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調查顯示,孩子出生后第一年,夫妻的離婚率達到頂峰。除了與父母社會角色轉變后的不適應以及寶寶出生后引起的一系列育兒矛盾有關之外,造成離婚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生娃后爸爸睡覺的位置。棋牌下載 睡覺位置大盤點 1、爸爸媽媽睡兩邊,孩子睡中間 優(yōu)點:爸爸媽媽在同一個空間內,偶爾能夠搭把手,不僅能減輕媽媽的負擔,而且能夠讓爸爸看到媽媽的辛苦,更好地體諒妻子,同時還能獲得育兒參與感,一家三口的感情會更加融洽。 缺點:睡在中間的寶寶可能會被爸爸媽媽不小心壓到或者被媽媽的頭發(fā)或者棉被捂住口鼻,出現窒息風險。此外,寶寶剛出生時,經常需要起夜喂奶或者是換尿布,這樣必然會導致夫妻兩人的睡眠質量都變差。 2、爸爸貼著媽媽睡,孩子睡一邊 優(yōu)點:能夠照顧到老公的陪伴需求,夫妻倆的感情會更加融洽,而且方便媽媽夜間哺乳、換尿布。 缺點:如果媽媽晚上的警覺性較低,處于熟睡狀態(tài)后,可能會讓寶寶發(fā)生墜床風險,而且還會阻礙到寶寶夜間翻身。 3、爸爸睡沙發(fā)或者客房,媽媽和孩子睡 優(yōu)點:方便媽媽更好的照顧寶寶,由于寶寶在1歲左右,正好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此時媽媽如果全身心照顧他們,有助于建立親密的母子關系,將來孩子會更有安全感,更加容易獲得幸福感。 缺點:容易影響到夫妻感情,很多夫妻結婚生子后,感情慢慢變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媽媽愛的重心有所偏移,將全部的精力和愛都給了孩子,而忽視了老公的需求。除此之外,爸爸經常跟妻子以及孩子分開睡,育兒的參與度也會降低,將來容易出現“喪偶式育兒”。 4、爸爸跟媽媽一起睡,孩子跟保姆或者老人睡 優(yōu)點:即使有了孩子,夫妻的二人世界也沒被打擾,兩人的感情會越來越甜蜜,有利于夫妻關系的穩(wěn)定和諧。 缺點: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沒有記憶,即使沒有陪伴在他們身邊也沒有關系,等長大后一點以后再彌補也是一樣的。其實,這真的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寶寶1~3歲左右,正是親密的親子關系建立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白天上班、晚上沒有好好陪伴在他們身邊,可能就會影響親子關系。 以上四種,其實都各有其利弊,而在這場“搶位大戰(zhàn)”中,最為關鍵的核心人物其實就是爸爸這個角色,第三種方式是最不推薦的,因為他不僅會影響到爸爸與孩子之間未來的關系走向,而且還會讓媽媽受到傷害。 爸爸位置睡“錯了”,家庭關系就錯了 1、夫妻關系>親子關系 在家庭結構模式中,“夫妻關系”是核心,親子關系是衍生物,所以正確的排序應該是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然而在很多中國式家庭中,往往呈現出一種錯位的家庭結構模式——親子關系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 寶媽有了孩子之后,全身心照顧著這個小生命,將自己所有的愛和精力都傾注在了孩子的身上,對丈夫的關心少之又少,而從丈夫的角度出發(fā),他沒有經歷過跟妻子一樣的十月懷胎,無法感同身受,對孩子的親熱程度自然是比不上妻子。 所以他們有時候會對妻子將所有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略有不滿,白天他忙于工作,在外應酬一天,心中可能有滿腹委屈,晚上睡覺時想跟妻子傾訴,然而妻子對其一次次無視,兩人明明是夫妻,晚上卻分床而睡,久而久之,便會使得夫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兩人除了聊孩子就沒有其他共同語言,甚至會經常因為孩子的事情而爭吵不斷。 2、不要讓爸爸在養(yǎng)育問題上游走 媽媽習慣性掌控+爸爸的游走,處于這種家庭氛圍中,對孩子其實也是一種折磨。對女孩而言,媽媽的參與感太強,爸爸參與感低,將來可能會影響她們對異性的判斷能力,將來會更加難以樹立自信心以及安全感。 而對男孩而言,媽媽過于強勢、爸爸沒有參與感,將來可能會缺乏陽剛之氣,變得過于依賴和軟弱,甚至會使其他們幸福感低、規(guī)則意識差。 而從媽媽的角度出發(fā),明明付出了自己所以的精力,最終卻落得個丈夫離心、孩子沒心沒肺的下場,實在是得不償失。 綜上所述,希望各位父母能夠正視這個問題,目前認為最為科學的睡覺方式,就是父母睡大床,寶寶睡小床,但要臨近媽媽一側。等到孩子3歲之后,開始鍛煉他們獨立睡覺的習慣,這樣才更有利于家庭關系的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ly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