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婚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說嫁給愛情,婚姻才能幸福; 有人說有責任感,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石; 有人說志趣相投三觀一致,婚姻才能長遠。 愛情、責任以及志趣,在婚姻里孰輕孰重? 選擇不同,境遇也就隨之不同。 郭沫若、老舍、沈從文、錢鐘書這四位民國作家的婚姻,剛好詮釋了婚姻的四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既沒有愛情,也沒有責任 郭沫若一生有三段婚姻,但結局都不太好。 他的第一任妻子張瓊華,是父母包辦的。這場婚姻,一開始就注定不幸。他只和新婚妻子生活了5天,就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與幸福了。而張瓊華,一直在郭沫若老家,守了一輩子的活寡。 他的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出身于日本的名門望族,是個思想開放的知識女性。兩人的結合,并沒有得到佐藤富子家族的認可。當年的郭沫若只是一個窮學生,而佐藤富子為了他不惜與父母斷絕關系。富子心甘情愿跟著他過清貧日子,并育有四兒一女。 ▲郭沫若與安娜及子女 然而,郭沫若回國后,就斷了與佐藤富子的聯(lián)系。1950年,郭沫若在國內(nèi)混得風生水起,富子得知他近況,帶著孩子們?nèi)f里奔投,沒想到竟然被郭沫若拒之門外。 郭沫若之所以如此狠心,是因為當時的他已經(jīng)有了第三任妻子于立群。于立群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是才女,還是電影明星,婚后為郭沫若生下四男二女。 ▲郭沫若與于立群及子女 1978年6月,郭沫若去世。從喪夫悲痛中平靜下來的于立群,在整理郭沫若書信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天秘密:自己的親姐于立忱之死居然與郭沫若有關。 于立忱是《大公報》記者,1934年左右被報社派駐東京,就是在東京的那段日子,于立忱與郭沫若有了很多接觸。因為郭沫若熱烈的追求,兩人漸生情愫。 ▲于立忱 但在當時,佐藤富子才是郭沫若名正言順的妻子。所以在于立忱懷孕之后,郭沫若做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讓于立忱打掉孩子。喪子之后的于立忱,獨自回國,后抑郁成疾,于1937年自縊身亡。 得知與自己同床共枕幾十載的男人,竟對自己親姐做出如此不堪之事,于立群一時難以接受。1979年,她也自縊于北京家中。 郭沫若的三段婚姻,看了難免讓人一聲嘆息。但凡與郭沫若有過婚戀關系的女人,結局都非常凄慘。因為郭沫若缺乏家庭責任感,只愛自己,對自己的伴侶始亂終棄。 沒有愛,也沒有責任的婚姻,結果注定是悲劇。 第二重境界:只有責任,沒有愛情 老舍的父親在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時殉國,老舍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貧苦。后來得到了劉善人(宗月大師)的資助,才得到讀書的機會。 老舍上中學那會兒,幫劉善人辦學校和慈善事業(yè),劉善人的女兒在學校義務教書,很是溫柔怡靜。他倆青梅竹馬,互相喜歡,但由于身份的差距,以及顧忌傳統(tǒng),彼此都沒有說破。 后來,老舍遠赴他鄉(xiāng),學成歸來之后,物是人非。劉善人經(jīng)營不善,家道中落,家業(yè)迅速衰敗,他出家做了和尚,并且讓他的夫人和女兒也跟著出家。 這段青澀的戀情成為老舍心里的痛。他寫下《無題》和《微神》兩篇小說,紀念自己的初戀。 老舍對劉小姐一直藏有真情,以至于很難再有女子代替她在他心中的位置,一直到34歲才通過朋友介紹成婚。 老舍與妻子胡絜青,是經(jīng)人介紹認識的。得知老舍的才華與人品后,丈母娘甚是歡喜,與朋友共同撮合。在頻繁的相見后,胡絜青與老舍互生情愫。 1931年夏,胡絜青畢業(yè),兩人舉行了婚禮。 1931年老舍與胡絜青在北平結婚 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窩頭,如果天天想坐汽車就別找我; 第二、要能刻苦,學一門專長; 第三、不許吵架,夫妻和和睦睦過日子。 因為受到初戀的打擊,老舍在跟胡絜青的婚姻中始終缺乏激情,僅有的幾篇寫給妻子的文章里,只見出于情理的愧疚,不見一點內(nèi)心深處的波瀾。 1937年,戰(zhàn)爭爆發(fā),老舍拋棄一家老小獨自去避難。妻子獨自面對戰(zhàn)爭的重重危險,照顧一家老小。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胡絜青帶著3個孩子千里尋夫。 然而,老舍并沒有很驚喜。只是和朋友淡淡地說了句“既然來了,就讓他們過來吧”。 因為老舍此時在重慶,已經(jīng)有了情人趙清閣。趙清閣是個作家,都已經(jīng)和老舍在重慶公開同居了。 ▲老舍與趙清閣 老舍不像郭沫若那般無恥,趙清閣也一生抱定獨身主義,終身未組建家庭。這段婚外戀,由于原配妻子的到來,不了了之。 但老舍與趙清閣一直都有書信往來,持續(xù)30多年。作為妻子的胡絜青,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老舍的婚姻一路走來,頗為崎嶇,但也不至于過不下去。 一直到1966年的那場運動,妻子第一個貼大字報揭發(fā)丈夫。而且在老舍投湖之后,有人說曾經(jīng)見到他的妻子對他言語刻薄,要劃清界限。 老舍的晚年頗為凄慘,他的婚姻有責任卻沒有感情。