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竹韻格律學堂】早讀(99-130)

 江山攜手 2019-08-19
主持/ 張艷娟

《閣夜》

作者: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注解】

1、陰陽: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瞿塘峽在夔州東。

4、星河:星辰與銀河。

5、野哭句:意謂從幾家野哭中聽到戰(zhàn)爭的聲音。幾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謂漁人樵夫都唱著夷歌,見夔州之僻遠。夷:指當?shù)厣贁?shù)民族。

7、臥龍:指諸葛亮?!妒駮ぶT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8、躍馬:指公孫述。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jù)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意。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及之。這句是賢愚同盡之意。

【韻譯】

時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來越短;

浪跡天涯,在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時聽到戰(zhàn)鼓號角,起伏悲壯;

山峽倒映著銀河星辰,隨波動搖。

野外幾家哭聲,傳來戰(zhàn)爭的訊息;

數(shù)處漁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謠。

諸葛亮和公孫述,一樣終成黃土;

人事變遷音書斷絕,我寂寞無聊。

【評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大歷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閣作所。全詩寫冬夜景色,有傷亂思鄉(xiāng)的意思。首聯(lián)點明冬夜寒愴;頷聯(lián)寫夜中所聞所見;頸聯(lián)寫拂曉所聞;末聯(lián)寫極目武侯、白帝兩廟而引出的感慨。以諸葛亮和公孫述為例,說明賢愚忠逆都同歸于盡,個人的寂寞就更無所謂了。全詩氣象雄闊,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2018-07-01

《詠懷古跡·其一》

作者: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注解】

1、支離:猶流離。

2、東北風塵際:指安祿山叛亂時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風塵:比喻戰(zhàn)亂。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巫水(雄溪)、渠水(滿溪)、酉水(酉溪)、?水(潕溪)、辰水(辰溪)。在今湖南、貴州兩省接界處,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說自己與溪人共處。

5、羯胡:指安祿山。安祿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種。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詞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還:飄泊異地,欲歸不得。

8、庾信兩句:庾信,梁朝詩人,字子山,新野(今屬河南)人。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懷鄉(xiāng)關之思,曾作《哀江南賦》以寄其意。這里把安祿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鄉(xiāng)國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韻譯】

戰(zhàn)亂之際,我在東北一帶顛沛流離;

輾轉入蜀,更是居無定處漂泊東西。

我在三峽的樓臺,留滯了不少日月;

在湘貴交界,與五溪夷人共處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變,終究不可信賴;

詞客常憂亂傷時,我仍然流落外地。

撫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蕭條索寞;

他晚年的詩斌,驚動江關傳之千里。

【評析

這五首是詠古跡懷古人進而感懷自己的詩。作者于代宗大歷元年(766),先后游歷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宮、先主廟、武侯祠等古跡,對于古代的才士、國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寫下了《詠懷古跡》五首,以抒情懷。

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開首詠懷的是庾信,這是因為詩人對庾信的詩賦推崇備至,極為傾倒。他曾經(jīng)說:“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當時他即將有江陵之行,情況與庾信漂泊有相通之處。

首聯(lián)寫安史之亂起,漂泊入蜀居無定處。頷聯(lián)寫流落三峽、五溪,與夷人共處。

頸聯(lián)寫安祿山狡猾反復,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飄泊異地,欲歸不得,恰似當年的庾信。末聯(lián)寫庾信晚年《哀江南賦》極為凄涼悲壯,暗寓自己的鄉(xiāng)國之思。全詩寫景寫情,均屬親身體驗,深切真摯,議論精當,耐人尋味。

2018-07-02

《詠懷古跡·其二》

作者: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注解】

1、風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學問。

2、蕭條句:意謂自己雖與宋玉隔開幾代,蕭條之感卻是相同。

3、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賦》,述楚王游高唐(楚臺觀名),夢見一婦人,自稱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云,暮

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陽臺:山名,在四川巫山縣。豈夢思:意謂宋玉作《高唐賦》,難道只是說夢,并無諷諫之意?

4、最是兩句:意謂最感慨的是,楚宮今已泯滅,因后世一直流傳這個故事,至今船只經(jīng)過時,舟人還帶疑似的口吻指點著這些古跡。

【韻譯】

默誦草木搖落深知宋玉為何悲秋;

他學問淵博文辭精采算是我老師。

相隔千秋追懷悵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蕭條我和他相似卻生非同時。

江山猶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樓臺豈是說夢而無諷意?

最可感慨的是當年楚宮早已泯滅;

至今船夫還帶疑地指點這些古跡。

【評析】

這是推崇宋玉的詩。詩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懷才不遇,后半則為其身后索寞鳴不平。詩是作者親臨實地憑吊后寫成的,因而體會深切,議論精辟,發(fā)人深省。詩中的草木搖落,景物蕭條,江山云雨,故宅荒臺,舟人指點的情景,都是詩人觸景生情,所抒發(fā)出來的感慨。它把歷史陳跡和詩人哀傷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主題。全詩鑄詞溶典,精警切實。有人認為,杜甫之“懷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边@種說法自有見地。

2018-07-03

《詠懷古跡·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注解】

1、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東北四十里,與夔州相近。

2、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跡之意。

3、一去句: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后,從此不再回來,永遠和朔漠連在一起了。紫臺:猶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賦》:“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彼纺罕狈缴衬感倥又?。

4、畫圖句:意謂元帝對著畫圖豈能看清她的美麗容顏。

5、環(huán)佩句:意謂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歸,只有她的魂能月夜歸來,故曰“空歸”。應上“向黃昏”。環(huán)佩:婦女裝飾品,指昭君。

6、千載兩句: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相傳漢武帝以公主(實為江都王女)嫁西域烏孫,公主悲傷,胡人乃于馬上彈琵琶以娛之。因昭君事與烏孫公主遠嫁有類似處,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記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為《昭君怨》。作胡語: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論:曲中的怨訴。

【韻譯】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

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

一別漢宮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著黃昏。

憑看圖漢元帝豈識月貌花容?

