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3000元買下,2000多萬賣出,現在最少值2個多億!

 聞道山人 2019-05-29

3000元買下,2000多萬賣出,現在最少值2個多億!

對,說的不是彭令的那個汪必昌《聊復集·怪癥匯纂》,而是一樁往事……

2003年,在嘉德征集拍品的過程中,一位老先生找到嘉德古籍善本部總經理拓曉堂說,你賣了一個東西,是我這個東西的后半部分。拓曉堂一想就知道是《出師頌》的本幅出現了,興奮異常。1922年,溥儀以賞賜溥杰的名義將《出師頌》攜出宮外,一九四五年后匿于民間,此后一直下落不明。而這位老先生所擁有的“這個東西”上還有太平公主的藏印、宋高宗的篆書、乾隆皇帝的御筆、大書法家米友仁的題跋。

2003年4月,《出師頌》本幅在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橫空出世,立刻轟動了文物界。故宮得知后,馬上與嘉德聯系,并上報有關部門。然而,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發(fā)巨大爭議,一封署名張繼剛的公開信從紙張、筆跡和圖章等方面論證此乃贗品。

但故宮也底氣十足,他們身后站著徐邦達、啟功、朱家溍、傅熹年、楊新、單國強這六位頂級的書畫鑒定專家?;刭徢?,故宮還專門請他們對《出師頌》進行鑒定。專家們的鑒定意見是引首的“晉墨”二字是假的,這部分的紙也不對,應為明代選配,但本幅《出師頌》墨跡肯定是真的,并強調它是隋人所書,另外,米友仁的字是真的。即使這樣,因為隋人墨跡稀少、又是流傳有序的法書名篇,屬清宮流失之物,故建議由故宮征集。

六位專家都簽了字。此外,上海博物館館長汪慶正、遼寧博物館館長楊仁愷兩位老先生也對此表示贊同。

拓曉堂也有底氣。在故宮組織專家鑒定之前,他已經請傅熹年、朱家溍兩位老先生親眼看過,認為沒問題。他也找了啟功,但那時正值非典特殊時期,北師大不允許外人進入。他只好托與啟功住得很近的朋友與他溝通。隔著柵欄,啟功問是白紙本,還是黑紙本。聽說是白紙本,啟功說那就對了,一直到故宮鑒定,啟功才看到實物。

此前首都博物館也想買《出師頌》,他們也請有關專家反復論證,并已與嘉德簽訂了購買意向書。時任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又親自去請首博讓步,畢竟這是從故宮流傳出去的文物,由故宮回購意義更大。

當年7月8日,北京市文物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56條第二款和第58條,向嘉德發(fā)出《關于指定故宮博物館優(yōu)先購買〈出師頌〉帖的通知》,指定故宮博物院為《出師頌》的優(yōu)先購買單位。

出賣人不肯露面。拓曉堂說,嘉德作為中間人,幫故宮與其協商,很快達成了一致,故宮遂以2200萬元購得《出師頌》本幅。

2003年8月18日上午10時,一輛裝甲運鈔車從位于北京恒基中心的嘉德拍賣公司出發(fā)。在五名持槍警衛(wèi)的護送下,《出師頌》重新回到離開八十年之久的紫禁城。

此前一年,宋代米芾的《研山銘》自日本回國拍賣。國家文物局花2990萬在拍賣會上定向買回,然后交由故宮收藏。購買之前,也是請了徐邦達、傅熹年、啟功等專家進行鑒定,大家一致認為是米芾的真跡,建議購買,使其重回故宮。

從2002年開始,國家財政第一次設立了“國家文物征集專項經費”,用于回購流失的重點文物,當年安排5000萬元。鄭欣淼在與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的對談中曾提到,這個購買過程要非常謹慎,因為現在市場比較混亂,只要有專家意見不一致,故宮就會放棄回購。

