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于心靈的修飾與辛勤的勞作,您來了就是朋友!一句留言鑲嵌上永恒的留戀,祝福您一生健康! 8、【 虎丘餞別圖】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畫家。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性情敦厚、博學(xué)多才,長于文學(xué),亦工詩畫,善畫山水、花卉、鳥獸、蟲魚,皆極神妙。常草草點綴,即得意趣。亦常題詩詞于畫上,當(dāng)時人稱他為“二絕先生”。 畫宗黃大疾、吳鎮(zhèn),自成一家筆法。亦工墨筆花鳥,和他的學(xué)生文徵明并稱為“吳派”兩大家。又與文徵明、唐寅、仇英稱“明四家”。他每畫一畫,落筆點苔,絕不茍且。他能從多方面摹習(xí)古人,又加自己的創(chuàng)造,更參以二米的筆趣,善用粗筆,圓潤挺勁,厚重凝煉。出入于宋元名家,創(chuàng)作態(tài)度極為慎重。著有《石田集》等。 《虎丘餞別圖》應(yīng)屬沈周介于“粗筆和細筆”之間的作品。沈周的山水畫面貌大至和謹細與簡約兩種風(fēng)格,世稱“細沈”、“粗沈”。前者多作于早期,以師法王蒙為主,此路畫風(fēng)以作于中年的《廬山高圖》為代表,沈周在后期以“粗沈”的面貌出現(xiàn),禿筆中鋒,即景抒情,山石多以粗闊的線條勾皴,分出山石的結(jié)構(gòu),再以粗壯的線條加皴,加強其骨力和結(jié)構(gòu),最后以濃墨點苔。 楊循吉在《虎丘餞別圖 》的拖尾后將其離別過程場景記錄下來。楊循吉(1456~1544) 明代文學(xué)家。字君卿,一作君謙。吳縣(今屬江蘇)人。成化二十年(1484)進士,授禮部主事。因病歸,他結(jié)廬于支硎山下,以讀書著述為事。武宗駐蹕南京,召他作《打虎曲》,又作樂府、小令等,不授官而視他為俳優(yōu),他以此為恥辱,不久辭歸。嘉靖中,曾獻《九廟頌》和《華陽求嗣齋儀》,晚歲落寞,更潔身自好。“虎丘郡最勝,三月正繁麗。列筵碧澗側(cè),徘徊賞佳致”但是我們現(xiàn)在很難分清畫中人那一位是作者本人,當(dāng)我們展卷時頃刻被作者的藝術(shù)造詣所傾倒。 清朝韓襄也對此畫的內(nèi)容進行了描述,并題詩曰:“城西別酒濕春衣,綠樹啼鶯花已稀。自笑老夫今目眊,特登山頂看鵬飛?!表n襄,江蘇江陰縣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干、嘉時期。字維能,攻畫,主要師法“吳門畫派”尤得力于沈周,對繪畫理論頗有研究,精研六法,著有《畫法約言》。 此圖不僅在藝術(shù)上面甚稱佳作,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中國古代文人之間的深厚友情,更勾勒出那個時代的人文情懷。 9、【 西山雨觀圖卷 】 畫面描繪蘇州西山煙云變化、雨霽煙消的景色。沈周仿南宋書畫家米友仁的筆法,描繪峰巒連綿起伏,山間云霧出沒,林木層疊,村莊、湖泊、小橋被籠罩在煙靄之中。山石和草木均用水墨點成,渾然一體,不見線條及皴擦的痕跡,顯示出畫家高超的繪畫水平和獨到的審美韻味。卷后題跋者都是蘇州地區(qū)的文人墨客,他們?;パ嗑郏嬀瀑x詩,切磋畫藝,探究學(xué)問,他們在詩跋中表達了對《西山雨觀圖》的贊美,可見該圖在明代中后期文人中產(chǎn)生了頗為重要的藝術(shù)影響和審美共鳴。 此圖原藏清宮,《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3函28冊258頁),后流入民間。1957年故宮博物院購藏時畫心完好,但后幅自題詩殘缺,跋文不知散失何處。2002年,收藏跋文的美籍華人得知畫卷藏于故宮博物院,特將跋文出售相讓,使之珠聯(lián)璧合。 畫心無款識,鈐“沈”(朱方)、“石田”(朱方)、“啟南”(朱方)印。引首文徵明書“西山雨觀”隸書四字。后有陳沂、顧璘、文徵明、湯珍、蔡羽、徐充、文彭、盛時泰、文嘉九家題跋。鑒藏印鈐“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子孫永保其用”、“修竹館”、“石渠寶笈”、“石渠寶鑒”、“寶笈重編”、“樂壽堂鑒藏寶”、“寧壽宮續(xù)入石渠寶笈”、“嘉慶御覽之寶”、“無逸齋精鑒璽”、“宣統(tǒng)鑒賞”、“盛仲交”、“商丘宋犖審定真跡”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