昭君佩帶玉飾徒然月夜歸魂。

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評析】

這是杜甫經(jīng)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留”兩字,是怨的終結。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潛說:“詠昭君詩此為絕唱?!毙湃?。

2018-07-04


《詠懷古跡·其四》

作者:杜甫

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注解】

1、蜀主:指劉備。

2、征吳:對吳有企圖。

3、幸:舊稱皇帝蹤跡所至曰“幸”。

4、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作裝飾的旗幟。

5、武侯句:諸葛亮曾封武鄉(xiāng)侯,其祠在先主廟西。常:一作“長”。

6、一體句:正因他們君臣一體,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顧宸所謂“平日抱一體之誠,千秋享一體之報?!?/p>

【韻譯】

當年劉備謀攻東吳曾到達三峽;

他駕崩時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宮。

想象里儀仗旌旗仍在空山飄揚;

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難尋影蹤。

古廟的松杉樹上水鶴筑巢棲息;

每年三伏臘月跑來祭祀的村翁。

諸葛武侯祠廟長年在附近為鄰;

生前君臣一體死后的祭祀相同。

【評析】

這首詩是推崇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關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對他們的祭祀,烘托其遺跡之流澤。但是對于玉殿的虛無縹緲,松杉棲息水鶴,詩人發(fā)抒了無限感慨。

2018-07-05

《詠懷古跡·其五》

作者: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注解】

1、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

2、肅清高:為其清高而肅然起敬。

3、三分割據(jù):指魏蜀吳鼎立。

4、紆籌策:曲折周密地展運策略。

5、伯仲之間:伯仲本指兄弟,這里是說不相上下,也即當于伊呂間求之之意。伊、呂,商代伊尹,周代呂尚,皆輔佐賢主的開國名相。

6、指揮若定:言諸葛亮治政用兵從容鎮(zhèn)定。

7、失蕭曹:意謂蕭、曹雖也是宗臣,比之諸葛亮未免不及。

8、祚:帝位。

【韻譯】

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士流芳;

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遺像,肅穆清高。

天下三分的局勢,是經(jīng)他策劃運籌;

千百年來,他才能象鸞鳳振羽云霄。

他輔佐劉備,同伊尹呂尚難分上下;

指揮從容鎮(zhèn)定,蕭何曹參不能比超。

時運不好,東漢帝業(yè)實在難于復興;

心志雖堅,終因軍務繁艱死于積勞。

【評析】

進謁武侯祠而追懷諸葛亮。全詩以議論為主,稱頌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詩議而不空,句句含情,層層深入,蕩人胸襟、動爾情懷。但其中把漢室不能恢復歸咎于氣運,卻是宿命觀點。

2018-07-06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作者: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yōu)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fā)何。
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注解】

1、生涯:猶生計。

2、顧:回看;

3、無如:無奈。

【韻譯】

平生那料還會承受優(yōu)惠的詔書;

世事茫然我只知學唱沉醉的歌。

江上明月高照一排排鴻雁飛過;

淮南木葉零落一重重楚山真多。

寄身滄洲我真喜歡離海濱較近;

顧影自憐白發(fā)叢生也無可奈何。

如今我老態(tài)龍鐘不免為人共棄;

愧對你呵我再被遣要小心風波。

【評析】

作者一生中兩次遭貶。詩是他第二次貶往南巴(屬廣東)經(jīng)過江州與二友人話別時寫的。詩人雖遭貶謫,卻說“承優(yōu)詔”,這是正話反說,抒發(fā)胸中不平。明明是老態(tài)龍鐘,白發(fā)叢生,顧影自憐,無可奈何,卻說“寄身且喜滄洲近”,把凄涼傷心掩飾,委婉地發(fā)抒不滿情緒。全詩雖感嘆身世,抒發(fā)悲憤,卻不敢面對當權,其矛盾心緒,溢于言表。

此詩或以為是“由南巴回來過江州時作,故首句有‘豈料承優(yōu)詔’語”。但從末句“猶遣”看來似乎不是詔回。

2018-07-07

《長沙過賈誼宅》

作者: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解】

1、謫宦:官吏被貶職流放。

2、棲遲:居留。

3、楚客:指賈誼,也包括自己和別的游人。長沙古屬楚國境。

4、漢文句:漢文帝在歷史上有明主之稱,但他紿終不能重用賈誼,最后又出誼為梁懷王太傅,梁王墜馬死,誼因此也抑郁而死。

5、湘水句:賈誼往長沙,渡湘水時,曾為賦以吊屈原。

【韻譯】

賈誼被貶長沙,居此雖只三年;

千秋萬代,長給楚客留下傷悲。

古人去后,我獨向秋草中覓跡;

舊宅蕭條,只見寒林披著余暉。

漢文帝雖是明主,卻皇恩太薄,

湘水無情,憑吊屈原豈有人知?

