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壇,能點石成金的,是高手;但是能點金還成金的,則是高手中的高手。毫無疑問,蘇軾就是后者。將前人平凡之句,憑著一自己一時的靈感,化成自己的經典名句,這是普通文人的普通作法。但蘇軾不一樣,所謂技高人膽大,蘇軾專挑別人的經典化用,而且屢屢成就名篇,這種能力是一般人沒有的。 最經典的一次是改唐代張志和著名的《漁父》,張志和這篇詩意境之美,到如今仍是無法超越之作。當年想在此詩中一試身手之人不少,但改得最好的就是蘇軾的《浣溪沙·漁父》,全詞如下:
除了改這篇,蘇軾還有不少集句詞。所謂集句詞是北宋才流行起來的一種詞體,將前人的一些經典之句照搬,集合在一起成一首意境完全不同的詞,蘇軾深諳此道。比如在《南鄉(xiāng)子·集句》一詞中,短短幾句他共用了杜牧、杜甫、許渾、劉禹錫等多人的名句,成就了一首絕美之詞。 但這樣的蘇軾是否也有失手時呢?或許有的!當年蘇軾登高山訪好友張山人,當天正好是清明佳節(jié),張山人便有意為難一把蘇軾,讓他將杜牧的《清明》改成首詞。 杜牧這首《清明》的經典指數世人皆知,這是唐詩中最難模仿的一首詩,因為全詩言之有物,寫的是特定時間里、特定天氣下的特定情形,詩中紛紛而下的清明雨、欲斷魂的行人、突然出現的牧童、以及那遠方醉人的杏花村,都成了唐詩中最美的意象之一。全詩共28個字,這要改成詞難度可想而知。蘇軾思考片刻,便揮筆寫下了這首小詞:
我們再對比一下原詩:
對于這次的改詞當時的文人們是意見不一。有人認為篇神作,畢竟蘇軾只是加上了寥寥數個字,便成了一首小令,最難的是大河報詩中的意境沒有被破壞,可謂十分尊重原作了。但也有人認為此詞改得有些尷尬,將“紛紛”動詞化形容路上的行為,“牧童”只用一個“有”字,失了大手筆之風,算不得多高明,甚至懷疑這是不是蘇軾之筆。有人因此得出結論,這幅意境真的只能寫成詩,改成詞確實不太合適。 據傳,對于這首詞蘇軾自己后來也是不太滿意的,他承認自己失手,與原作相差太遠。雖然這不是蘇軾第一次改編杜牧詩,但這估計是他自認為最不成功的一次了。不過不管改得是成功還是失敗,蘇軾這種態(tài)度仍是可取的。而杜牧這首詩,后來也再無文人敢改,畢竟確實太難了。大家認為此詞改得如何?歡迎討論一、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