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稱《漢故豫州從事尹府君銘》。東漢隸書碑刻。篆額已殘,止存從、銘兩字。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于河南鄢陵。碑主人尹宙,字周南,河南潁川人。博通經(jīng)傳,官至豫州(治在今安徽毫縣)從事。熹平六年四月己卯卒,終年六十二歲。 元皇慶元年(1312)正月,汴梁路(今河南)鄢陵縣達魯花赤阿巴赤為修孔廟錄求石材于洧川發(fā)現(xiàn),后移至鄢陵孔廟內(nèi),后不知何時佚失。明嘉靖十七年(1538),一說萬歷間(1573~1619),因棺水泛漲,岸崩而重出,復遷回鄢陵孔廟。今廟已改為縣立第二中學。 《金石萃編》載:碑高八尺一寸,橫三尺九寸,字共十四行,滿行二十七字。書法方整渾穆,萬經(jīng)《分隸偶存》評為“漢碑之尤者”。碑石初出土時字基本完整,一字不缺。清乾隆、嘉慶間拓本則“德壽不”等字已泐。碑陰有元皇慶三年題記。 《尹宙碑》結體內(nèi)緊外拓,筆畫細瘦圓健,體勢近似楷書,元明以來書家多稱之,給以較高的評價,“無一字不生動,無一字不規(guī)矩”,《尹宙碑》是漢隸高峰期的碑刻之一。 清代王澍評其書云:“漢人隸書,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約多以古勁方拙為尚,獨《尹宙碑》筆法圓健,于楷為近?!?/p> 后世每多以此碑與《孔宙碑》并稱“二宙”。清代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謂:“(《尹宙》)碑字較諸碑稍大,而沖和有度,正與《孔宙碑》可同玩之?!?/p> 東漢隸書碑刻《尹宙碑》欣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