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一直提倡清靜。清靜不僅使人們拋出煩惱,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在一定程度上起著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 白云先生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xiàn)而得。 所以道教主張十二時中,念念清靜,不被各種虛幻世情蒙昧真源,常處清虛,逍遙自在。 《晉真人語錄》說:“只要無心,無念,不著一切物,澄澄湛湛,內(nèi)外無事,乃是見性。”所謂無心、無念、不著,乃心不染著外境之義。 不過,保持心地清靜還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須進(jìn)一步將清靜心地的念頭也加以泯滅,達(dá)到《清靜經(jīng)》所說的“寂無所寂”,才算功夫精進(jìn)。 貳 金元時期清和真人尹志平祖師說:“物欲凈盡,一性空虛,此禪家謂之空寂,吾教謂之清靜,此猶未也。至寂無所寂之地,則近矣。” 善于養(yǎng)心的人,悲哀或快樂都不能改換他心靈的平靜,面對繁雜難解之事,處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現(xiàn)。 是以《道德經(jīng)》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重能制約輕,靜能主宰躁,為人輕浮,就失去根本,難以為事。 做事急躁,就喪失了主動,難以成事。 只有如水一樣,靜之才能澄清。人貴能心靜神清,心靜則泰然自得。清靜二字,一生受用不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