沉寂的江山,草木搖落的地方,

可憐你,為何來到這海角天涯?

【評析】

詩似是作者赴潘州(今廣東茂名市)貶所,路過長沙時所作。首聯(lián)寫賈誼三所謫官,落得“萬古”留悲。明寫賈衣,暗寓自身遷謫。頷聯(lián)寫古宅蕭條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氣象。頸聯(lián)寫賈誼見疏,當年憑吊屈子。隱約聯(lián)系自己而今賃吊賈誼。尾聯(lián)寫宅前徘徊,暮色更濃,秋色更深,抒發(fā)放逐天涯的哀惋嘆喟。

全詩雖是吊古,實在傷今,借憐賈以自憐。語方含蓄蘊藉,感情哀楚動人。

2018-07-08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作者:劉長卿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注解】

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鸚鵡洲。

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屬楚國境。

3、孤城:指漢陽城,城后有山。

4、角:古代軍隊中的一種吹樂器。

【韻譯】

鸚鵡洲在長江中浮沉,無浪也無煙;

我這楚客思念中丞,心緒更加渺遠。

漢口斜映著夕陽,飛鳥都紛紛歸巢;

洞庭湖的秋水,煙波浩渺遠接藍天。

漢陽城后的山嶺,傳來悲涼的號角;

濱臨江邊的獨樹旁,夜里泊著孤船。

當年賈誼上書文帝,全是憂心漢室;

他卻被貶謫居長沙,古今誰不衰憐!

【評析】

這首詩仍然是遭貶后撫景感懷之作。詩意與前一首詩相同,借憐賈誼貶謫長沙,以喻自己的遭貶謫。全詩以寫景為主,但處處切題,以“汀洲”切鸚鵡洲,以“漢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陽。最后即景生情,抒發(fā)被貶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元中丞寄詩的意圖。

2018-07-9

《贈闕下裴舍人》

作者:錢起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常懸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

【注解】

1、上林:上林苑。

2、紫禁:皇宮。

3、長樂:唐宮。

4、霄漢:指高空。

【韻譯】

二月時節(jié),上林苑的黃鸝活潑飛鳴;

初曉的紫禁城,灑下一片濃濃春陰。

長樂宮的鐘聲,消失散落花樹叢外;

春雨中龍池旁的柳色,也更濃更深。

春季陽光和暖,驅散不了窮途之恨;

仰望霄漢,常懷程昱夢中捧日之心。

十多年來,我獻賦皇上卻未得賞識;

而今白發(fā)蒼蒼,愧對你華簪裴舍人。

【評析】

這首詩是投贈中書舍人裴某的,詩中抒發(fā)了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目的在于向裴舍人請求援引。詩的前半首寫景,寫的是皇宮苑囿殿閣的景色,借以烘托裴舍人的身分和地位,受寵得幸,隨皇帝行幸上林,臨朝紫禁城,在長樂宮草詔,隨皇上起居龍池。雖無一字寫裴舍人,卻句句恭維,不露痕跡。下半首自傷不遇。先說自己生不逢時,“陽和不散窮途恨”;再說自有捧日之心,愿為朝廷服務;可是十年獻賦,卻不遇知音。含蓄婉轉,保持身分。“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也是“標雅古今”的名句。

2018-07-10

《寄李儋元錫》

作者:韋應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注解

1、邑:指屬境;

2、流亡:指災民。

【韻譯】

去年花開時節(jié),適逢與君分別;

今日春花又開,不覺已經(jīng)一年。

人間世事茫茫,件件難以預料;

春愁昏昏黯黯,夜里獨自成眠。

身體多病,越發(fā)思念鄉(xiāng)田故里;

治邑還有災民,我真愧領俸錢。

聽說你想來此,探訪我這孤老;

西樓望月圓了又圓,卻還不見。

【評析】

這也是一首投贈詩。開首二句即景生情,花開花落,引起對茫茫世事的感嘆。接著直抒情懷,寫因多病而想辭官歸田,反映內(nèi)心的矛盾?!耙赜辛魍隼①哄X”,不僅是仁人自嘆未能盡責,也流露進退兩難的苦悶。結尾道出今日寄詩的用意,是極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來訪,正合投贈詩的風韻。

這首詩的思想境界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尤最,自宋以來,倍受頌揚,即使今日,依然閃爍光輝。

2018-07-11

7.12學堂早讀

《同題仙游觀》

作者:韓翃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注解】:

1、五城樓:《史記·封禪書》記方士曾言:“黃帝時為五層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zhí)期,命曰迎年”,這里借指仙游觀。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處,晝夜長明。

【韻譯】:

在仙臺初見,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樓;

正是風物凄凄,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

山色空蒙,和遠處的秦地樹叢相連接;

近處傳來搗衣聲,報告漢宮已經(jīng)深秋。

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壇,更顯道觀清靜;

小草鈴芳撲鼻,猶襯出山洞小徑深幽。

不用再到別處去尋找,世外仙境所在;

人間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名曰丹丘。

【評析】:

此詩寫道士的樓觀,是一首游覽題詠之作。首聯(lián)點明時地,切中題目“仙游觀”。頷聯(lián)寫觀外景物,先是“見”“秦樹”,后是“聞”“砧聲”。頸聯(lián)寫觀內(nèi)景物,先寫高處“空壇”的靜,后寫低處“小洞”的幽,點明是道士居處。末聯(lián)引用《遠游》之語,稱贊這地方是神仙居處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尋覓他方了。全詩語言工美秀麗,音調(diào)宛轉和鳴。但內(nèi)容卻是空泛而無多大深意,只可吟詠,不可玩味。

