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格局,其實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膽識、胸襟等內(nèi)在布局因素。 如果將命運比作一盤棋 ,那么我們的命運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這盤棋的勝利,那就必須牢牢把握住棋局,舍卒保車、飛象跳馬等。 民諺云: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我們每人所憧憬的未來如同一張烙餅,而烙餅的大小,則取決于烙它的那口“鍋”。 這,就是所謂的“格局”。 1 心胸寬廣,肚量如海 決定一個人格局的最重要一點,便是心胸問題。 大格局者,擁有開闊的心胸,不會因無腦小事導致情緒失態(tài),更不會因環(huán)境不利而妄自菲薄。 正如孔子所強調(diào)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只有無能小人才會計較些許得失,心胸狹隘之人,格局自然不會大。 康熙年間,張英的老家人因為宅基問題與鄰居吳家發(fā)生沖突,張英聽聞之后,遂寫下“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佳句,此事也作為謙讓的美談一代代流傳了下來。 又比如曾國藩和左宗棠,二人作為同僚幾乎天天爭吵,甚至左宗棠多次彈劾曾國藩,但當左宗棠在西北作戰(zhàn)時,只有曾國藩不遺余力的支持他。 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而有大格局的人,必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氣度,如此,方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2、 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會為了心中的目標而不停的奮斗。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哪還有什么時間說閑話、管閑事? 又如《墨子》中記載,子禽問墨子:“老師,請問說多話,做多事,對自己有什么好處么?” 墨子則答:“青蛙蒼蠅每天在外面不停的亂叫,不但沒有人愿意搭理,反而都對其厭煩;反而你看那雄雞,黎明時分只叫一聲,天下震動,所以,說多話,做多事,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曾國藩在年輕時,因為脾氣差,與很多同僚的關(guān)系都很緊張,有幾次曾國藩失勢,這些同僚都會羞辱曾國藩,等到曾國藩官復原職后,他卻始終沒有對羞辱他的同僚報復。 這就是心無旁騖,一心一意。 曾國藩認為:“士有三不斗:勿與君子斗名,勿與小人斗利,勿與天地斗巧。” 對于外界的東西,即便日日思、與之爭,又有何用,最好的辦法就是修身養(yǎng)性,穩(wěn)定心態(tài),將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來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3 有主見、有想法 很多人之所以被說成格局太小、前途黑暗,其實根本還是在于自己猶豫不決,沒有主見。 官渡之戰(zhàn)未開始前,曹操曾言:“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span> 在曹操眼中,袁紹為人雖有智謀,但是優(yōu)柔寡斷,每逢大事,猶豫不決;袁紹謀士雖多,土地雖廣,但是卻毫無主見,所以在官渡一戰(zhàn)中曹操認為自己必勝。 明朝呂坤曾說:“閑中不放過,忙時有受用?!?/span> 在做事前要先學會未雨綢繆,同時能夠看清事情之間的聯(lián)系,等到做事時要注意觀察細節(jié),如此,便可避免遇到大事,自己沒有主見的尷尬處境。 做到以上三點,格局自然天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