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句俗話: “好的不靈壞的靈?!?/p> 這也是我的一部分委托人會遇到的問題。 常有委托人會問我: “為什么我預感會和TA出問題總那么準?” 其實, 我想說的是, 并不是你預測的準, 而是在你開始設想的這個過程中, 就已經(jīng)確定了最后的結果。 “不擔心”, 也許才是愛情中最難達到的境界。 墨菲定律和吸引力法則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墨菲定律? “如果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fā)生?!?/span> 這是愛德華·墨菲提出的“墨菲定律”原句,被稱作是20世紀西方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也可以看成是西方版的“好的不靈壞的靈”。 其實,在親密關系中,很多人都會受到墨菲定律的影響。 比如說,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 在處理某件有關于你們兩個人的事情時,TA并不在場,所以,所有的決定和選擇就會落在你的頭上。即便你非常努力的想要去考慮周全,即便你非常想做到最好,想要避免引起對方不舒服的感覺。 但最后你所做的選擇,以及事情的結果,多多少少都會讓TA覺得有點兒接受不了。于是,你們開始起了爭執(zhí),開始吵架,親密關系也產生了裂隙。 這就是“墨菲定律”的直接影響。 除此之外,每段親密關系中,都會受到一個心理學原理——“吸引力法則”的影響。 “吸引定律又稱‘吸引力法則’,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一直引導著整個宇宙規(guī)律性的運轉,正是因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夠在46億年的時間里保持著運轉的狀態(tài)?!?/span> 雖然這個理論看上去非?!靶谩保聦嵕褪侨绱?。 回想一下,小時候過年去親戚家串門,明明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想著“千萬不要被問成績、千萬不要被問成績”,可在親戚家的飯桌上,還是免不了被問的命運。 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的最直接體現(xiàn)。 因為這種“意念的能量”是非常純粹的,所以,它并不會分辨“要”和“不要”,只會接收并且反饋給你“被問成績”這樣的信息。 所以,“被問成績”就是你吸引來的,或者說,這就是把假想變成現(xiàn)實的過程。 同理,在親密關系中,如果你每天都在念叨著“愛情不要出問題”,那你的愛情必然會出現(xiàn)問題。因為吸引力法則并不能分辨“要”或“不要”,只能接收到“出問題”的信號。 簡單來說,你確實是有把假想變?yōu)楝F(xiàn)實的能力,而親密關系中的大部分困擾,就是這樣來的。 “我都是為了你??!”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在情感委托中非常常見的—— “我明明是為了你,怎么最后還是被分手了呢?” 因為這樣的問題找到我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那么,就來分析一下這個“為了你”,在本質上到底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 從起因上說,為了對方好,是一種最基礎的親密關系防御行為。 怎么理解呢? 一般來講,會產生“我要為了TA好”這樣想法的人,都是非常懼怕分離和破裂的人。正因為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所以才會產生“只要我對TA好,TA就不會離開我”這樣的想法。 這就是一種簡單的“防分離式防御”。 但是,這也僅僅是看上去好像有道理,而已。實際情況,恰恰是相反的。 如果說,在親密關系中的其中一方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并且將其付諸行動的話,那么,就會產生這樣的局面: A無條件的為B付出,什么事情都依從著B來進行。而時間長了之后,B反而會試圖離開。 在這種感情狀態(tài)下的A,就是一個完全的、被困在愛情里的“討好者”。 但是越討好,只會讓自己的價值感越低。當價值感開始直線下滑的時候,也就是對方開始產生厭倦、厭煩,并且想要離開的時候了。 除此之外,我常說:“感情是兩個人共同經(jīng)營的事情?!?/p> 當你開始“為了留住對方”而一味討好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親密關系中喪失自我了。兩個人的關系,少了一個人,完全依存于另一個人,那這段關系走向消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在一段關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讓真實的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確實的和對方共存,才是一段關系能否長久的關鍵所在。 總之,如果你投入到一段感情中,那就讓自己的全身心都去體驗和參與到這段關系當中去。與其每天設想不好的事情會發(fā)生,不如讓自己學著享受親密關系來的實在。 雖然說,“不設想、不擔心”是一個非常難以達到的層面,但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你能讀懂對方的心理,如果你能了解兩個人的思維模式,你會發(fā)現(xiàn)愛情其實很簡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