7.12學堂早讀

《同題仙游觀》

作者:韓翃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注解】:

1、五城樓:《史記·封禪書》記方士曾言:“黃帝時為五層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zhí)期,命曰迎年”,這里借指仙游觀。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處,晝夜長明。

【韻譯】:

在仙臺初見,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樓;

正是風物凄凄,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

山色空蒙,和遠處的秦地樹叢相連接;

近處傳來搗衣聲,報告漢宮已經(jīng)深秋。

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壇,更顯道觀清靜;

小草鈴芳撲鼻,猶襯出山洞小徑深幽。

不用再到別處去尋找,世外仙境所在;

人間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名曰丹丘。

【評析】:

此詩寫道士的樓觀,是一首游覽題詠之作。首聯(lián)點明時地,切中題目“仙游觀”。頷聯(lián)寫觀外景物,先是“見”“秦樹”,后是“聞”“砧聲”。頸聯(lián)寫觀內(nèi)景物,先寫高處“空壇”的靜,后寫低處“小洞”的幽,點明是道士居處。末聯(lián)引用《遠游》之語,稱贊這地方是神仙居處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尋覓他方了。全詩語言工美秀麗,音調(diào)宛轉和鳴。但內(nèi)容卻是空泛而無多大深意,只可吟詠,不可玩味。

2018-07-11

《同題仙游觀》

作者:韓翃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注解】

1、五城樓:《史記·封禪書》記方士曾言:“黃帝時為五層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zhí)期,命曰迎年”,這里借指仙游觀。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處,晝夜長明。

【韻譯】

在仙臺初見,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樓;

正是風物凄凄,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

山色空蒙,和遠處的秦地樹叢相連接;

近處傳來搗衣聲,報告漢宮已經(jīng)深秋。

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壇,更顯道觀清靜;

小草鈴芳撲鼻,猶襯出山洞小徑深幽。

不用再到別處去尋找,世外仙境所在;

人間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名曰丹丘。

【評析】

此詩寫道士的樓觀,是一首游覽題詠之作。首聯(lián)點明時地,切中題目“仙游觀”。頷聯(lián)寫觀外景物,先是“見”“秦樹”,后是“聞”“砧聲”。頸聯(lián)寫觀內(nèi)景物,先寫高處“空壇”的靜,后寫低處“小洞”的幽,點明是道士居處。末聯(lián)引用《遠游》之語,稱贊這地方是神仙居處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尋覓他方了。全詩語言工美秀麗,音調(diào)宛轉和鳴。但內(nèi)容卻是空泛而無多大深意,只可吟詠,不可玩味。

2018-07-12

《晚次鄂州》

作者: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注解】

1、估客:商人。

2、舟人句:因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眾聲雜作。

3、三湘: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nèi)。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愁鬢逢秋色,是說愁鬢承受著秋色。這里的鬢發(fā)實已衰白,故也與秋意相應。

4、更堪:更難堪,猶豈能再聽。

5、鼓鼙:本指軍中所用大鼓與小鼓,后也指戰(zhàn)事。

【韻譯】

云開霧散,可以望見遠遠的漢陽城;

估計起來,這孤舟還須一日的路程。

商賈們白日睡覺,是知道風平浪靜;

船夫們夜里呼喊,才發(fā)覺水漲潮生。

鬢發(fā)衰白,與三湘的秋色交相輝映;

離家萬里,一片歸心伴著明月前行。

我想起家業(yè),早已隨戰(zhàn)爭蕩然無存;

那堪再在江上,聽到頻繁的軍鼓聲?

【評析】

這是一首即景抒懷的詩。作者安史之亂時,曾作客鄱陽,南行軍中,路過三湘,次于鄂州,而寫了這首詩。首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心情。頷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景況。頸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聯(lián)想。尾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感慨。這首詩只截取飄泊生活中的片斷,卻反映了廣闊的社會背景。詩中流露厭戰(zhàn),傷老,思歸之情。全詩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熾熱,反復詠育,舒暢自若,韻味無窮?!肮揽蜁兠咧遂o,舟人夜語覺潮生?!笔莿又袑戩o,靜中寫動的名句。

2018-07-13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作者: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紋身地,猶是音書滯一鄉(xiāng)。

【注解】

1、大荒:曠遠的廣野。

2、驚風:狂風。

3、飐:吹動。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種蔓生植物,也稱木蓮。

6、百越:即百粵,指當時五嶺以南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7、紋身: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紋的風俗。

【韻譯】

柳州城上的高樓,接連著曠野荒原;

我們愁緒象茫茫的海天,無限寬廣。

狂風陣陣,猛烈吹亂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傾盆,斜打著爬滿薜荔的土墻。

嶺上樹木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

柳江彎彎曲曲,象百結九轉的愁腸。

咱五人同時遭貶,到百越紋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書不通,各自滯留一方。

【評析】

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謙、劉禹錫都因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而遭貶。后來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雖有人主張起用他們,終因有人梗阻,再度貶為邊州刺史。這首詩就是這時寫的。他們的際遇相同,休戚相關,因而詩中表現(xiàn)出一種真摯的友誼,雖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無法自抑。詩的首聯(lián)先寫柳州,再總寫四人分處之地都是邊荒。頷聯(lián)寫夏日柳州景物,寫景,報告當?shù)貧夂颉ni聯(lián)寫遠景,寫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聯(lián)寫五人遭際,天各一方,音書久滯。