購買《研山銘》時,啟功還有點顧慮,他說,《研山銘》是好,確實精彩,但是三千萬貴了點。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調侃說,北京修1公里地鐵要6個億,能買20幅《研山銘》,您說是修1公里地鐵,還是買20幅《研山銘》好?啟功回答說地鐵什么時候都能造,但《研山銘》要被外國的博物館買走了就永遠回不來了。

拓曉堂與《出師頌》的緣分始于1997年。那天,嘉德在天津友誼賓館征集拍品。這是拍賣行例行的活動。1993年嘉德成立之后,天津和上海是他們主要的征集地,因為這兩個地方曾經聚集了很多名門望族,2005年后,嘉德才把重心轉向海外,此后,很多國寶回流。

“文物這個東西是只認錢的,這個東西很勢利眼,哪里價格高,哪里有市場,它就會往哪里流動。”拓曉堂說。那天中午回來時,他看到賓館的辦公桌上攤了一樣東西,一看就很亮眼,第一反應這東西恐怕不是明代以上,就是宋元之間的,當時就問:這是誰的東西???

一位戴眼鏡的年輕人回答說:“是我的。您是拓先生吧?這東西已經請你們公司的人看過了,他們讓您回來再看一看?!蓖貢蕴孟仁亲屑毜貙徱曔@段書法文字及其內容、印款,翻來覆去地看其裝裱,因為這段卷子是一段殘卷,無頭無尾,無年款。

但經過粗略的鑒定之后,他心里已經基本確定:第一,這段書法書寫的年代至少在宋元之間;第二,其內容是兩段跋文,一段作者佚名,一段作者為張達善,均為關于《出師頌》的跋文;第三,精細的裝裱,應該是“宮裝”??梢钥隙ㄟ@是一件重量級文物。

年輕人告訴拓曉堂,他是當地一家外企公司的雇員,他們老板喜好古玩收藏,每個周末他都陪老板去古玩市場逛。有一次陪老板閑逛時,一位老人悄悄地把他拉到一邊,對他說:“看小伙子您像個文化人,有件東西不知您喜不喜歡?”于是老人從包中取出此書法卷,小伙子看是件舊東西,便花3000元人民幣買下了。

后來,這個年輕人把東西拿到當地最大的文物店請老師傅鑒定和估價,結果文物店看不懂,也不肯收。

這個年輕人很失望,只好問:“這東西要賣,到底能值多少錢呢?”“可能賣1000元吧。”他看到嘉德征集拍品的廣告后,特意想請嘉德的專家來鑒定一下。

“三萬元,我們作底拍賣?!蓖貢蕴媒o出報價。他們倆商定,拓曉堂先回北京查閱這卷子的相關資料,年輕人也將原物帶回,與家人商議價格,但他不肯給拓曉堂留聯系方式。

拓曉堂回到北京后,很快就在《石渠寶笈續(xù)編》中查到這段殘卷的資料,出自消失已久的《出師頌》,非常激動。

然而年輕人卻遲遲不來。一個多月后,年輕人才將這段殘卷送到北京,拓曉堂如獲至寶。他在“中國嘉德1997秋季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場”的圖錄中寫道:此跋在《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參見《隋人書史岑出師頌表》條。1922年十一月初九溥儀將此卷賞賜溥杰,攜出宮外。幾經劫難,此卷已裂為數斷,惜《出師頌》今已不知下落,存者僅《出師頌》后之張達善題跋。題跋文字參見《石渠寶笈續(xù)編》。

拓曉堂把底價提到了5萬元,但他心中的估價要高很多,是30萬元。然而,由于是段殘卷,所以并未引起注意。只有一位客人聽了拓曉堂的推薦,以5萬元的底價,一口就買下了。

當時,拓曉堂也向故宮推薦了這件藏品,“他們當時也沒重視,因為誰知道《出師頌》本幅后來又出現了”。

那位客人是個企業(yè)家,其實也不懂這件文物有什么價值,沒多久,又轉賣給了收藏者紅樹白云樓主人陸牧滔父子。他們對此很感興趣,每周都要拉上拓曉堂去古玩市場守株待兔,希望能找到最初賣出的那位老人。

