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廖文偉老師的文章「收藏與文化」假犀牛角雕件滿天飛中講到市場中許多假犀角雕刻工藝品,讓不少收藏愛好者上當受騙,網(wǎng)傳關于犀牛角的鑒定知識大都不太準確,特意寫下這篇犀牛角雕刻工藝品鑒定要點的文章,希望能幫助收藏者不再上當受騙。 一、魚子紋和蜂窩眼所有的關于犀角雕鑒定知識的書籍和網(wǎng)絡文章,首要的都提到其橫斷面可見魚子紋。有的則只強調其橫斷面可見蜂窩眼,并未提及魚子紋。亦有的強調指出,說犀角雕的橫斷面必須可見魚子紋、蜂窩眼。但實際操作時,幾乎所有的古玩商人和收藏者,都只是一味的強調要見到魚子紋。 圖一 蜂窩眼 圖二 魚子紋 其實,魚子紋和蜂窩眼是一碼事,只不過是從兩個不同角度觀察,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視覺狀態(tài)而已。觀察與縱向竹絲紋成直角的橫斷面,呈現(xiàn)的是蜂窩狀的紋樣(圖一),有的較為整齊,有的很不規(guī)矩,三四邊形、五六邊形都有,那是成器時拍打擠壓而形成的,“后天”現(xiàn)象,一概稱之為蜂窩眼。有趣的是,觀察縱向竹絲的斜切面,毎一絲毎一端即凸起一粒魚子狀顆粒,即俗稱的魚子紋。這種魚子紋,《格古要論》稱之為粟紋,像平攤開的小米(圖二)一樣,似乎比魚子紋更形象。曹明仲所著《格古要論》說的“粟紋有粟眼”,粟紋指蜂窩眼,“眼”即蜂窩眼中的那一點。我觀察了幾十件犀角雕,其“眼”其實也是從不同角度觀察的結果,某一角度可見,某一角度不可見,與釆光有關。現(xiàn)代學者稱 “粟眼”為“髓”,稱蜂窩眼為“髓腔”,這是學術上的定義,形態(tài)概念更加清楚。 圖三之一 粟眼 圖三之二 變形粟眼 《格古要論》所說“粟紋中有眼(圖三),謂之粟眼,此謂之山犀”,此說并不準確。我上手的有粟眼的犀牛角雕件,大部分都有芝麻油香氣味,明顯的是香犀角(下文談及),也即水犀,并非《格古要論》所言山犀。所謂山犀,《本草綱目》記述得很清楚,說“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梢?,李時珍對山犀水犀的區(qū)別很明確。晉代顧微作《廣州記》,說“平定縣,巨海,有水犀,似牛,其出入有光,水為之開”,將水犀神話化了,成了辟水犀。唐人劉恂作《嶺表錄異》,指出“辟水犀但聞其說,不可得而見也”,比顧微現(xiàn)實一些。所謂毛犀,不知道是否指的是甘藏野牦牛,其角有近似于犀角的特征(圖四)。 圖四 牦牛角刮莎器 還有一種網(wǎng)上流傳很廣的說法,說是魚子紋“對于亞犀被稱做魚子紋,對于非犀被稱做甘蔗紋,行內人士都統(tǒng)稱叫魚子紋”,讓人不知所以。暫且不說甘蔗紋從未被稱作魚子紋的,就是亞犀、非犀皆可見的魚子紋,也被弄得概念模糊了??梢韵胍?,此君未必見過真正的犀牛角雕件,想當然罷了。 亦有人稱魚子紋為“鬃眼”,說是習慣上稱為“砂底”或“砂窩底”。不知是否說“地”,筆誤為“底”,有些別樹一幟的意味,遠不如約定俗成的魚子紋和蜂窩眼既能意會,亦可言傳。至于網(wǎng)絡上有說蜂窩眼為“網(wǎng)格紋”的,自然就更是標新立異之說,其人亦可肯定沒有上手過犀牛角。