這首抒情詩,賦中有比,象中含興,情景交融,楚楚動人。

2018-07-14

《春思》

作者: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注解】

1、馬邑:今山西朔縣,漢時曾與匈奴爭奪此城。

2、層城:因京城分內(nèi)外兩層,故稱。

3、苑:這里指行宮。

4、機中句,竇滔為苻堅秦州刺史,后謫龍沙,其妻蘇蕙能文,頗思滔,乃織錦為回文旋圖詩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縱橫反覆,皆成文意。

5、為問兩句:后漢竇憲為車騎將軍,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銘,刻石而還。元戎:猶主將。返旆:猶班師。勒:刻。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

【韻譯】

鶯歌燕語預報了臨近新年,

馬邑龍堆是幾千里的疆邊。

家住京城比鄰著漢室宮苑,

心隨明月飛到邊陲的胡天。

織錦回文訴說思念的長恨,

樓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獨眠。

請問你主帥車騎將軍竇憲,

何時班師回朝刻石燕然山。

【評析】

這首詩是借閨婦抒寫春怨,期望早日了結戰(zhàn)事,征夫能功成名遂。詩的首聯(lián)點明題意,首句點“春”,次句點路遙“相思”。頷聯(lián)寫少婦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漢,一在胡,相隔千里。頸聯(lián)寫離恨,寫春情。末聯(lián)故作問語,問征夫何時功成返鄉(xiāng)。全詩流露非戰(zhàn)情緒,也是借漢詠唐,諷刺窮兵黷武。

201807-15

《西塞山懷古》

作者: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農(nóng)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尋句:當時吳國曾于江中鎖以鐵鏈,王浚用大火炬將它燒斷。千尋:古時八尺曰尋,這里只是形容其長。

3、降幡:降旗。

4、石頭: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吳孫權時所筑,唐武德時廢。

5、四海為家:意即天下統(tǒng)一。

6、故壘: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來的戰(zhàn)爭遺跡。

【韻譯】

晉代王浚乘樓船自成都東下,

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

高山依舊枕著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一家過著太平日子,

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評析】

這是吊古撫今詩,抒發(fā)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的情感。詩的前四句,寫西晉東下滅吳的歷史事實,表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歷史之必然,闡發(fā)了事物興廢決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寫西塞山,點出它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曾是軍事要塞。而今山形依舊,可是人事全非,拓開了詩的主題。最后寫今日四海為家,江山統(tǒng)一,象六朝那樣的分裂,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

全詩寓意深廣,言辭酣暢。但詩中不見詩人真情,也少頓挫沉郁,卻是一大缺陷。

2018-07-16

《遣悲懷·其一》

作者: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注解】

1、謝公句:東晉宰相謝安,最愛其侄女謝道韞。韋叢的父親韋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贈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韋叢為其幼女,故以謝道韞比之。

2、黔婁:春秋時齊國貧士,其妻也頗賢明。作者幼孤貧,故以自喻。

3、乖:不順遂。

4、顧我:看到我。

5、藎篋:草編的箱子。藎:草。

【韻譯】

蕙叢呵,你象謝安最寵的侄女一樣;

自從嫁了窮困的我,百事就不順當。

看到我身上無衣,你就要倒柜翻箱;

沽酒少錢,我常纏你拔下金釵玉妝。

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饑,豆葉為糧;

要掃落葉當柴燒飯,你向古槐仰望。

如今俸錢超過十萬,你卻不能分享;

我只得為你超度,準備好齋飯供嘗。

【評析】

這是一組悼亡詩。第一首是追憶生前。先寫愛妻甘于貧寒,再寫如今富貴卻不能共享,逼出“悲懷”二字,可謂至性至情,有力動人。

2018-07-17

《遣悲懷·其二》

作者:元稹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注解】

1、施:施舍與人。

2、行看盡:眼看不多了。行:快要。

3、憐婢仆:伸足“舊情”。

【韻譯】

當年咱倆開玩笑講著身后的事;

今日都成沉痛的回憶每每飄來。

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

只有針線活計還保存不忍打開。

我仍念舊情更加憐愛你的婢仆;

也曾因夢見你并為你送去錢財。

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

但咱們貧賤夫妻事事更覺悲哀。

【評析】

這一首主要寫身后的紀念傷懷,起筆自然,毫不做作。接著寫人亡物存,觸目生悲。反復吟誦貧賤相交,情真意切。

2018-07-18

《遣悲懷·其三》

作者:元稹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注解】

1、鄧攸句:晉鄧攸,字伯道,官河東太守,戰(zhàn)亂中舍子保侄,后終無子,時人乃有“天道無知,使伯道無兒”之語。尋知命:即將到知命之年。作者于五十歲時,始由繼室裴氏生一子,名道護。尋:隨即。知命,指五十歲。

2、潘岳句:晉潘岳,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詩三首,為世傳誦。猶費辭:意謂潘岳即使寫了那么悲痛的詩,對死者也等于白說。實是說自己。

3、同穴句:意謂死后縱合葬一處,但洞穴窅冥,也難望哀情相通。同穴:指夫妻合葬。

【韻譯】

閑坐時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

縱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

鄧攸終身無子,難道不是命運安排?

潘岳悼詩寫得再好,也是心機枉費!