這種婚姻在平常,勉強度日還可以,但是當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感情的婚姻就變得脆弱,大難臨頭各自飛。 第三重境界:有愛情也有責任,卻少了志趣相投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的云, 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如果要評選民國最美情話,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這句話絕對榜上有名。 鄉(xiāng)下小子沈從文初遇張兆和時,張兆和才18歲,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長得漂亮,充滿活力,渾身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張兆和一下子抓住了他的心。 作為老師的沈從文對自己的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可以說是用盡渾身解數(shù),寫了幾百封可以入冊的情書,愛得卑微,口口聲聲說“多數(shù)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腳下做奴隸,但我只愿做張兆和的奴隸”,去張兆和的閨密面前哭訴他的一片深情,還讓胡大校長做和事佬。 張兆和一開始覺得他不知天高地厚,最終也慢慢接受了沈從文。 1933年9月9日,兩人在當時的北平中央公園宣布結婚,沒有儀式,新房寒磣。這場持續(xù)了四年的苦戀,終于走向了婚姻。 ▲沈從文與張兆和 可惜的是,激情褪去后,婚姻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對抗,因為背景太過懸殊,兩人屢生分歧,一度分居。 一個出身于湘西鄉(xiāng)下,一個出生于合肥名門,性格、氣質、愛好都截然不同。 比如說,沈從文愛聽儺戲,這種咿咿呀呀的野調根本入不了張兆和的耳,她愛聽的是昆曲; 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文物,張兆和對他這個愛好不以為然,說他裝逼,是“打腫了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 沈從文愛結交朋友,花錢沒節(jié)制,張兆和整天都在為家里如何生活發(fā)愁,氣惱不已; 她討厭沈從文的書,總是挑剔他的語法,還擅自主張改掉,這讓沈從文很是氣憤,后來沈從文都不再讓張兆和看他的書。 他們婚姻中的首次危機出現(xiàn)在北京淪陷后。 1937年七七事變,沈從文一路逃向南北,而張兆和卻要執(zhí)意留在北平。兩人依舊書信聯(lián)系,但信中不再是情意纏綿,而是無休止盡的爭吵。沈從文希望張兆和能帶孩子一起過來,然而張兆和卻以“孩子需要得到照顧”為理由,不肯南下。 到最后,沈從文火了,去信質問她:“你到底是愛我給你寫的信,還是愛我這個人?” 即使最后張兆和愿意南下,然而兩個人的感情卻已經(jīng)遍體鱗傷。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對婚姻的失望,讓沈從文在婚姻外尋找安慰。 讓他動心的那個人叫高青子,一個文藝女青年,對沈從文充滿了崇拜。她在沈從文的老鄉(xiāng)熊希齡家里做家庭教師,兩人得以相識。 不久沈從文就把高青子調到了西南大圖書館,方便二人約會。沈從文覺得自己是真愛上了高青子,卻又不想對張兆和隱瞞,可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說,就去找林徽因訴苦。 沈從文還是和張兆和坦白了,張兆和沒有大吵大鬧,感情終于還是占了上風,她還是想挽回這段婚姻。 1946年沈從文為了紀念和張兆和結婚13年紀念日,特意寫了《主婦》,更多的是懺悔,在書中他也表明:“和自己的弱點而戰(zhàn),我戰(zhàn)爭了十年?!?/p> 這次出軌事件只是他們數(shù)十年婚姻中的一次考驗,更多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面。 進入新時代后,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分歧越來越明顯。沈從文是頑固的理想主義者,張兆和則是冷靜的現(xiàn)實主義者,當她穿著列寧服,積極向新時代靠攏時,他卻停滯不前,拒絕接受變化。 那段時間,沈從文孤立無援,被貼大字報,被孤立,被發(fā)配去掃女廁所,因為抑郁癥一度住進了精神病院。 但即使是在生命中最灰暗的時期,他仍然堅持給她寫信,寫給他心中的幻影,以此來得到安慰。 張兆和選擇回到了他的身邊,在關鍵問題上點醒了沈從文,讓他放棄寫作轉行歷史研究,又捐出大量娘家文物,幫助小家躲過了十年浩劫。 張兆和對沈從文可謂盡責,但對他的不理解,也一樣持續(xù)到了人生的盡頭。直到丈夫死后,她才赫然發(fā)現(xiàn)兩人的感情之深。 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走了。張兆和開始整理沈的信件和文字,編成《從文家書》,她寫道: 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xiàn)在。過去不知道的,現(xiàn)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xiàn)在明白了…太晚了!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fā)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沈從文和張兆和之間有沒有真正的愛情?