也正因為要保守商業(yè)機密,拓曉堂此前接受采訪從不對外公布是在哪個城市征集到的文物。

他們苦尋數年也沒有結果,漸漸絕望了。沒想到,六年后,《出師頌》本幅突然出現在拓曉堂眼前。

十六年后,僅僅張達善的題跋就值一千五百萬。2013年,嘉德成立二十周年,其創(chuàng)始人陳東升與陸牧滔商定,由嘉德出資50%,雙方共同將這件捐贈故宮博物院,使得《出師頌》本幅與題跋珠聯璧合。“回過頭看,故宮當初2200萬購買《出師頌》就顯得很值,現在得值兩億以上!”拓曉堂說。

附錄1

故宮官網關于【章草書出師頌卷】介紹

《出師頌》卷,隋人書,紙本,章草書,縱21.2厘米,橫29.1厘米。

《出師頌》釋文。

本幅無款。鑒藏印記有22方,計為:唐太平公主梵文印“三藐母馱”,唐邵王李約“約”和“邵約之印”,唐中書侍郎王涯“永存珍秘”(鈐兩處);宋高宗“紹”、“興”(聯珠?。⑺蝺雀皶 保ò胗。┖汀皟雀貢 ?;明以前人之“蓑笠軒印”、“歷代永寶”、“劉氏中守”、“劉完私印”、“安元忠印”及二印文不辨之?。磺灏册皟x周珍藏”,清內府“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樂壽堂鑒藏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諸璽。

后紙宋米友仁跋:“右出師頌,隋賢書,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審定?!庇蚁骡j“監(jiān)書畫博士印”。左鑒藏印記6方,計有:“物”(半?。?、“□軒”、“□□山牧”、“古希天子”、“壽”及一印文不辨印。右鑒藏印6方,為“安儀周家珍藏”、“五福五代堂寶”、“八徵耄念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鑒賞”、“無逸齋精鑒璽”。

引首篆書“晉墨”兩字及花押“伍”,押上鈐“御府圖書”,據押和印,前人定為宋高宗書,實為明人仿寫。另有清內府鑒藏印“太上皇帝”、“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寧壽宮續(xù)入石渠寶笈”。左上乾隆癸巳(三十八年,1773年)御題一段。

前隔水鑒藏印有:明王世懋“瑯琊王敬美氏收藏圖書”,清安岐“安”、“儀周鑒堂”,清內府“八徵耄念之寶”。后隔水乾隆戊辰(十三年,1748年)御題一段,下鈐“乾”、“隆”印,另有清安岐鑒藏印“麓邨”。

此本見于著錄的有: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王世貞《弇州山人續(xù)稿》、吳其貞《吳氏書畫記》、孫鑛《書畫跋跋續(xù)》、清·顧復《平生壯觀》、安岐《墨緣匯觀》、吳升《大觀錄》、《石渠寶笈續(xù)編·寧壽宮》、阮元《石渠隨筆》、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倪濤《六藝之一錄》等書??倘搿度L梅ㄌ贰?br>

根據著錄書及鑒藏印記,此本稱為“紹興本”《出師頌》,據米友仁跋,多定為隋賢書,也有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寫,乃至唐人作。流傳情況大致是:唐代經太平公主、李約、王涯先后鑒藏;南宋紹興年間入內府;明歸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內府;民國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儀以賞賜溥杰的名義攜出宮外,1945年后散落匿于民間不彰60余年;2003年由拍賣公司征得,故宮博物院以巨資購回。

《出師頌》作為流傳有緒的章草墨跡曾留存有兩本,一為此“紹興本”,一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內府,有宋徽宗標題“征西司馬索靖書”及“宣和”瓢印,一般定為西晉索靖書,也有認為是梁·蕭子云書,經北宋《宣和書譜》、明·文嘉《鈐山堂書畫記》、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等書著錄。其流傳情況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內府,明代似從嚴嵩家輾轉入文彭手,后售于項元汴,入清后不存?!靶捅尽痹倘攵洳稇蝤櫶锰?,王肯堂《潑墨齋帖》亦曾摹刻,今僅存法帖拓本。