而網(wǎng)絡上介紹的“局部可見魚子紋”的鑒定知識,則恐怕連“象”都沒有摸到,只是信口開河。 圖五 事事如意牌 圖五之二 側面竹絲紋 所有推介的犀角雕件鑒定知識,竹絲紋(圖五)的表述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縱向竹絲(亦稱發(fā)絲,也有稱甘蔗紋的)的排列有兩種表述。一種說亞犀竹絲紋細,縱向排列條分縷析,非犀相反;一種說非犀竹絲紋細,縱向排列條分縷析,亞犀相反。我上手的數(shù)十件犀角雕件,形狀有亞犀特征的,竹絲紋卻有出現(xiàn)非犀特征的;有的形狀帶有非犀特征的,恰恰竹絲紋出現(xiàn)亞犀特征。因此,可以推定,縱向竹絲紋的粗細和排列,亞犀和非犀并沒有完全一致的模式,但蜂窩眼式的魚子紋都在每條竹絲的末端,這是統(tǒng)一的。 圖六 羚羊角刮莎器 常常被人與犀角的魚子紋、竹絲紋混為一談的,是康藏高原的野牦牛角和某種羚羊角。野牦牛角、羚羊角(圖六)有魚子紋似的沙點和刷絲紋,但決非蜂窩眼狀魚子紋,不難分辨。之所以不少人將野牦牛角、羚羊角當犀牛角,原因就在從未與犀角謀面,見到“魚子紋似的沙點”和刷絲紋,便不論其它,自然指鹿為馬。 二、有氣味還是無氣味不少關于犀牛角雕件認定知識的介紹,都肯定“一是橫截面有魚籽紋,二是側面有竹絲紋,三是一般聞起來都有氣味”。 《民間流散文物鑒定》、《象牙犀角》沿引明人所著《格古要論》的論述,二者均未提及氣味。網(wǎng)絡上則傳播兩種說法,一說“一般聞起來都有氣味”,是說凡犀牛角都有氣味,分淡香味、芝麻油香味、腥味。有的說,凡犀牛角都無氣味。有的則說,犀牛角本無氣味,沸水浸泡便有淡淡的清香味。這就奇了怪了,到底有氣味還是無氣味,到底是什么氣味? 說有氣味的稱“氣微香,味微咸”,有的則稱“氣微味淡”,有的又稱“有腥味性稍生澀”。有的更是具體,稱“用獸皮帶毛的一面去擦磨犀牛角,可以聞到一種麻油的香味”。更有一說,要“置沸水中浸泡后微有清香氣”。網(wǎng)上有一種說法更是言之鑿鑿,說“其實不論亞洲犀角和非洲犀角直接拿來聞的話,都是淡淡的腥味。必須通過犀角和手掌摩擦聞聞手掌的味道才能聞到麻油香”。持這些說法的,不知是否接觸過犀牛角,莫衷一是,眾說紛紜。 我上手的犀牛角雕件,無須用獸皮或手掌擦磨,即能聞到一種有些甜味的芝麻油香氣。近似乎烤紅薯味,很誘人。這種散發(fā)麻油香味的犀角雕件,倘或制作年代在300年以上,香味便會寡淡,其香味若有若無。隨手在掌上擦磨片刻,效果相同。犀牛角雕件“獸皮擦磨”才有香味的說法,有點故弄玄虛了。 “置沸水中浸泡后微有清香氣”一說則純屬誤導,我的試驗是,年代相對長久的,用四五十度熱水沖洗數(shù)十秒便可嗅到清香氣味。萬萬不可用開水浸泡,那樣做有損于犀角雕件。 帶有麻油香味的犀角雕件名之為香犀角,也即水犀的角,亞洲犀的一種,棲息地在印尼爪畦島、三國分治的婆羅洲和所羅門群島。香犀角麻油香味無須任何處理,香味自來。據(jù)說,爪畦島現(xiàn)在仍有數(shù)十頭在繁衍生息。 我上過手的犀角雕件,有一部分竟是聞不到任何氣味的,但魚子紋和蜂窩眼和粟眼、竹絲明顯,是100年以上染色犀角雕件,染色沖淡了氣味。 有的犀角雕件則散發(fā)淡淡的很獨特的微腥味,但腥而不臭。