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來被稱為制扇王國,可見扇文化在我國有怎樣深厚的歷史底蘊。 古扇 不同于其他文玩物件,扇子可以說貫穿了我國整個歷史時間線,不管在哪個時期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扇子的影子。 從古代帝王身邊宮女手中揮動的宮扇到王公貴掌中的折扇,再到許多大家閨秀手里拿著的團扇,最后也少不了市井小民灶臺上放置的小蒲扇,仔細觀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扇子這件物事簡直就是古時的一種潮流,不論身份,不論地位,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扇子的造型不同而已。 蒲扇 史傳扇子最初被稱為“五明扇”,據(jù)說是古時舜帝發(fā)明的,發(fā)展到后來,幾乎到了全民用扇的境地。 在古時,扇子的種類不像我們現(xiàn)在這般單一,總體上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蒲扇、折扇、團扇等,扇子引風,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更多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團扇 就像手拿折扇的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公子哥或者一些情趣高雅的讀書人;手拿團扇的基本上女子,而且主要作用也不是為了扇風,而是在一些場合用來遮面;相比之下底層人民就隨意的多了,手里多拿著不論造型材質(zhì)還是做工都很一般的蒲扇,不外乎別的,只是因為符合自己的身份。 團扇 而一些神話故事也常有扇子的身影,比如在八仙過海中鐘漢離手里就常年拿著一把葵扇,而在西游記中鐵扇公主也有一把扇子,可大可小,輕輕一扇便可掀起颶風,在濟公手中有一把破破爛爛的蒲扇,但卻有無窮的神力,這些都為扇子平添了一絲神話色彩。 但是盡管我國扇子種類繁多,但是能為收藏家們所青睞的也就只有折扇和團扇兩種,自認為主要是這兩中扇子除了本身的工藝制作以外還有二次加工余地,扇面多用紙或綢制成,這就方便很多文人或者畫家在扇面上進行二次加工,或題上傳唱度高的詩詞戲曲,又或提筆潑墨,創(chuàng)作出一幅精彩的畫卷,碰到名家出品,收藏價值自然更高。 羽扇 其次,這兩類扇子的扇骨用料也很講究,為了保證做成的扇子能夠長時間保存,所以扇骨多選用比較名貴的木材,比如檀木、樟木等,在輕輕扇動帶起微風的同時還伴有淡淡的木香,如何不讓人喜歡。 折扇 到了現(xiàn)今,更多的人喜歡對某些物件加以盤玩,扇子作為一件歷史悠久的物事能夠為人所青睞也是自然而然的,通過長年累月的把玩可以在扇骨表面形成包漿,使其看上去更具光澤,顏值大增,價值也會隨之有所提升。 扇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國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而今已被列入我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相信未來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傳承。 |
|
來自: 鏡花水月00039 > 《閑讀6~收藏或文玩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