紹興本《出師頌》本無名款,后人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作,或謂隋賢或唐人書,并無定論。從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約、王涯等人鑒藏印看,書寫不會晚于初唐。據宋·米友仁跋定為“隋賢書”當較可信。此書屬較典型的早期章草書體,“蠶頭鳳尾”帶有隸書遺痕,“銀鉤蠆尾”具草書特征,整體書風規(guī)整而不失變化,勁健中見自然飛動之勢,古樸又典雅,是六朝以來創(chuàng)立規(guī)范章草的傳統體貌,唯稍增飄逸之勢,與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體大致相近。故定為隋人書是合宜的。

附錄2

拓曉堂:晉書《出師頌》征集記 

從1997年秋季至今的6年多時間里,我心中一直有一段縈繞于懷的夢。 

6年前,我赴某市參加公司例行的征集拍品,征集辦公室在一家賓館的套間房內。這日下午,我按事先的安排,外出赴約看貨,之后返回征集辦公室,只見房間內人來人往,入得房間內,我一眼就看見在大辦公桌上攤著一張打開的書法卷子,其古樸的字跡和特殊的裝裱,像有磁力一般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潛意識中立刻感到,我碰到重要的東西了,那感覺可以說就是激動。于是就情不自禁地隨口問道:“這是哪位先生的東西?”這時靠窗站著的一位帶眼鏡、文質彬彬的小伙子答道:“是我的?!辈⒎磫栁遥骸澳牵俊蔽艺f,“我是嘉德公司的”,他猜度我說:“您是拓先生吧?”我回答正是。他笑道:“這東西已經請您們公司的看過了,讓我等拓先生回來,請他看一看?!蔽铱磁赃厙^的人太多,便說:“這里說話不方便,請您到套房內來談?!庇谑?,我們來到了征集辦公室的套房內。 

坐定之后,我先是重新仔細地審視這段書法文字及其內容、印款,翻來復去地看其裝裱,因為這段卷子是一段殘卷,無頭無尾,無年款,但經過我粗略的鑒定之后,我心里已經基本確定: 

一,這段書法的書寫的年代至少在宋元之間(明代以上的),其古拙的書法文字和印章風格,非十五世紀之物;二,其內容是兩段跋文,一段作者佚名,一段作者為張達善,均為關于索靖書《出師頌》的跋文;三,精細的裝裱,盡管只有一段隔水和細邊,但我確認這應該是“宮裝”。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結論,盡管當時不能確定這是什么東西,但可以肯定的這是一件開門的重量級文物。我大約審視了幾分鐘,心里有底之后,于是我問這位小伙子:“這是什么東西?能告訴我,這是您家里的收藏嗎?”于是小伙子向我娓娓道來了一段傳奇般的故事。 

他是當地一家著名外企公司的雇員,其老板喜好中國古玩的收藏,他因此經常在周末陪上司去古玩市場里逛逛,他雖說不懂文物古玩的鑒賞,但可以陪老板幫助在語言上的溝通。某一次在陪老板在市場閑逛時,有一老者在他身邊,悄悄地把他拉到一邊,對他說:“看小伙子您像個文化人,有點東西不知您喜歡不喜歡?”于是老者從包中取出此卷,小伙子雖不懂,但也是陪老板常來市場的人,看是件老東西,于是沒有商量,便花了三千元人民幣買下了這段卷子。小伙子糊里糊涂地買到了這段卷子之后,心里也一直是不踏實,于是他又選了一日,將此卷拿到某市當地最大的文物店請店內的老師傅鑒定估價,結果是文物店不收這東西,大失所望的小伙子無奈地問:“這東西要賣,到底能值多少錢呢?”接待他的老者說:“可能賣一千元吧?!毙』镒鱼仉x開。最近看到中國嘉德到某市征集的廣告后,來此特意請嘉德來看一看,鑒定一下,到底是件什么玩藝。 

