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常說,淡茶和竹林,是夏季逃避暑熱的最佳選擇。 正值這三伏燥火還沒停歇的意思,若能深居竹林,感受竹林下的微涼和清新,再飲上一盞沁心淡茶、吹上一陣山間小風,獨享一番長夏里難得的舒暢,此般快意,大概是非竹林而不得了。 在這浮華沉燥的當下,竹子依舊如故,在名山大川中,在尋常巷陌間,默默地拔節(jié)生長,在颯颯風響中鳴奏著人間獨有的天籟之音,中國人對竹子的感情流于生活中的每一個細枝末節(jié)中。 中國人愛竹 千百年來,無論詩作,畫作 感物喻志,竹最常見 它清峻不阿、高風亮節(jié),得文人厚愛,得畫匠衷情 魏晉時期,有“竹林七賢”; 宋有文豪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它寓意美好,歲寒三友,竹報平安,胸有成竹, 皆是美意 (明 陳洪綬 竹林七賢圖) 竹,可以說是植物屆的一股清流。它外筆直挺立,觀賞性強; 內(nèi)生性強健,可抗污染; 地下根系龐大,保持水土能力強; 竹林做屏障,可防風、可抗震,生態(tài)效益明顯; 景觀應(yīng)用,成景美,成本低,易養(yǎng)護管理。 枝葉細密而不壓抑,是避暑的最好選擇;高雅挺拔的氣質(zhì),觀賞性極佳;冬春兩季可做食材,豐富中華飲食文化;材質(zhì)實用,可兼做生活勞動用具與藝術(shù)創(chuàng)作。 能集如此多的“才華”與一身,中國人想不“愛”竹,都難。 從七千年前河姆渡居民使用竹制品開始,到《彈歌》里“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的狩獵場景;到東坡先生“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感慨;到黃賓虹、鄭板橋等名家對畫竹的一片癡心;再到當代各類竹文化節(jié)、竹制品的走俏。中國人的“愛竹”情節(jié),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孩提時從母親手中接下一雙竹筷,便鑄就了一生無法訴盡的情思;拿起毛筆,帶著老師的叮嚀和囑咐,便開始書寫酸甜苦辣的人生。 在竹香的環(huán)繞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歷史的真實真意。這真意蘊含在竹布織就的衣冠之中,在竹筍燒就的美食佳肴之中,在竹筏渡就的每一寸山河熱土之中。 古人“愛竹”琴棋書畫和絲竹之樂,那一項能離得開竹的參與。文人愛它的高潔,武人愛它的剛義。 在一片片雜亂無章的竹林中,蘊藏著中國人千年不息之謎。一根根看似孤立的竹子下面,地下深藏的根是緊密連在一起的,只要還有一顆竹子扎根大地,它根莖的每一節(jié)都可以重新發(fā)芽,長出新的竹子來,生生不息。 古人偏愛以寫竹贊竹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動蕩年代的文人墨客更是熱衷于遁隱竹林,與竹為伴,將竹賦予性直、本固、心空、節(jié)貞等高尚情操,烘托出返璞歸真的生活情趣和超凡脫俗的審美理想。 竹,也成了每一位有識之士歌頌君子德行的象征之一。 加之畫竹、吹竹以及竹雕、竹編等多種形式,共同構(gòu)成了難以復(fù)制的精彩竹文化。 當代人“樂竹”與其說竹元素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大量使用是復(fù)古潮流。倒不如說,對竹的癡迷,是許多中國人心中那份不變情懷。 在空間設(shè)計上,竹也一樣讓中國人十分喜愛。 統(tǒng)一空間 以大面積竹林面植或線植、帶狀的列植,可使公共開放空間中的景致和諧劃一,如公園綠地、人行步道的街景,不僅有掩飾作用,又有統(tǒng)一的效果。 強調(diào)空間 部分竹類其莖干或色彩特別引人注目,如佛肚竹、金絲竹,以此竹類為室外空間的視覺焦點,常引起人們的注意,成為景觀的中心點。 協(xié)調(diào)空間 以竹類做綠籬,可為修剪過的植物造型與建筑物的外觀相呼應(yīng),使周圍環(huán)境更為協(xié)調(diào)。 鐘情于曲徑通幽的神秘感,或是為營造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情調(diào),栽竹成為越來越多人裝點有東方氣質(zhì)的院落時的首要工程。而竹質(zhì)餐具和新式竹質(zhì)家居的走紅,則是為感受竹材那獨一無二的親近淡雅和健康質(zhì)樸;竹編、竹制工藝品等傳統(tǒng)技藝在當下的傳承創(chuàng)新,更是竹文化與時俱進的證明。 竹的堅韌曾幾何時,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在這百年恥辱的后面是竹子般的堅韌。 一顆看似瘦弱的竹子,卻有著巨大的彈性,在重壓面前可能會壓的很低,當壓力撤回之時,卻又顫顫地彈了回去,重壓越大,它的彈力就越大。中華民族的堅韌與竹子的韌性是何其相似,雪災(zāi)壓不倒中國人,疫情壓不倒中國人,地震也壓不倒中國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敝袊说那楦信c竹的個性早已融為一體,幾十億由一條根串聯(lián)起來的廣袤竹海,一陣微風拂過,也是竹葉颯颯。 竹文化經(jīng)歷七千余年的演變,竹所承載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植物層面,“不可居無竹”不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更成為一種文化情懷深入人心。 出品人丨林育程 編輯丨美在中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