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yī)理論將脾胃論述后天之在本,先天不足者可以通過后天的攝養(yǎng)來調(diào)養(yǎng),而脾胃又是主運(yùn)化水谷精微,脾胃虛弱的人則容易導(dǎo)致后天失養(yǎng),從而產(chǎn)生消化不良、腹脹便溏甚至是形體消瘦、體倦乏力等癥狀,嚴(yán)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在很多治療脾胃虛弱的中成藥中會使用黨參、茯苓、白術(shù)、黃芪等健脾祛濕的藥物,而用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有歸脾丸、啟脾丸、健脾丸、人參健脾丸等,我們應(yīng)該如何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去選擇呢,請看詳細(xì)的介紹: 歸脾丸歸脾丸由黨參、炒白術(shù)、炙黃芪、炙甘草、茯苓、制遠(yuǎn)志、炒酸棗仁、龍眼肉、當(dāng)歸、木香、大棗十一味組成,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味甘而后微苦、辛,具有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方,欲不振,崩漏便血。每次用溫開水或生姜湯送服水蜜丸6g,或小蜜丸9g,或大蜜丸1丸,一日3次。 啟脾丸啟脾丸由人參、麩炒白術(shù)、茯苓、甘草、陳皮、山藥、炒蓮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麥芽、澤瀉十一味組成,為棕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每次口服小蜜丸3g(15丸),或大蜜丸1丸,一日2-3次,三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 健脾丸健脾丸由黨參、炒白術(shù)、陳皮、炒枳實(shí)、炒山楂、炒麥芽六味組成,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每次口服小蜜丸9g,大蜜丸1丸,一日2次,小兒酌減。 人參健脾丸人參健脾丸由人參、麩炒白術(shù)、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炙黃芪、當(dāng)歸、炒酸棗仁、制遠(yuǎn)志十一味組成,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具有健脾益氣,和胄止瀉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每次口服水蜜丸8g,或大蜜丸2丸,一日2次。 開胃健脾丸開胃健脾丸由白術(shù)、黨參、茯苓、木香、黃連、炒六神曲、陳皮、砂仁、炒麥芽、山楂、山藥、煨肉豆蔻、炙甘草十三味組成,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味甘、微苦,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不和所致的泄瀉、痞滿,癥見食欲不振、噯氣吞酸、腹脹泄瀉、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周歲以內(nèi)每次0.5片,一至三歲每次1片,三到五歲每次1.5片,五到十二歲每次2片,成人一次3片,一日3次,4周為一療程。 健脾生血片健脾生血片由黨參、茯苓、、炒白術(shù)、甘草、黃芪、山藥、炒雞內(nèi)金、醋龜甲、山麥冬、醭南五味子、龍骨、煅牡蠣、大棗、硫酸亞鐵十四味組成,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棕黃色至灰褐色,氣微腥,味酸、澀、微苦,具有健脾和胃,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虛弱及心脾兩虛所致的血虛證,癥見面色萎黃或蒼白、食少納呆、脘腹脹悶、大便不調(diào)、煩燥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脈細(xì)弱,缺鐵性貧血見上述證候者。 補(bǔ)脾益腸丸補(bǔ)脾益腸丸外層由黃芪、黨參(米炒)、砂仁、白芍、當(dāng)歸(土炒)、白術(shù)(土炒)、肉桂組成,內(nèi)層由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風(fēng)、木香、鹽補(bǔ)骨脂、煅赤石脂組成,為黑色的包衣水蜜丸,斷面可見兩層,外層為棕褐色至黑褐色,內(nèi)層為黃棕色至紅棕色,氣香,味甘辛、微苦。具有益氣養(yǎng)血,溫陽行氣,澀腸止瀉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虛氣滯所致的泄瀉,癥見腹脹疼痛、腸鳴泄瀉、黏液血便,慢性結(jié)腸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過敏性結(jié)腸炎見上述證候者。口服6g,一日3次,兒童酌減,重癥加量或遵醫(yī)囑。30天為一療程,一般連服2-3個療程,孕婦慎用。 藥理作用區(qū)別由于方劑的搭配不同,各種用于脾胃虛的中成藥雖然都具備治療脾胃虛弱的作用,但如果有兼癥的情況下,應(yīng)該根據(jù)兼癥來選擇合適的中成藥,以達(dá)到標(biāo)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心脾兩虛可以選擇使用歸脾丸,脾胃虛弱可以選用啟脾丸或健脾丸,脾胃虛弱兼氣虛乏力可以選用人參健脾丸,脾胃虛弱兼消化不良可以使用開胃健脾丸,心脾兩虛的血虛癥可以使用健脾生血片,脾虛氣滯兼腹脹疼痛腸嗚泄瀉可以選用補(bǔ)脾益腸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