我聽罷這段傳奇般的故事,不由地感慨再三,于是我非常明白告訴說:“這段卷子,我現在不能確定它的全部細節(jié),但有一點,這件卷子有極高的文物價值?!毙』镒訂柕降子卸喔邇r值,我說至少是你買這卷子的十倍價格,小伙子顯然覺得碰到識貨的人了。這樣,經過我們一番商量,我先回北京查這卷子的相關資料,有情況相互通報,小伙子將原物帶回,與家人商議底價。 

我回到北京之后,立即查閱有關資料。 

因為我已經認定這是一件宮里的收藏之物,結果,很快就在《石渠寶笈續(xù)編》中查到這段卷子的資料,是宋元之間佚名的隋人書(索靖書)出師頌后面的釋文,和元人張達善的題跋,確認了我最初在某市的判斷和看法,當時我心中的興奮,實難以言表。 

之后,某市小伙將這段殘卷送到北京,我如獲至寶,如果讀者有興趣,在這里可以贅引“中國嘉德1997秋季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場”圖錄內的第579拍品《跋隋人書史岑出師頌卷》提要文字: 

此跋《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參見《隋人書史岑出師頌表》條。民國十一年(宣統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溥儀將此卷賞賜溥杰,攜出宮外。幾經劫難,此卷已裂為數段,惜隋人書今已不知下落,存者僅隋人書后之張達善題跋。題跋文字參見《石渠寶笈續(xù)編》。張,字達善,元導江人,僑寓江左。至元年間,行臺中丞吳曼慶,延致達善為江寧學官,遠近翕然尊師之,曰導江先生。著有《經說》、《文集》行世。今存可見導江先生墨跡者,僅此一件,可稱孤品。故雖痛惜隋人之書不知所歸,燃導江原跋橫浮出世亦足令人欣慰,但望他日,神物護持,隋人原書與此原跋,重綴圓璧。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用了相當的文字,將這件頗有傳奇色彩的殘卷向收藏界推薦,而且,在我的心目中,它的市場價位,也不應該是底價五萬元,而應該是他的五倍,十倍才對。因此,在做估價時,此件拍品的估價250000—300000。 

非常遺憾,市場是無情的。 

無論我向收藏界如何解釋它的重要性,如何介紹它的學術和市場價值,這畢竟是段殘卷,最后是在我的竭力說服之下,一位非常熟悉的客人,無奈地買下了這段殘卷。這個結果于我令我十分沮喪的,不滿意的。因為,這個結果與我的期望相差的太遠,太出乎我的意料,我認為這個結果,遠沒有實現其文物及市場的價值。 

其實,收藏是非常有意思的,收藏者實際上是要有“慧根”的,也就是要對文物價值有獨到的看法、有對未來價值的發(fā)現,這不是所有收藏者都能具備的潛質。我始終認為,這段宋元間的殘卷,即使永遠如此是一件殘卷,它的價值也應該是我的估價或翻倍,甚至再翻倍。 

也許是我錯了,我與實際的市場之間有一個矛盾,那就是我有一個夢,這個夢就是,如果有朝一日,我在大海里撈針般地將“索靖書出師頌”找到,讓這段殘卷完璧歸趙,破鏡重圓,這將是多美,多圓滿的一個夢啊。 

從那時起,我每年數下某市,甚至每每拉著那位小伙子,出入某市的文物市場,毫無希望地希望能再次碰到那位神秘的老者————時光飛逝,轉眼已經整整六年過去了。這段時間里,我無時無刻不會忘記縈繞于懷的這個夢,那份思念,那份渴望,那份尋求,折磨著人哪! 

