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家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最近的她一直處在緊張情緒當中,總是擔心孩子不能適應集體生活,每天都要“騷擾”我好幾次。 雖然我不停的在安慰她,但卻一點用都沒有。最后不得不使出殺手锏,請我們的舅婆吃飯。 我舅婆雖然已經(jīng)退休了,但她卻是當了幾十年的老園長了,帶過的孩子不計其數(shù),因此非常有經(jīng)驗。當她聽完我堂妹的煩惱后,整個人不禁笑道:“這有什么好擔心的,你回去教會孩子三句話,平時上幼兒園的時候多說幾遍,不但你放心,而且老師也很受用!” 第一句:老師,我想做什么孩子剛上幼兒園,不管是從心情上還是生理上都有些不適應。他們會害怕,會害羞,平時敢在家做的事情,到了幼兒園卻不敢了。 所以家長首先要教會他們的就是如何表達自己,比如說:老師,我要上廁所,我要喝水,我要干什么等等。 這樣一來,不光孩子能受益不少,老師也會覺得非常省心。因為剛和孩子接觸,她們并不了了解每個人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如果孩子敢于表達自己想法的話,那么肯定會讓彼此方便很多。 那么怎么鼓勵孩子做到這點呢?家長可以參考兩種方式:第一,角色扮演 平時在家的時候,父母可以模仿自己是幼兒園老師,和孩子玩過家家,然后在游戲中引導孩子提出需求。這樣等孩子真到了學校,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也不會手忙腳亂,同時還能緩解緊張情緒。 第二,讀繪本教育 我家小孩上幼兒園前,我就買了套學前教育的繪本,價格不貴,只要20來元。里面大概有8冊,都是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還有獨立行為的訓練。 比如:我要拉粑粑,飯前洗手等等,這些對即將要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非常管用。畢竟比起你空洞的說法, 生動形象的繪本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 每天晚上給孩子讀上一本,反復幾次,這樣的觀念也就扎進了他們的心中。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他們下意識的就知道該怎么做,無需你多說,這就是書本的力量。 第二句:老師,某某欺負我因為幼兒園是集體生活,所以小朋友之間總會有些磕磕碰碰,如果你家孩子很內向,受了欺負也不說的話,難免會讓當父母的擔心不已。 所以在入學前,家長就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心中所想,并且在平時帶他出去玩的時候,多鼓勵他交朋友,觀察他是如何和小朋友相處的,受到欺負后又是如何回應的,然后再進行教育,這樣效果要好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在孩子給你告狀的時候說:哎呀,那個小朋友不是故意的,沒打疼就算了吧。長期如此的話,孩子就不會把別人打他當回事,這樣到了幼兒園受了欺負也只是默默忍耐。 第三句,老師,我沒有吃飽除了擔心上面所說到的兩個問題以外,孩子能不能在有幼兒園吃飽也是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畢竟學校的飯菜沒有家里那么可口,而且不是想吃就能吃。 因為幼兒園都是定點定餐的,中午一頓,下午再加點水果或者點心,有的小朋友在家能吃兩碗,但是到了學校因為不好意思,就只敢要一碗,挨餓也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平時在家的時候,家長就要訓練孩子勇于說出自己心中所想,鼓勵他餓了就要跟老師說,吃不飽也要大聲說出來。 其實老師是很喜歡那種一頓能吃兩碗的小朋友,全班幾十個孩子,她們不可能一一照顧到,如果小孩能準確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飯不夠,我冷了,或者熱了,那么老師肯定會省心不少。 堂妹聽了舅婆的話,頓時放心了很多,急著回家就要孩子。我佩服的說道:“不愧是老園長了,幾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舅婆笑著說道“其實像你堂妹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但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根本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脆弱,焦慮的只是家長而已。” “很多小朋友在學校勤快又懂事,但是到了家中就變得調皮又搗蛋,于是父母就問我,為啥我家孩子會有兩副面孔。其實這根本不能怪小孩,是因為在家有人寵著伺候著,但到了幼兒園,大家都一樣,只有靠自己才能過的舒適。” 聽了舅婆的話,我陷入了深思當中,不知道作為家長的你們又有什么感想呢?歡迎和我一起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