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jǐn)?shù) 1500 / 閱讀需要 4 min 原文|劉杍晨 簡單心理咨詢師 某日,我去看望親戚z女士,她乳腺癌發(fā)作,剛做完手術(shù)后不久,正在接受放化療,在期間,她的心情極度難受。我來到病房,她首先開口提到的是她的丈夫,那個被她稱之為木訥,呆板的男人。 她說:“你是心理咨詢師,你該去幫助一下他?!?nbsp; 從言談中我感受到的z女士對丈夫的不滿,同時也有許多情感上的無助。她似乎并不是期望我去關(guān)心他,而是要站在她的角度去“幫助”他。 我問:“你與他生活了近二十年,既然你如此不滿,吵架不停,為何不選擇離婚呢?” 我們貌似很多人都像她一樣,明明自己都陷入了情感無助,還想去幫助別人,期望別人有所改變。但別人改變了,對我們自己有什么好處呢? 可能有兩點: 一方面他如果按我的要求改變了,那么就可以按我的要求來滿足我。 另一方面,我為他好,他不按我的想法改變,他就是個不好的人。 也就是說:當(dāng)我把自己看作拯救他人的人,便勢必將他人當(dāng)作了弱者。 當(dāng)z女士希望丈夫有所改變時(拯救),丈夫感覺到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通常會以沉默的方式表達(dá)不滿(被動的攻擊者)。 z女士得不到想要的回應(yīng),感覺到自己無法拯救丈夫、甚至被回報以不滿的時候,便覺得丈夫太不理解她了。 丈夫的不理解讓她備受傷害,因此她轉(zhuǎn)而變成一個攻擊者,在生活中對丈夫盡情的表達(dá)著憤怒,而這似乎仍然不足以平息心中的怒火。 不難看出,她是多么渴望丈夫能靠近她,給予她溫暖的理解,生活中她卻用了相反的方式去表達(dá)自己的情感。 她期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丈夫,然而二十年的跋涉,并未能讓一切變得更好。而她的丈夫真的可能被改造一翻變成另一個人嗎? 在這個游戲里面,誰都不是贏家,誰也不是輸家,彼此配合上演著無法言說的情感。那些情感被隱藏起來,浮在上面的象海藻蔓延,窒息了水中的其它生物。 “離每個人最遠(yuǎn)的,就是Ta自己?!?/strong> 家庭中我們也會看到,父母常常先扮演成“拯救者”的角色,想糾正自己孩子的各種錯誤行為。當(dāng)子女表達(dá)不滿、與父母爭吵的時候,父母會認(rèn)為自己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孩子居然這么對我,同時感到受傷,不被孩子理解,成為“受害者”,再從“受害者”的角色轉(zhuǎn)變?yōu)椤肮粽摺?。同理,孩子其實也在這三個角色里轉(zhuǎn)換。 生活中還有很多例子,把一件事放到這個三角形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自己。 那就有人會問,我怎么從這三角里走出來呢? 把這個三角形倒過來,相對應(yīng)的是變成了“幫助者”,“支持者”和“觀察者”。 當(dāng)我們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自己內(nèi)心的渴望,問一問自己:“我為什么讓自己處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我受害是想獲得什么嗎?” 當(dāng)我們想去拯救幫助別人的時候,嘗試著問一問自己:“去主動拯救別人,是自己的愿望還是別人需要的?” 如果他人發(fā)出明確的請求,那在我能力范圍和我愿意的情況下,我可以去支持他人。同樣,我們也給他人或孩子機(jī)會去學(xué)會表達(dá)求助。 當(dāng)我們想去指責(zé),怨恨別人做得不好的時候,同樣的問一問自己:“我通過指責(zé)想獲得什么呢?” 或許我們想獲得他人的認(rèn)可,去拯救別人;或許是想拯救自己內(nèi)在的那個受傷的自己;也或許是我們通過指責(zé)怨恨別人,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完美...... 一定還有更多的答案,一定是藏在我們每個人心底最深處的渴望,只是這份渴望常常會寄放在他人的身上。 所以,當(dāng)我們再次希望改變別人時,不妨嘗試著回到自己身體的中心,傾聽自己內(nèi)在的聲音。 也許內(nèi)心就有個聲音,正在那里呼喊著你: 嗨!回頭看著我,我在這里呢,我才是你的真實想法。 劉杍晨 ? 撰文 野生好人 ? 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