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友陳涌海演唱的《將進酒》 歌手李榮浩在歌中唱道,“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在世人的眼中,李白是中國詩歌史乃至歷史上少有的,不受羈絆的仙風道骨般的存在。 然而從入世的角度來看,不得不唱個反調(diào):如果能重來,最好別選李白,他儒釋道兼具的實用主義性格,以及不可遏制的才華,結合上并不高明的政治敏感性,恰好成全了他人生上的諸多不幸。 不過這或許恰好印證了“詩人不幸詩家興”的那句古話——李白善于舉重若輕地將情緒以語言激流的形式噴薄而出,對于一般的詩歌愛好者而言,恐怕除了五體投地的贊嘆,很難全面看待他的詩歌成就。 而在同為詩人的顧隨先生看來,李白不同凡響的奇才,恰好潛伏著某些不得不說的不足。 思想不深、感情不切 世之論李、杜者每曰太白復古,工部開今:太白之古乃越六朝而上之,雖古實亦新。太白《古風》似古并不古,沒什么了不得,才氣有余,思想不足。 中國詩向來不重思想,故多抒情詩。且吾國人對人生入得甚淺,而思想必基于人生,不論出世、入世,其出發(fā)點總是人生。入世者如《論語》,“為學”與“為政”相駢,為己為人,欲改變?nèi)松怀鍪勒邉t若莊、列,亦因見人生痛苦,欲脫離之。 孔子不言“道”,而莊子必言“道”。吾國詩人亦未嘗不自人生出發(fā),只入得不深,感得不切,說得不明。太白詩思想既不深,感情亦不甚親切。如其“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春日醉起言志》)一首,即思想不深,情感不切,可為其壞的方面代表。漢、魏詩如“古詩十九首”、曹氏父子詩,思想雖淺而感情尚切。 太白詩號稱有“高致”。王靜安說: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間詞話》) 身臨其境者難有高致,以其有得失之念在,如弈棋然。太白唯其入人生不深,故有高致。然靜安“出乎其外”一語,吾以為又可有二解釋:一者,為與此事全不相干,如皮衣?lián)頎t而賞雪,此高不足道;二者,若能著薄衣行雪中而尚能“出乎其外”,方為真正高致。 情感雖切而得失之念不盛,故無怨天尤人之語。人要能在困苦中并不擺脫而更能出乎其外,古今詩人僅淵明一人做到(老杜便為困苦牽扯了)。陶始為“入乎其中”,復能“出乎其外”: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飲酒二十首》其十六) “交”者,四面受風也。此寫窮而并不怨尤,寒酸表現(xiàn)為氣象態(tài)度,怨尤乃心地也。一樣寫寒苦,陶與孟東野絕不同。孟東野《答友人贈炭》: 驅卻坐上千重寒,燒出爐中一片春。 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暖得曲身成直身”,親切而無高致。陶入于其中,故親切;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太白則全然不入而為擺脫,故雖復古而終不能至古,僅字面上復古而已。其《古風》五十九首中好的皆為能代表太白自己作風的,而非能合乎漢魏作風的。如其《古風》第一首言: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我志在刪述”,“刪”指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述”亦指孔子“述而不作”;又曰“絕筆于獲麟”,不明其意所在,乃說大話而已??鬃佑兄行乃枷?,太白無有,憑什么亦“絕筆于獲麟”?太白有時狂,老杜亦有。杜詩: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此亦說大話。但自此亦可看出李、杜二人之不同:李但言文學,杜志在為政。太白的高致是跳出、擺脫,不能入而復出;若能入污泥而不染方為真高尚,太白做不到。 偶因豪氣而流于俗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說即令人如見。詩好用比興(譬喻),即為的令人如見?!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皆是助人見。 晉左思太沖、宋鮑照明遠、唐李白太白,此三人說話皆不思索沖口而出,皆有豪氣。有豪氣始能進取??鬃又^:“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保ā墩撜Z·子路》)豪氣如煙酒,能刺激人神經(jīng),而不可持久。豪氣雖好,詩人之豪氣則好大言,其實則成為自欺,故詩人少成就。 有豪氣能挺身吃苦固然好,凡古圣先賢、哲人、詩人之言,皆謂人為受苦而生。佛說吃苦忍辱,必如此始為偉大之人。而詩人多為不讓蚊子踢一腳的,即因其雖有豪氣而神經(jīng)過敏,神經(jīng)過敏(nervous)成為歇斯底里(hysteria)。老杜《醉時歌》曰: 但覺高歌有鬼神,安知餓死填溝壑。 此等處老杜比太白老實。太白過于夸大——“千金散去還復來”——人可以有自信而不能有把握。然若“朝如青絲暮成雪”,雖夸大猶可說也,至“會須一飲三百杯”則未免過矣。 太白詩有時不免俚俗。唐代李、杜二人,李有時流于俗,杜有時流于粗(疏)。凡世上事得之易者,便易流于俗(故今世之詩人比俗人還俗)。太白蓋順筆寫去,故有時便不免露出破綻: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將進酒》) 一韻皆俗。所謂俗,即內(nèi)容空虛。只要內(nèi)容不空虛,不管內(nèi)容是什么都好。 文學作品不可浮漂,浮漂即由于空洞。太白詩字面上雖有勁而不可靠,乃夸大,無內(nèi)在力。《將進酒》結尾數(shù)句: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結四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初學者易喜此等句,實乃欺人自欺。原為保持自己尊嚴,久之乃成自欺,乃自己麻醉自己,自求心安。 太白詩豪華而缺乏應有之樸素。豪華、樸素,二者可以并存而不悖(妨),而但樸素之詩又往往易失去詩之美。 《傳學》 作 者:顧隨 著 葉嘉瑩記錄的顧隨講解中國古詩文的 全部筆記六十年首度全部問世。 編輯:黃泓 念慈 部分觀點資料來自 《傳學:中國文學講記》(上、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