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個人公眾號阿黛小姐 阿黛 || 文 01 生活無趣,是因為沒有儀式感。自從上個月注冊知乎以后,上百人邀請我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什么事情讓你感到不快樂?生活不快樂,該如何支撐下去?在外漂泊,如何讓自己過得開心?你孤獨生活中的慰藉是什么…… 就連同事也時常會問我,你不上班的時候都在家干嘛啊?我覺得好無聊??! 我反問道,那你平日下班都做什么? 回家就癱倒在床上,玩手機,看小說,沒得看的時候還是在玩手機。 你在家不做飯嗎? 一個人而已呀,才懶得做飯呢,不值得。 你會跟其他合租的人一起玩嗎? 不會啊,又不認識他們,下班回去就關上門自己玩自己的手機。好無聊哦,連好看的劇都沒有。 …… 原來生活中不快樂的人,如此多!我沒有精力一一作答,我也不知曉生活全部的奧秘和答案。但唯有此,我愿意告訴你:如果生活無趣而痛苦,那是因為你缺少儀式感。 02 儀式感是你熱愛生活的方式。無趣的生活總是驚人的相似。雖然,我也是個懶惰的人,有時候也沉溺于無趣的生活中,但還好,我總能自我拯救,我總能通過儀式感讓我找到生活的可愛。 比如,我一個人會做飯。 倒不是因為自己做飯更健康,更省錢。而是因為我自己做飯的時候,會讓我感覺到我在認真地生活,我通過做飯,感知我對生活意義的追求。原來,我一個人過得也很好,我不僅能與生活和平共處,我更能取悅自己。 比如,我會用茶具喝茶。 我平素里基本不喝水,嚴重的時候三天都不會喝一杯水。別人問我喜歡喝什么,我通常會說喜歡喝茶。但喝水都如此困難,更何況喝茶呢?于是,花了20塊錢買了一套茶具。因為我太了解自己了,重視形式,重視儀式,有時候會超過事情本身的意義。就像這套不上檔次的茶具,這不要緊,重要的是有了茶具之后,我真的開始每天喝茶了。如果說,這是裝文藝,我并不反駁。但如果裝著裝著,裝了一輩子,外化于行而內化于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啊! 比如,我會買花瓶。 去北京798藝術區(qū)閑逛的時候,花了10塊錢,買了一個陶瓷花瓶?;丶抑螅旁诒渖?。平素,舍不得買花,就在路邊采擷狗尾巴草,插在花瓶里。裝在瓶子里的狗尾巴草美極了,好像跟我一樣低調有內涵,我經(jīng)常因為這種想法覺得自己很可愛,覺得生活很美好。就像我用文藝的花盆種大蒜是一樣的,大蒜并不重要,花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份儀式感讓我覺得此事很文藝,很富有美感。 我始終覺得,這不是矯情,這是儀式感。它是我的一種追求和態(tài)度,追求生活的精致,對生活時刻抱有熱情。 03 儀式感,是經(jīng)常被遺忘的事情。我記得大三的時候,有一個跟我關系特別好的男生。因為誤會以及其他原因,我們都沒有向對方解釋,于是,平素里關系親近的兩個人,陷入冷戰(zhàn),走上陌路。每次看到他,我都能想起以往相互扶持的情分,也會想起很多美好的事。然而,以往有多美好,再見面時就有多尷尬,多氣憤。就這樣,每次遇見后,都要心起波瀾,久不能平靜。在掙扎了好久之后,索性莊重地寫了一份絕交信給他,算是作為朋友的最后告別。 于我而言,這封絕交信就是一種情感上儀式。這份儀式感讓我擺脫了心亂如麻的境地,與其在不舍與憤恨中糾纏,不如灑脫地放下,斷開,給對方一個莊重的告別。從那一刻起,以往的美好我記得,以后的痛苦我放棄。感謝你從我的生命里路過,從此以后,重新上路,與過往說再見。 也許,有些許的決絕,但我喜歡這種儀式感帶給我的希望和光明,不沉湎于過去,才有勇氣擁抱更好的感情啊。 電影《小王子》里,狐貍對小王子說: “如果你說你下午四點鐘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很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fā)現(xiàn)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要有一定的儀式?!?/p> “儀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 狐貍說,“這也是經(jīng)常被遺忘的事情。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p> 04 儀式感,有助于更高效地學習。網(wǎng)上曾報道了一名備戰(zhàn)考研的女生,她是鄭州大學的學生劉彤,因為考研暑假留在學校,她每天學習10個小時以上,但每天早上、中午都會化妝補妝。她說化妝是必備素質,學習要有儀式感,如果邋邋遢遢學習,心里會很不舒服,并且每天通過化妝,心理暗示自己又是新的一天新的開始。 無獨有偶,新銳作家楊熹文在《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里寫到: 今年年初辭職后,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內容發(fā)生改變,其余并沒有發(fā)生很多的變化。 我依舊早上六點半起床,疊好被子,收拾好房間,去跑至少五公里?;貋頃r換上漂亮衣服,化好妝,坐在書桌前寫至中午,下午時搜集材料,構思文章,回復讀者,晚間小酌幾杯,讀書或會友。生活里一切均有秩序,在形勢上和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并沒有太大的差別,而自己也從這份自律中得益,保持身材,生活充實,事業(yè)穩(wěn)定,能夠感受自己正掌舵著生活,朝著更好的方向。 偶爾來做客的朋友會把我當作奇葩看待,“那些出門買菜都要化妝的女孩就夠令人費解了,你為什么在家也要化妝?” 和取悅別人和取悅自己都不同,我深以為這也是一種“自律”。在一天之初穿上漂亮衣服化好妝,整個人干凈體面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面對這一天的態(tài)度,也應該是如此鄭重而嚴肅的,絕不容有半點懈怠和馬虎。 楊熹文將其看作是一種自律,我們也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種儀式感: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好妝,心懷敬意,開始工作。 正是這種看似可有可無的儀式感,讓我們自己意識到,從現(xiàn)在開始,你必須要認真對待當下正在進行的事情。在這種心理暗示下,我們才會迅速調整好自己的思維和能力,進行高效的學習和工作。 05 儀式感,是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有人說,儀式感是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我深以為然。 正如昨日的元宵節(jié),諸多不順,且一個人在外,生活多有將就。但依然在歸家途中買了湯圓,原因無他,只是為了生活有儀式感。只因為我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節(jié)日,我不想在任何一個稍微特殊的日子里讓自己平淡無趣地生活,我需要任何儀式,任何契機,任何可以撬動的點,或者說任何借口,讓自己從某一個時刻開始,告別混沌的日子,讓自己在當下尋歡作樂。 果然,湯圓雖然甜膩,但吃完我就忘記了昨日所有的不順利。這種儀式告訴我,親愛的,今天不適合悲傷,只允許開心。 所以我想,儀式感的意義就在于:用認真的態(tài)度,去善待生命中每一件重要的小事。 于我而言,儀式感最大的意義,是讓我學會了愛自己。 讓生活成為生活本身,讓人成為人本身,而不是簡單的活著。 就像王小波說的,“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