我想是有的,他們只是缺乏了志同道合的樂趣,所以他們在婚姻里過得不快樂。 第四重境界:愛情、責任、志趣相投 楊絳出生在無錫一個書香門第,清逸溫婉,知書達理。 1932年3月,楊絳在清華大學古月堂的門口,幸運地結識了大名鼎鼎的清華才子錢鐘書。當時錢鐘書穿著青布大褂,腳穿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目光炯炯有神,談吐機智幽默,滿身浸潤著儒雅氣質。 兩人一見如故,侃侃而談。 錢鐘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jīng)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72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恰巧兩人在文學上有共同的愛好和追求,這一切使他們怦然心動,一見鐘情。 兩人戀愛時,除了約會,就是通信。錢鐘書文采斐然,寫的信當然是撩人心弦的情書,楊絳的那顆芳心被迅速融化。 錢鐘書后來說“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nbsp; 1935年,兩人完婚,牽手走入圍城。 同年,楊絳陪夫君去英國牛津就讀。初到牛津,楊絳很不習慣。一天早上,楊絳還在睡夢中,錢鐘書早已在廚房忙活開了,平日里“拙手笨腳”的他煮了雞蛋,烤了面包,熱了牛奶,還做了醇香的紅茶。睡眼惺忪的楊絳被錢鐘書叫醒,他把一張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這樣楊絳就可以坐在床上隨意享用了。楊絳幸福地說:“這是我吃過的最香的早飯”,聽到愛妻滿意的回答,錢鐘書欣慰地笑了。 ▲ 1935年, 新婚的錢鐘書、楊絳搭乘油輪赴英留學 學習之余,楊絳和錢鐘書還展開讀書競賽,比誰讀的書多。通常情況下,兩人所讀的冊數(shù)不相上下。讀讀寫寫,嘻嘻鬧鬧,兩人的婚姻生活倒充滿了悠悠情趣,羨煞旁人。 1942年底,楊絳創(chuàng)作了話劇《稱心如意》,一鳴驚人,迅速走紅。這使大才子錢鐘書坐不住了。他對楊絳說:“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你支持嗎?” 楊絳大為高興,催他趕緊寫。楊絳讓他減少授課時間,為了省錢辭退女傭,自己包攬了所有家務,劈材生火做飯,經(jīng)常被煙火熏得滿眼是淚,也會不小心切破手指??墒菞罱{并未抱怨過,只盼著夫君的大作早日問世。 看著昔日嬌生慣養(yǎng)的富家小姐,如今修煉成任勞任怨的賢內(nèi)助,錢鐘書心里雖有慚愧,但更多的是對愛妻的感激與珍愛。 兩年后,《圍城》成功問世。錢鐘書在《圍城》序中說:“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里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于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p> 楊絳錢鐘書從清華到英國、法國,一起成長,共同進步。甚至,還在留學時生了孩子。 他們彼此包容、彼此理解,比起想自己受了多少委屈,他們想得更多的是對方付出了多少。 ▲錢鐘書一家 楊絳與錢鐘書在五七干校受“教育”時,依然把彼此保護得非常周全,夫妻倆甚至在和別人起沖突時,為了保護對方,還干過揪人頭發(fā)、扇人耳光之事。 他們晚年住處有有兩張書桌,一張大的,一張小的。錢鐘書用大書桌,楊絳則用小書桌。楊絳曾說因為錢鐘書名氣大,便要將大書桌給他。調侃的背后是懂得,因為懂你,所以能發(fā)掘生活中更多的樂趣而不至于引發(fā)矛盾,攜手走完一生。 楊絳與錢鐘書一生相伴六十余年,他們從未吵過架,從學生時代一直攜手走向生命的終點。錢鐘書離世時留給楊絳的最后一句話是:好好活。 這句話支撐了楊絳往后的18年。 他們做到了“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做到了在困境中相互取暖,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在平凡中品嘗幸福。 很多人總會潛移默化地認為婚姻會沖淡愛情,其實,婚姻可以成為長久的愛情。錢鐘書70歲仍然寫情書給楊絳。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浪漫的愛情,更有默契與堅守??v然斯人已逝,也是一段民國文壇罕見的絕世情緣。 什么是最好的婚姻? 郭沫若的婚姻沒有愛情也沒有責任,所以他下場凄涼; 老舍的婚姻有責任卻沒有愛情,因而名存實亡。平日里能過下去,但一遇到難關,就互相傷害以求自保; 沈從文的婚姻有愛情也有責任,卻少了互相理解與志同道合的樂趣,這樣的婚姻會穩(wěn)定,但過得不開心,充滿不甘; 只有錢鐘書的婚姻,才真正包含了愛情、責任與志趣相投,他們才成為靈魂伴侶,才成就了最美好的婚姻,才代表了愛情最美好的部分。 人生在世,只要你不是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婚姻就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認真對待婚姻,認真經(jīng)營婚姻。不求達到錢鐘書楊絳的境界,最起碼也要達到沈從文張兆和的境界,把愛情和責任這兩條底線牢牢守住。 這是四位作家的婚姻故事,也是婚姻的四重境界,看看自己的婚姻,在第幾層? 文人的愛情故事講完了,所幸的是,婚姻的境界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通過努力提升,獲得美滿和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