在第三紀末武夷湖盆回訪上升時,巖層受到近東西向的擠壓力,導致巖層東側產生翹升,向西傾斜,因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單斜山或單斜斷塊山。武夷山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巖大部分都是昂首向東,遠觀其景,仿如千軍萬馬向東奔流,異常雄偉壯觀。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武夷山環(huán)境的特點,共歸納為三點。 地貌——碧水丹山 對于武夷山的地貌,夢筆生花的江淹曾一言以蔽之“碧水丹山”。 所謂的“碧水”首先得益于武夷山每年高達2000毫米的降水量,加上原始森林能保持較多的水份,大量防止水土流失。還有中國最美的溪流——九曲溪,以及被譽為武夷山母親河的崇陽溪縈繞其間。因而崇山眉黛,碧水長流。 “丹山”主要形成于地質歷史上的白堊紀和第三紀。那時,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包括武夷一帶氣候相當干熱,沉積物質中的鐵,主要是赤鐵礦,在干熱氣候環(huán)境下,經氧化后變?yōu)榧t色或紫紅色,這些碎屑巖人們通常稱為“紅層”。武夷山景區(qū)內的山就是由“紅層”構成的,因而稱為“丹山”。由于當時氣候干熱,有利于可溶性鹽類積聚,故紅層含有一定數量的氧化鈣,還有少量的石膏沉積。 在海拔分布上,武夷山景區(qū)境內的茶園山場海拔大多在200~450米,海拔最高的三仰峰也只達729.2米。武夷巖茶的著名產區(qū)常常提到“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流香澗和悟源澗就在景區(qū)內,平均海拔大致350余米。這些山峰整體高度落差大,高低錯落,地形起伏,峰巒疊障,地貌上山地多平地少,加上這一帶溪流河畔的砂土地,很大程度上為茶樹提供了良好的家園。 光照——散淡而從容 萬物生長靠太陽,茶樹的生物產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形成,適當強度的光照非常必要。但是,因為茶樹特殊的生物品質,光照過強,其生長反而受到抑制。茶樹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喜光怕曬的特性,它們更適合在云霧多、漫射光多的茶園生長。武夷山每年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云霧天氣,從衛(wèi)星云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經年云霧繚繞,這些云霧把強烈的陽光進行了有效的過濾,即降低光照的強度又增加了茶樹益生的漫射光,對茶葉良好品質的形成效果顯著。另外,在武夷山景區(qū)多溝谷坑澗,太陽每天東升西落,而在溝谷坑澗里的茶園每天的光照都比較少,狹窄的地方每日光照不足五六個小時,光照也剛好適度。 空氣——遠離塵囂 茶樹是天地至清之物,遠離喧囂,氣乃生命之本。由于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充足的原始植被,武夷山儼然是一個天然的氧吧。據統(tǒng)計,這兒空氣里的負氧離子比城市地區(qū)高出幾十上百倍。另外,長年的云霧繚繞,使得武夷山既溫暖濕潤,又涼爽安靜,如果在炎熱的夏日暢游其中,立刻三伏全消。武夷山的茶樹涵養(yǎng)其中,逍遙自在,品質自然清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