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

要想來世再結良緣,更是虛妄難期。

我只有終夜睜著雙眼,長遠懷念你;

以報答你終身清苦,從未喜笑開眉!

【評析】

這是一首自傷身世不幸的詩。它運用典故,抒發(fā)無子喪偶之悲,進而以長鰥來報答妻子生前凄苦相聚之恩,聊以自慰,真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其情癡,其語摯,吟來催人淚下。

2018-07-19

自河南經(jīng)亂,關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于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作者: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注解】

1、世業(yè):世代傳下的產(chǎn)業(yè)。

2、羈旅:猶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兩種武器,這里指戰(zhàn)爭。

5、根:喻兄弟。

【韻譯】

時勢艱難兵荒馬亂,家業(yè)空空;

兄弟逃難旅居異地,各自西東。

戰(zhàn)亂以后處處寥落,田園荒蕪;

骨肉分離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離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隨風飛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無不垂淚;

今夜思鄉(xiāng)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評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約作于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時詩人到符離(安徽宿縣),曾有《亂后過流溝寺》詩,流溝寺即在符離。題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詩人自己均在符離,因此合起來就有五處。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節(jié)度使董晉死后部下叛亂,接著中、光、蔡等州節(jié)度使吳少誠又叛亂。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馬去攻打,戰(zhàn)事發(fā)生在河南境內(nèi)。當時南方漕運,主要經(jīng)過河南輸送關內(nèi)。由于“河南經(jīng)亂”使得“關內(nèi)阻饑”。全詩意在寫經(jīng)亂之后,懷念諸位兄弟姊妹。詩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每個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言辭清麗,不加雕飾,句句扣緊主題,意蘊精深,情韻動人。

2018-07-20

《錦瑟》

作者: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注解】

1、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

2、無端:猶何故。怨怪之詞。

3、五十弦:這里是托古之詞。作者的原意,當也是說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

4、莊生句:意謂曠達如莊生,尚為曉夢所迷。莊生:莊周。

5、望帝句:意謂自己的心事只能寄托在化魂的杜鵑上。望帝:相傳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后其魂化為子規(guī),即杜鵑鳥。

6、珠有淚:傳說南海外有鮫人,其淚能泣珠。

7、藍田:山名,在今陜西,產(chǎn)美玉。

【韻譯】

錦瑟呀,你為何竟然有五十條弦?

每弦每節(jié),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

我心象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哀怨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

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

只是當年卻漫不經(jīng)心,早已惘然。

【評析】

這首詩歷來注釋不一,莫衷一是?;蛞詾槭堑客鲋?,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侍兒錦瑟。但以為是悼亡詩者為最多。有人認為,開首以瑟弦五十折半為二十五,隱指亡婦華年二十五歲。這話未免有嫌牽強。3但是,首聯(lián)哀悼早逝卻是真實。頷聯(lián)以莊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規(guī)而啼血,間接地描寫了人生的悲歡離合。頸聯(lián)以鮫人泣珠和良玉生煙的典故,隱約地描摹了世間風情迷離恍惚,可望而不可置。最后抒寫生前情愛漫不經(jīng)心,死后追憶已經(jīng)惘然的難以排遣的情緒。

2018-07-21

《無題》

作者: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解】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官:猶上班。

8、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韻譯】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yún)s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nèi)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臺,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評析】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而巳。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2018-07-22

《隋宮》

作者:李商隱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注解】

1、紫泉:即紫淵。唐人避唐高祖李淵諱改紫泉。這里以紫泉宮殿指長安隋宮。

2、鎖煙霞:喻冷落。

3、蕪城:指隋時的江都,舊名廣陵,即今江蘇揚州市。劉宋時鮑照見該城荒蕪,曾作《蕪城賦》,后遂有此稱。

4、玉璽:皇帝的玉印。

5、緣:因。

6、日角:舊說以額骨中央部分隆起如日(也指突入左邊發(fā)際),附會為帝王之相。

7、錦帆:指煬帝的龍舟,其帆皆錦制,所過之處,香聞十里。

8、天涯:這里指天下。

9、地下兩句:陳后主(陳叔寶)為陳朝國君,為隋所滅。據(jù)《隋遺錄》,煬帝在揚州時,恍惚間曾遇陳后主與其寵妃張麗華。后主即以酒相進,煬帝因請張麗華舞《玉樹后庭花》,后主便乘此譏諷煬帝貪圖享樂安逸?!队駱浜笸セā?,樂府《吳聲歌曲》名,陳后主所作新歌,后人看作亡國之音。

【韻譯】

長安城聞名的隋宮,在煙霞中鎖閉;

卻想把遙遠的揚州,作為帝業(yè)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璽歸龍鳳之姿李淵;

隋煬帝的錦緞龍舟,早該駛遍天際。

如今腐草中,螢火蟲早就絕了蹤跡;

隋堤上的楊柳枝,唯有暮鴉的聒啼。

斷帝荒淫而亡國,黃泉若遇陳后主,

豈敢把亡國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評析】:

