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民居近影。 柳宗元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毫不遜于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他提出的“官為民役”“民可黜罰”主張和“民利民自利”的真知灼見,把民本思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核心提示〗 他出身名門,卻仕途坎坷。被貶永州10年,他沉潛自持,成就了永州的名揚天下,也成就了自己,最終成為一座令世人仰望的文化高峰。 他體恤百姓,施政為民,被貶柳州4年,卻留下了惠及柳州上千年的一系列深得民心的德政工程,是柳州歷史上名垂青史的好官。他的愛國愛民思想,可以與屈原相媲美。他就是為后世所敬仰的優(yōu)秀文學家、進步思想家和政治革新家柳宗元。其實,柳宗元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毫不遜于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他提出的“官為民役”“民可黜罰”主張和“民利民自利”的真知灼見,把民本思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至今深入人心。 端午節(jié)前夕,攜一懷仰慕之情,我來到了柳宗元遺族世居地,位于沁水縣土沃鄉(xiāng)西文興村的——柳氏民居,希望在這晴好的夏日午后,能夠邂逅《江雪》中描述的那個一塵不染、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的高潔靈魂。 革新遭貶 族人隱居 歷經(jīng)400多年的風雨,聳立在村口的關帝廟,依然氣勢奪人,像個忠誠的衛(wèi)士,守候著柳氏民居。在關帝廟內(nèi)的閣樓里,存放著很多歷代名人碑刻,有唐代畫圣吳道子的《圣人十哲圖》《天王送子圖》,有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真跡,還有明代書法家文征明的《諭俗四條》等等,這些碑刻默默地見證著柳氏家族曾經(jīng)的榮耀。 文昌閣對面的明清古街道保存完好,街上矗立著兩座雄偉高大的“成賢牌坊”,是為頌揚柳遇春和他的祖父柳祿的功德,于嘉靖23年和嘉靖29年而立,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牌坊上那深厚的“丹桂傳芳”和“青云接武”楷書雕刻,向世人昭示著柳氏家族崇文尚武的世代遺風。在兩座牌坊的夾桿石上,有8尊憨態(tài)可掬的教化獅石雕,每只都有著不同的寓意,濃縮了古代知識分子從求學到仕途的人生歷程和命運。 陽光下,手指輕撫小石獅的瞬間,我不禁想起柳氏民居的先祖柳宗元。柳宗元21歲進士及第,26歲考取了博學宏詞科,被授予集賢殿正字,31歲做監(jiān)察御史里行,33歲被提拔為禮部員外郎,同年遭貶黜,47歲英年早逝,客死他鄉(xiāng)。從一個意氣風發(fā)的京官,到貶至荒蠻之地14年,如過山車般大起大落的宦海生涯,不僅讓柳宗遠深受打擊,更給他的同族帶來了災難。 唐貞元年間,作為“永貞革新”核心力量的柳宗元,因革新失敗被貶黜,他的同族為了免受牽連而四散逃避,其中的一支便“充府始徙至沁”,隱居至此,恪守祖訓,耕讀為本,歷經(jīng)宋元兩朝,一直不宣門庭。直到明永樂4年(公元1406年),柳氏后裔柳琛殿試三甲,考取功名。為光宗耀祖,便大興土木,選地建宅于西文興村。后經(jīng)20多年的不斷積累,最終建成這座占地30余畝,由13個院落組成的城堡式莊園——柳氏民居。目前,該民居正在修繕中。 憂國憂民 初心不改 柳宗元身世顯赫,祖上世代為官,而且是書香世家,其堂高伯祖柳奭曾為宰相,曾祖父柳從裕、祖父柳察躬都做過縣令,父柳鎮(zhèn)曾任侍御史等職。在家庭的熏陶下,柳宗元年輕時就胸懷凌云之志,再加上他年少揚名天下,一路走來可謂是意氣風發(fā)。 柳宗元生活的時代,在我們的史書上稱為“中唐”?!笆⑻啤焙汀爸刑啤钡姆纸缇€就是發(fā)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這是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轉(zhuǎn)折點。大唐帝國從此一路走下坡路,軍閥割據(jù)、內(nèi)戰(zhàn)頻繁,朝廷內(nèi)部太監(jiān)掌權、正不壓邪,大唐國勢幾乎是一蹶不振。政治的黑暗,促使柳宗元與朝堂上的一批有識之士勵志革新。于是便有了以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劉禹錫為核心,發(fā)起的中唐時期著名的“永貞革新”。他們懲辦貪官酷吏、整頓財政、抑制藩鎮(zhèn)、打擊宦官、雷厲風行。據(jù)記載,這些新政令“百姓相聚歡呼大喜”。 遺憾的是這場銳意進取的改革,雖然制定了不少富國強民的好政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但只持續(xù)了半年,便在宦官集團的反撲下宣告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湖南永州零陵),而且一貶就是10年。 然而,無論是在廟堂之上,還是身處江湖之遠,柳宗元都時刻關心著百姓的疾苦,為民鼓與呼!