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jīng),謂振窮趨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執(zhí),窮者不忘恩也。能言者,儔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執(zhí)者,養(yǎng)使小人。蓋士,當(dāng)世異時,或當(dāng)因免闐坑,或當(dāng)伐害能言,或當(dāng)破德為雄,或當(dāng)抑拘成罪,或當(dāng)戚戚自善,或當(dāng)敗敗自立。故道貴制人,不貴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權(quán),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和音,解仇斗郄,綴去,卻語,攝心,守義。《本經(jīng)》紀(jì)事者紀(jì)道數(shù),其變要在《持樞》、《中經(jīng)》。 【譯文】 所謂“中經(jīng)”,就是幫助窮困,救濟危難。能做到這些的,一定是那些能言善辯、道德深厚的人。解救被拘捕的人,這些陷入窘境的人就不會忘記恩德。能言善辯的人,必定能夠多做善事,廣施恩惠;廣施厚德的人,所作所為必定合于大道。能救人出牢獄的人,必定能夠豢養(yǎng)、驅(qū)使那些被援救的人。士人生逢亂世,遭遇危難之時,有的人能在戰(zhàn)亂中免于死亡;有的人能言善辯卻遭讒言所害;有的人棄文從武,據(jù)兵稱雄;有的人橫遭拘系,無辜獲罪;有的人心事重重而能固守善道;有的人危敗之中卻仍能自強自立。所以處世之道,貴在制服人,而不是受制于人。能制服別人的人可以掌握主動權(quán);受制于人的人,命運就掌握在了別人手中。所以,看一個人的外形要能判斷面容,估計某人的身世要能推知相貌,聽到音樂要能隨聲唱和,要善于解除仇恨和與敵斗爭,要善于挽留想要離去的人和對付前來游說的人,要善于攝取真情和恪守正義?!侗窘?jīng)陰符七篇》講述的道理,其中變化的要領(lǐng)都在《持樞》、《中經(jīng)》部分。 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者,謂爻為之生也,可以影響、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視非,耳不聽邪,言必《詩》、《書》,行不僻淫,以道為形,以德為容,貌莊色溫,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隱情塞郄而去之。 【譯文】 所謂“見形為容,象體為貌”,是因人而變化的人的行為,可以影響形容和相貌。偽狡者,僅憑他們的形容和外貌就可以識別他們;而恪守道德的有為之人,他們不看非禮的東西,他們不聽邪惡之言,他們談?wù)摰亩际恰对娊?jīng)》、《尚書》之類,他們沒有乖僻淫亂行為。他們以道為外貌,以德為容顏,相貌端莊、儒雅,這樣的人不是光從外貌就能識別他們的。這種情況下就應(yīng)該隱瞞實情堵塞漏洞離開他。 聞聲和音,謂聲氣不同,則恩愛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為四聲主者,其唯宮乎?故音不和則悲,是以聲散傷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雖有美行盛譽,不可比目,合翼相須也,此乃氣不合、音不調(diào)者也。 解仇斗郄,謂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強也。強郄既斗,稱勝者,高其功,盛其勢。弱者哀其負(fù),傷其卑,污其名,恥其宗。故勝者,聞其功勢,茍進而不知退。弱者聞哀其負(fù),見其傷則強大力倍,死而是也。郄無極大,御無強大,則皆可脅而并。 綴去者,謂綴己之系言,使有余思也。故接貞信者,稱其行,厲其志,言可為可復(fù),會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驗以結(jié)往,明疑疑而去之。 【譯文】 所謂“聞聲和音”,說的是人與人如果言語不合、意氣不投,就不會相互恩愛友善。