這也是一首詠史吊古詩,內(nèi)容雖是歌詠隋宮,其實乃諷刺煬帝的荒淫亡國。

首聯(lián)點題,寫長安宮殿空鎖煙霞之中,隋煬帝卻一味貪圖享受,欲取江都作為帝家。頷聯(lián)卻不寫江都作帝家之事,而蕩開一筆,寫假如不是因為皇帝玉璽落到了李淵的手中,煬帝是不會以游江都為滿足,龍舟可能游遍天下的。頸聯(lián)寫了煬帝的兩個逸游的事實。一是他曾在洛陽景華宮征求螢火數(shù)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巖谷”;在江都也修了“放螢院”,放螢取樂。一是開運河,詔民獻柳一株,賞絹一匹,堤岸遍布楊柳。作者巧妙地用了“于今無”和“終古有”,暗示螢火蟲“當日有”,暮鴉“昔時無”,渲染了亡國后凄涼景象。尾聯(lián)活用楊廣與陳叔寶夢中相遇的典故,以假設反詰的語氣,揭示了荒淫亡國的主題。陳是歷史上以荒淫亡國而著稱的君主。他降隋后,與太子楊廣很熟。后來楊廣游江都時,夢中與死去的陳叔寶及其寵妃張麗華相遇,請張舞了一曲《玉樹后庭花》。此曲是了陳所為,是反映宮廷生活的淫靡,被后人斥為“亡國之音”。詩人在這里提到它,其用意是指煬帝重蹈陳后主覆轍,結果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全詩采用比興手法,寫得靈活含蓄,色彩鮮明,音節(jié)鏗鏘。

2018-07-23

《無題·其一》

作者: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注解】

1、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堕L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3、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nèi)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里即指香氣。

4、度:透過。

5、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6、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xiāng)。后也以此典喻“艷遇”。

7、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韻譯】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別后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聽得曉鐘初鳴。

夢里為傷遠別啼泣,雙雙難以呼喚;

醒后研墨未濃,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朧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紗帳,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評析】

這是一首艷情詩。詩中女主人思念遠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聯(lián)寫有約不來的怨思,上句說負約,下句寫夢見醒來已經(jīng)天明。頷聯(lián)寫遠別,上句寫遠別思念成夢,下句寫醒后寄書。頸聯(lián)寫往昔愛情生活成了幻夢,上句寫褥衾可見,下句寫香帳可聞。末聯(lián)寫其人已遠,情雖深摯,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艷情詩,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煉升華為感情的瓊漿玉露,使其超脫褻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詩卻比較深奧費解。

2018-07-24

《無題·其二》

作者: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注解】

1、神女:即宋玉《神女賦》中的巫山神女。

2、小姑句:古樂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p>

3、風波句:意謂菱枝雖是弱質(zhì),卻不相信會任憑風波欺負。

4、直道兩句:意謂即使相思全無好處,但這種惆悵之心,也好算是癡情了。直道:即使,就說。了:完全。清狂:舊注謂不狂之狂,猶今所謂癡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詩中人作為女子解,那么,還是作癡情解較切。

【韻譯】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獨臥不眠,更覺靜夜漫漫長長。

巫山神女艷遇楚王,原是夢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獨處無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風波摧殘;

我是鈴芳桂葉,卻無月露潤香。

雖然深知沉溺相思,無益健康;

我卻癡情到底,落個終身清狂。

【評析】

詩是抒寫女主人公自傷不遇的身世。開頭先寫環(huán)境氛圍的幽靜,襯出長夜的孤寂;接著以楚王夢遇巫山神女和樂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獨處無郎”的典故,抒寫自己曾經(jīng)有過幻想和追求,但到頭來只好夢一場,依然獨居;再寫風波兇惡,菱枝柔弱,無力反抗,桂葉自有清香,卻無月露潤香;最后寫即使如此,還要執(zhí)著追求。意境深遠開闊,措辭婉轉沉痛,感情細膩堅貞,是一首很好的愛情詩。

這兩首詩,歷來有人認為有所寄托。不管是否有寄托,作為愛情詩來讀,還是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

2018-07-25

《利州南渡》

作者:溫庭筠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shù)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注解】

1、澹然:水波動貌。

2、翠微:指青翠的山氣。

3、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著馬鳴舟中,隨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槳,也指船。

4、數(shù)叢句:指船過草叢,驚散群鷗。

5、范蠡:春秋楚人,曾助越滅吳,為上將軍。后辭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

【韻譯】

江水粼粼斜映著夕陽的余暉,

彎彎島岸蒼茫接連山坡綠翠。

眼看人馬已乘擺渡揚波而去,

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兒回歸。

聲驚散沙洲草叢的鷗鳥,

水田萬頃一只白鷺掠空孤飛。

誰理解我駕舟尋范蠡的意義,

飄泊五湖獨自忘掉世俗心機。

【評析】

詩寫日暮渡口的景色,抒發(fā)欲步范蠡后塵忘卻俗念,沒有心機,功成引退的歸隱之情。詩的起句寫渡口和時間,接著寫江岸和江中景色,進而即景生情,點出題意,層次清晰,色彩明朗。

2018-07-26

《蘇武廟》

作者: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解】

1、云邊句:漢要求蘇武回國,匈奴詭言武已死。后漢使至,?;萁虧h使向單于說:漢帝射雁,于雁足得蘇武書,言其在某澤中,匈奴才承認蘇武尚在。

    雁斷:指蘇武去國久。胡天:指匈奴。

2、隴上句:指蘇武回國后,羊仍回原處。隴:通“壟”,高地。

3、冠:古男子二十歲加冠典。

4、茂陵:意謂蘇武回國時,武帝既死,也得不到他封侯之賞。

【韻譯】

蘇武初遇漢使,悲喜交集感慨萬端;

而今古廟高樹,肅穆莊嚴久遠渺然。

羈留北海音書斷絕,頭頂胡天明月;