誰曾想在2003年春拍品征集過程中,又是奇遇,居然征集到了我朝思夢想的“索靖書出師頌”,這恍若是夢,可這不是夢,這是圓滿的夢,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我輕輕展開“索靖書出師頌”,現入眼簾的是:宋高宗篆書“晉墨”、乾隆御筆題跋、索靖書出師頌、米友仁題記————其書法輾轉,朱印斑斑,紙墨如新,令人對此一千五百年前的神物,如此完好的保存在人間,不能不嘆為觀止!索靖(公元前239—303年)是何許人也?此公,字幼安,晉敦煌人官至征南司馬。按《宣和書譜》稱,索靖少時就有出群之才,與鄉(xiāng)梓汜衷、張、索介、索永并稱為“敦煌五能”。索靖的書法,以章草名動一時,評論者形容其書法“如風乎舉,鷙鳥乍飛”,以狀其遒勁;或謂“如雪嶺孤松,冰河危石”,以狀其峻險。也有將索靖與張芝相比較,以為“精熟至極,索不及張芝;妙有余姿,張不及索靖”,因此史評索靖的書法“其書名與羲(王羲之)、獻(王獻之)相先后也”。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當可想見。 

傳為索靖書法的墨跡,今仍現存于世者,唯見此《出師頌》,是為碩果僅存的孤品。此件作品自唐朝以來,流傳有序,宋朝紹興年間入內府收藏,明代歸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清初歸安儀周,最后又入清宮乾隆石渠寶笈收藏。歷代文獻著錄,乾隆年間又收入《御制三希堂法帖》刻碑上石,著名鑒賞家王世貞(1526—1590)評論此件索靖作品時說道:“結法特加遒密,古雅墨氣如新?!逼涔爬系奈奈飪r值和杰出的藝術價值,謂之書林至寶,毫無溢譽之嫌。 

此卷于民國十一年(1922)十一月初九,溥儀以賞賜溥杰的名義攜出宮外,1945年后散落匿于民間不彰六十余年。今天假大運于斯,數年孜孜以求,此索靖書出師頌重現于世,方知此卷全卷完整無缺的保存于人間,破鏡可圓,實為收藏界至幸之事。 

人是要有夢的,然而現實了的夢,有時是這樣令人興奮,令人心醉。

2003.05.30

附錄3

楊新:由《出師頌》引發(fā)出對中國書畫鑒定的思考

一幅數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書畫作品,能流傳到今天是十分不易的。它要經歷多少代人的愛護,多少次改朝換代和家庭興衰,多少次戰(zhàn)火以及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才能幸存到今天?所以對待一件古代書畫作品,首先是要慎重,莫要輕言“偽”字,一棍子打死;其次要細心求證,去偽存真,恢復其歷史本來面貌,最后才下結論。而在此中,鑒定者不能帶有主觀成見和個人情緒,尤其最忌將自身利益攪和其中。在科學論證和歷史真實面前,要善于修正自己的認識和“服輸”。對待《出師頌》亦應如此。

其實關于這件《出師頌》,早在三十年前徐邦達先生就已作過詳細考證。在1987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他的《古書畫過眼要錄》中,把它刊入“隋·無名氏”書中,并未說它是索靖書。當時這件作品被溥儀帶到東北后散失于民間,文中注明“下落不明”。

自從拍賣公司宣布《出師頌》被故宮博物院購買后,一些報社記者作了追蹤采訪報道,反映出各種不同批評意見,或謂故宮買的是一件偽品,或謂是一件摹本,或謂雖是隋人書,但不值那么多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出師頌》本身沒有作者署款。對于一件無款的古書畫作品,本不存在真、偽問題,只是在時代上進行判斷就可以了。在卷后有米友仁鑒定意見,認為是“隋賢書”,這就是根據書法的風格,只對其產生的時代進行判斷。米友仁并非不知道《出師頌》有為西晉索靖書或南梁蕭子云書之說,他定為隋代作品,自然就否定了此件為索靖或蕭子云書的說法。米友仁的說法對不對呢?啟功先生說:“米友仁的題跋是真跡,他的說法有道理?!逼渌c會專家無異議,都持認同的態(tài)度。至于引首有宋高宗畫押的“晉墨”兩字,傅熹年指出是明人偽造。既然為偽造,其所說為“晉人書”就不能作為論證的依據。所謂認為此件為“偽品”的說法,是指有人說它是“索靖的真跡”而言的。此件《出師頌》沒有自報姓名說它是索靖書;宋代的米友仁和今天的專家只說它是隋人書,并沒有說是索靖書;故宮博物院根據專家們的意見,購買的是一件隋人的作品,而不是購買的索靖作品,那么何來故宮博物院花了巨大的代價買了一件“偽品”呢?