這就像五音中商音、角音不能相合,徵音、羽音不能相配,而能協(xié)調(diào)以上四音的,只有宮音一樣。所以五音不和諧,聲調(diào)必然悲愴。那些散、傷、丑、害等不和之音,更不成聲調(diào),用這些音來游說必然難以入耳。 雖然有高雅的行為和美好的名聲,也不可能與別人像比目魚和比翼鳥那樣親密無間和諧相處。這都是因為聲氣不相同、音調(diào)不和諧的緣故。 所謂“解仇斗郄”,是說要調(diào)解兩個弱者之間的敵對關(guān)系,使兩個強者相斗。兩個強者既然斗起來,就必然有一勝一負(fù)。勝利的一方會夸耀戰(zhàn)功,炫耀氣勢;敗北的一方就要哀嘆失敗,自卑傷感,覺得玷污了祖宗的名聲,使祖宗名聲受辱。取勝的一方宣傳自己的武功、威勢,茍且進攻而不知退守。失敗的一方看到自己的損傷便奮發(fā)圖強,于是增加了成倍的力量,并為此而拼死斗爭。這樣,兩者之間的間隙就會進一步擴大,防御的力量也不夠強大,那么就可以趁這一弱點用武力去脅迫、吞并他們。 所謂“綴去”,是指說出自己挽留的話,讓對方再慎重考慮。所以,對正直誠信的君子,要稱贊他的品行,激勵他的意志,講出哪些事可以繼續(xù)做,哪些事可以重新做,與他一同期待成功的喜悅。這樣引用他人的希望,結(jié)合以往的經(jīng)驗,闡明疑慮,疑慮最終會加以排除。 卻語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數(shù)短之處,識其短驗之。動以忌諱,示以時禁。其人因以懷懼,然后結(jié)信以安其心,收語蓋藏而卻之,無見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 攝心者,謂逢好學(xué)伎術(shù)者,則為之稱遠(yuǎn);方驗之,警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人,驗去亂其前,吾歸誠于己。遭淫色酒者,為之術(shù),音樂動之,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可以觀漫瀾之命,使有后會。 守義者,謂守以人義,探心在內(nèi)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從外制內(nèi),事有系由而隨也。故小人比人,則左道而用之,至能敗家奪國。非賢智,不能守家以義,不能守國以道。圣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zhuǎn)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譯文】 所謂“卻語”,就是要偵察對手的弱點。因為對方的話多了,必有失言之處,抓住對方的失言之處,必要時以此作為反駁他的證據(jù)。這樣就可以用對手最忌諱的問題去觸動他,使他產(chǎn)生恐懼感;然后以誠信的姿態(tài)與他結(jié)交,以安慰他的恐慌之心。然后巧妙地隱藏起剛才的言語,再誠懇地勸告和批評對方,不可輕易將個人的短處暴露于眾人面前。 所謂“攝心”,就是一旦遇見技術(shù)好的人,就贊揚他的長處并傳播遠(yuǎn)方。 然后加以檢驗,假若人們對其技藝感到神奇怪異,從而驚嘆,這樣他的心會被我們所籠絡(luò)。讓他的智慧為民眾效力,利用以前的經(jīng)驗來治理混亂的局面,使老百姓也能心悅誠服地歸順我們。一旦遇到沉湎于酒色的人,先用音樂來打動他們,再陳說利害使其認(rèn)識到嚴(yán)重后果。然后用他未見的美好事物刺激他們的情緒,使他們看到人生是豐富多彩的,使之對未來充滿信心。 所謂“守義”,就是堅守人的義理,探求內(nèi)心以相符合。探求對方內(nèi)心世界,就要深入了解他的本性,從外面控制內(nèi)心,那么任何事都會順利成功。事情總是有聯(lián)系的,都會由一定原因引起,按一定邏輯發(fā)展。小人與君子相比,他們會采用旁門左道,而致使敗家誤國。不是賢良智者,就不能用義理來治理國家,不能用道德來保衛(wèi)國家。圣賢之人之所以看重微妙的道術(shù),就是因為運用它們可以轉(zhuǎn)危為安,救亡圖存。 【全文注釋】 【注釋】 ①中經(jīng):從內(nèi)部管理處置。 ?、谀苎哉?,儔善博惠:巧于雄辯的人最能解決糾紛,所以就成為善人的好友而廣施恩惠。傳,是同類、朋友。 ?、垡赖溃翰皇У?。 ④救拘執(zhí)者,養(yǎng)使小人:營救被捕的人,被捕者會深感其恩。也就欣然聽從命令了。 ?、莓?dāng)世異時..敗目立:不論在任何時代,君子部必然嘗盡苦難。但是如果經(jīng)常有救人之窮和急人之難的善行時,不論遭受如何的災(zāi)禍苦難,最后 也能靠能言厚德之士的力量度過難關(guān)。闐坑是用土把穴填平,抑拘是拘禁。 ?、捋В菏枪桥c間的縫隙。 ?、哓碁椋和q偽。⑧僻淫:邪惡淫亂之意。 ?、嵯竺玻耗樞魏皖伾?,此指表面現(xiàn)象。 ⑩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宮、商、角、徵、羽都是五音的名稱。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根據(jù)五行相克的學(xué)說,金克木,水克火,所以商角、徵羽的音樂不能調(diào)和。 (11)宮:宮五音之一。被視為土,能和其他四音。杜甫曾有“金管迷宮徵”的詩句。 (12)比目:指比目魚。眼睛長在身體的一側(cè)。傳說兩條魚在水中并游。 (13)合翼,只有一眼一翅的比翼鳥,經(jīng)常并羽齊飛,用來比喻恩愛夫妻。 (14)贏:弱小。 (15)綴己之系言:對于一個要走的人,為挽留他而說的話。綴是連接之意。 (16)余思:遺憾的意思。 (17)時禁:除規(guī)定時間以外禁止出入,這是輕視對方的辦法。 (18)結(jié)以安其心:對方如果抱畏懼之念,雖然必須要他服從我方,但要以誠相待,使其安心。 (19)收語盡藏而卻之:收起以前所使用的威脅語言,從此矢口不談。 (20)無見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很多人面前不要讓人們知道自己無能。 (21)伎術(shù):同技術(shù)。 (22)效:效勞。 (23)驗去,跟歷史上的賢人行為對照。 (24)吾歸于誠己:只能竭誠相侍,如此就能掌握賢能的人。 (25)音樂動之:以音樂的快樂節(jié)奏來感動人。 (26)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假如沉溺酒色,就會有必死之害,曉諭對方顧余命無多。 (27)漫瀾:無限遙遠(yuǎn)的樣子。 (28)后會:再見的意思。 (29)探心在內(nèi)以合:在對方的心中要求義。 (30)左道,邪道之意。例如:“旁門左道”。 【智慧總結(jié)】 在本篇里,作者先后講述了“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和音”,“解仇斗郄”,“綴去”,“卻語”,“攝心”,“守義”等七種為人處世的秘訣。 所謂“見形為容、象體為貌”,實際上是一種觀人術(shù),即從對方的外貌和動作去推知其內(nèi)心世界,而后了解他的心性品行。 所謂“聞聲和音”,實際就是一種美言結(jié)人術(shù),即用高超的談話技巧使對方信任自己,以尋找知音,因為聲氣同,才能讓人覺得自己可交。 所謂“解仇斗郄”,實際就是一種駕馭術(shù)。 面對弱者相爭,我們才坐山觀虎斗,享受漁人之利,而后再以合適時機去調(diào)停,進行收買拉攏,使之成為自己的好友。 所謂“綴去”,實際就是對遠(yuǎn)離自己的人,不要心生仇恨,而是好言相留,或是誠心相送,沒準(zhǔn)日后對我們有所用途。 所謂“卻語”,實際就是抓住對方的把柄,而后控制對方,使其乖乖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 所謂“攝心”,實際就是一種收攬人心的方法,并講述到對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收買方法。 所謂“守義”,實際就是一種用仁義道德探知對方內(nèi)心世界的方法,以此來判斷對方是高尚的君子還是卑劣的小人, 從而采取相對的游說術(shù)去控制對方。 以上七條立身處世的方法, 從古到今被無數(shù)有名的說客和權(quán)力場上的政客所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對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