荒隴牧羊回來,茫茫草原已升暮煙。

回朝進謁樓臺依舊,甲帳卻無蹤影;

奉命出使加冠佩劍,正是瀟灑壯年。

封侯受爵緬懷茂陵,君臣已不相見;

空對秋水哭吊先皇,哀嘆逝去華年。

【評析】

這一首憑吊古人的詩。詩頌揚了富有民族氣節(jié)、忠貞不屈、心向故國的蘇武。晚唐國勢衰頹,民族矛盾尖銳;表彰民族氣節(jié),歌頌忠貞不屈,心向祖國的時代的需要。溫庭筠這首詩正是塑造了一位堅持民族氣節(jié)的英雄形象。頸聯(lián)的對仗頗為工巧,且用“逆挽法”,先說“回日”再說“去時”,靈活而不呆板,生動而不拘泥。

2018-07-27

《宮詞》

作者:薛逢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huán)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人掃御床。

【注解】

1、十二樓:指一清早宮人就在梳妝以待幸。

2、望仙樓:意謂望君如望仙。

3、水滴句:指銅壺滴漏,古時計時儀器。

4、袍人:指穿著衣宮女。

【韻譯】

大清早,宮妃們在十二樓打扮梳妝;

登上望仙樓臺,盼望著臨幸的君王。

獸形門環(huán)緊鎖宮門,內(nèi)心十分凄愴;

銅龍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覺日長。

發(fā)髻梳理完畢,還要對鏡反復端詳,

重換一件羅衣,注意加熏一些麝香。

遠遠看見,正殿閃動人影啟開珠簾;

看見短袍繡褲宮女,正在打掃御床。

【評析】

這是一首宮怨詩,內(nèi)容是代寫宮妃的怨恨的。詩一落筆就寫宮妃企望君王來幸,然而從早到午,百般打扮卻不見皇帝到來,于是越發(fā)覺得度日如年。最后發(fā)覺宮人打掃御床,說明皇上準備降幸正宮,企望已經(jīng)破滅,猛然覺得自己遠不及那些灑掃的宮女接近皇上,心里益加怨恨。

全詩對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刻畫極其細膩、逼真。首聯(lián)總寫望幸之意以后,以下三聯(lián)即把這種“望”的心情,融化在對周圍環(huán)境的描畫,對人物動作的狀寫,以及對人物間的外境的反襯之中,生動地反映了宮妃們的空虛苦悶。

2018-07-28

《貧女》

作者: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解】

1、蓬門:茅屋的門,指貧女之家。

2、綺羅香:指富貴人家婦女的服飾。

3、共憐句:意謂共惜時世艱難而妝飾從儉。作者的時代也已至晚唐。按:白居易《新樂府》有《時世妝》,詩中所描寫的實非儉妝,恰恰是另一種形式的“濃

妝”,所謂“時世妝”,即最時髦的打扮之意。故未取。

4、苦恨:甚恨。

5、壓金線:按捺針線,指刺繡。

【韻譯】

貧苦家庭出身,從未見識綾羅軟香;

也想托媒說親,就為貧窮暗自悲傷。

誰能欣賞風流高雅,格調(diào)不同凡響;

世人都愛追求時髦,盛行異服奇裝。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繡巧手一雙;

卻不涂脂畫眉,與人爭艷取勝斗強。

最恨年復一年,拈針引線辛勤刺繡,

專門為了他人,時時趕制陪嫁衣裳。

【評析】

這雖然是一首詠嘆貧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貧士懷才不遇之感傷。因為語意雙關,含蘊豐富,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形象鮮明,詩情哀怨。主人公雖然“十指”“針巧”,可是“擬托良媒”,也無人賞識,只得“年年”“苦恨”。“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終年勞心勞形的寒士,卻不為世用,久屈下僚的憤懣不平的心情。

2018-07-29

《感遇·其一》

作者: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釋】

1、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韻譯】

澤蘭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潔清新。

蘭桂欣欣生機勃發(fā), 春秋自成佳節(jié)良辰。

誰能領悟山中隱士, 聞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為天性, 何求美人采擷揚名。

【評析】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 抒發(fā)詩人孤芳自賞,氣節(jié)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征。 三、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zhì)。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 五、六句以“誰知”急轉引出與蘭桂同調(diào)的山中隱者來。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 情懷。 

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 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2018-07-30

《感遇·其二》

作者:張九齡

江南有丹桔,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注解】

1、豈伊:豈唯。

2、歲寒:孔子有“歲寒而后知松柏之后也”語。后人常作砥礪節(jié)操的比喻。

3、薦:進獻。

【韻譯】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 經(jīng)冬不凋四季常青。

豈止南國地氣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薦之嘉賓必受稱贊, 山重水阻如何進獻?

命運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循環(huán)奧秘難尋。

只說桃李有果有林, 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評析】

讀此詩,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頌》。詩人謫居江陵,正是桔之產(chǎn)區(qū)。于是借彼丹 桔,喻己貞操。 

詩開頭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顯。以一個“猶”字,充滿了贊頌之意。 三、四句用反詰,說明桔之高貴是其本質(zhì)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寫如此嘉樹 佳果,本應薦之嘉賓,然而卻重山阻隔,無法為之七、八句嘆惜丹桔之命運和遭遇。 最后為桃李之被寵譽,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

全詩表達詩人對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憤懣。詩平淡自然,憤怒哀傷不露痕跡, 語言溫雅醇厚。桃李媚時,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別。

2018-07-31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