《出師頌》是不是一件摹本呢?鑒定是否摹本的最理想的方法,是將原本與摹本擺在一起對照考察,誰是摹本、誰是原本,就會涇渭分明。盡管在歷史文獻記載中,《出師頌》有多種不同的藏本,但到今天,我們只能看這一本(南宋官本)《出師頌》了??烫杏胁煌牟乇?,但與墨跡相去甚遠,只能作參考,而不能作對照比較。那么是否沒有兩本或兩本以上的同件作品進行比較,我們就不能分辨出是原本還是摹本呢?那也不是,僅憑作品本身我們也能判斷。一般來說,摹本有拓寫和對臨兩種方法。拓寫方法即雙鉤填墨;或用淡墨鉤影,然后在影上書寫。這種方法表現出來的是死板、僵硬,毫無生氣可言。用此來考察今本《出師頌》,毫無這些痕跡。依原本面對面的臨寫方法,雖然能克服一些死板、僵硬的弊病,但是卻要看一筆描一筆,仍然克服不了生硬造作。如果反復臨寫多遍,將原本爛記于心中,這樣又容易暴露出自家面目,與原本拉大了差距,而且也克服不了追摹原本的心里障礙。以此來考察今本《出師頌》,也無這些毛病,相反看到的卻是自由奔放,虎虎生氣,所以多受到前人的溢美之詞。

有人說,一件隋代無名氏的寫經,不能賣多少錢,《出師頌》也同樣是隋代無名氏書,而價格不菲,是否相差太懸殊了?這里我只能這樣說,隋人寫經,甚或六朝人寫經,因其當時書寫數量大,仍保存到今天的也還不少,特別是敦煌石室被發(fā)現后,其數量就更多。而《出師頌》到今天只有一件了,“物以稀為貴”,這是不好比的。其次,寫經是出于宗教信仰,以書寫和施舍的數量多寡來衡量對佛的敬仰虔誠程度。在當時社會上,有專門抄寫佛經的經生,并以此為職業(yè)。因為要多、快、好、省,故其書法大多千篇一律,其間的個性和風格差別是很微小的,談不到更多的藝術性。而這件《出師頌》則不同,不但表現出強烈的個性和時代特色,而且用禿筆書寫,結構奇?zhèn)?,筆致奔放,在藝術上與寫經也是不好相比的。再次,寫經在寺廟、個人和宮廷中雖有大量的收藏,但都不作為藝術品看待,并不視之為珍貴。而《出師頌》從創(chuàng)作問世以來,無論為私人收藏,還是被宮廷所得,都視同無價之寶。將自己的印章鈐蓋其上,不斷地見之于文字記載和刻于帖中。從它的經歷可以看到時世的滄桑,王朝的更替,家族的興衰。它所包含的歷史信息量也是一般寫經無可比擬的。這里我不是在貶低寫經的文物價值。只是在想《出師頌》的價格,實在難于把握。也使我想起在抗日戰(zhàn)爭時,張伯駒先生將陸機《平復帖》縫在棉襖中一起逃難。在張老先生看來,《平復帖》比自己的身家性命還重要。設想如果今天拿來拍賣,會是個什么價?如果把《出師頌》定為索靖真跡,就其時代而言,比《平復帖》還早,就其作者在書壇上的名望,比陸機還大,它又會是個什么價?恐怕兩千萬拿不下來吧。所以,理性看待分析這件傳世之寶是十分重要的,做到實事求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