腥而又臭的,絕非犀角,一定是康藏高原的野牦牛角雕件。 三、是天然本色還是人工染色我上過手的犀牛角,其天然本色有棕褐和米黃諸色。整支犀牛角天然色澤不完全一致,中心部分呈黑褐色或者黑色(圖七)。制作成工藝品后,除中心黑褐部分,都能穿透高光。本色雕件除一些小件外,極少見到傳世大件。年代久遠的犀角雕件,比如明代傳世至今的犀角雕工藝品,色澤會因為氧化而變暗加深。 圖七 詩文牌正面 圖七之二 詩文牌背面 犀牛角中心部分呈黑色或深褐色,這是因為犀角主要成份為角蛋白,角的中心部分容易沉積大量的鈣和黑色素,密度大,其硬度亦比周圍部分高。天然犀角深淺兩色有過渡漸變現(xiàn)象,深淺兩色截然分開的部位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見到的犀牛角雕件,有蜜黃色、紅黃色、棕紅色、褐紅色等,皆為人工染色。市場上的黑色犀角珠串,則是利用犀角杯掏挖的中心鈣化部分車制。 四、是瓜子形還是長方形僅以犀角杯而論,橢圓形杯口(圖八),呈西瓜子形狀的,一定是亞洲犀牛角雕件。倘若是整支犀牛角,則亞犀裙邊寬闊。杯口呈圓形,近似乎碗口狀,是非洲黑犀牛角雕件。杯口近似乎平口長方形或馬鞍形的,則是非洲白犀牛角雕件。倘若是整支犀牛角,則非犀裙邊較窄,亞犀裙邊較寬。 圖八 瓜子形口花卉杯 在犀牛角鑒定實踐中,這幾個標準比較好掌握。 圖九 和合二仙 圖十 九螭杯 明清兩代犀牛角雕刻是鼎盛時期,明代工藝簡明,紋飾清雅,多以花卉草蟲或人物為主(圖九)。清代工藝則繁細得多,晚清尤甚,山水人物,神仙故事,九螭翻附(圖十),皆精雕細琢,不是工藝十分嫻熟的藝人,恐怕不敢動手。 因其珍貴寶重而要倍加珍惜典籍記載,秦漢時期秦嶺、滇西、嶺南都有犀牛出沒,《漢書》便有“南越王趙陀獻文帝犀角十”的記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特別提到,滇南、蓋州皆為犀牛的棲息地。生物學專家考證,1926年,云南山林中最后一頭中國犀被獵殺。 犀牛角因能雕刻工藝品而貴,自古即被視為貴重寶物,富貴人家以能珍藏一犀牛角杯為家宅幸事,被視為鎮(zhèn)宅辟邪的神器。犀牛角因其入藥有奇效而珍,它“性寒,味苦咸,功能涼血,清熱,解毒,主治熱病神昏,譫語、發(fā)狂、斑疹、吐血、衄血等癥”。用犀角杯飲酒可強身健體,因而用其制杯者居多。 因其珍稀貴重,導致犀牛種群面臨滅絕性災難。世界性的珍稀動物保護法雖然頒行許多年了,偷獵者仍然是犀牛的災星。據(jù)有關方面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流傳于世的中國古代犀角雕件僅存4000到5000件,其中大部分流落海外。兩岸故宮博物院加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犀角雕件,加起來也只有300多件。國內民間流傳的犀角雕件,超過2000件的可能性不大。 如此珍稀貴重的野生動物,全人類要有統(tǒng)一戰(zhàn)線,愛護它,珍惜它,禁止獵殺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