他秉筆直書,在《捕蛇者說》中發(fā)出“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吶喊,提醒為官者要體恤民情、關注民生、具有民本情懷。他在《晉問》中提出“民利民自利”的真知灼見,在很多文章中,都涉及到一個“官”與“民”的關系問題,表達了“官為民役”的觀點,提出對“怠事”“盜器”之吏應由民眾“黜罰”的主張,把民本思想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人生如風,總能穿越荊棘。永州10年,身為流囚的柳宗元,就像一縷奮斗不息的勁風,在極其艱難困頓的條件下,憑借堅韌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穿越了貶謫中的重重痛苦,實現(xiàn)了人格的一大轉(zhuǎn)變:從一個供奉朝廷的官吏,成長為代表一代思想學術和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的大家。他發(fā)現(xiàn)了永州自然山水的大美,寫就《永州八記》等奇文華章,開創(chuàng)了中國游記散文的先河。也成就了永州,使永州聞名遐邇,名揚天下。 中華書局出版《柳宗元集》收入詩文678篇,其中近500篇寫于永州??梢哉f,柳宗元是永州山水的知音,更是永州當之無愧的形象代言人。 鞠躬盡瘁 造福柳州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柳州比永州還要遠1000公里。當時的柳州,荒涼落后,還是一片未被開發(fā)的蠻荒之地,人們的生活極其貧苦,銳意革新的柳宗元,安下心來為柳州興利除弊,改法令釋放奴婢,辦學堂發(fā)展教育,鑿井挖渠解決百姓飲水問題,推廣醫(yī)學,開荒墾地,植樹造林,鼓勵發(fā)展生產(chǎn)……這一系列深入民心的德政,給柳州人留下了豐富的財富,對柳州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當時,柳州沿襲著一種殘酷的風俗,“以男女質(zhì)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淪為奴婢”。柳宗元上任后就發(fā)布政令,“革其鄉(xiāng)法”,使得那些淪為奴婢者,仍可出錢贖回。政令制定了一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guī)定已經(jīng)淪為奴婢的人,在為債主服役期間,都可以按勞動時間折算工錢。工錢抵完債后立即恢復人生自由,回家與親人團聚。這一舉措受到貧困百姓的歡迎,后來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 為了從思想根源上改變柳州的落后面貌,柳宗元上任后,開始大力發(fā)展教育,他親手創(chuàng)辦了很多學堂,采取各種方法鼓勵小孩積極念書,從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質(zhì)。在政事之余,柳宗元還耐心接受青年學子的拜訪。 針對當?shù)匕傩彰孕怕浜蟮牧曀?,柳宗元嚴令禁止江湖巫醫(yī)騙錢害人,并通過發(fā)展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來破除迷信落后的風俗。他親自栽種仙靈脾、木屑花、蒼術、白術等藥材,并進行深入研究,寫下了《種仙靈脾》《種術》等詩歌來宣傳它們的療效。他還結(jié)合自己治病的切身經(jīng)驗,宣傳推廣治疔瘡方、治霍亂鹽湯方、治腳氣方等驗方,編成了著名的《柳州救三死方》。 柳宗元不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播,更致力于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他使從來不敢打井的柳州,接連打了好幾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飯,靠喝雨水和河水長大的柳州人,從此喝上了干凈甘甜的地下水。喝水方式的改變是生活方式改變的反映,從而也帶動了人們思維方式的更新。 當時的柳州城外,有著大片大片的荒地,柳宗元以父母官的身份,號召組織鄉(xiāng)間的閑散勞力,開荒墾地,種樹種菜,鼓勵發(fā)展生產(chǎn),僅大云寺一處開墾荒地就種竹3萬竿,種菜百畦。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種土地面積大增,人民的生活逐漸有了起色。有著超前環(huán)保意識的柳宗元,還帶領大家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同時他們組織百姓,整治街巷,修筑廟宇,并開發(fā)了不少自然景觀。 對于以上的事跡,柳宗元一首名為《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的詩可以作證: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yǎng)老夫。 遺憾的是柳宗元沒有等到“成林日”,便在公元819年的冬月,病死于任上,年僅47歲。柳州百姓敬重他,在他死后,建柳侯祠祭祀,千百年來一直香火不衰。 柳州刺史,相當于今天一個地市級領導,嚴格說是夠不上“侯”的標準的。生前,唐朝也沒有給過柳宗元這個待遇。事實上,柳宗元這個“侯”,是他去世將近300年后的公元1104年,由北宋徽宗皇帝敕封的,當時叫“文惠侯”。到了南宋高宗紹興28年(公元1158年),又加封為“文惠昭靈侯”。因此,生前“行政級別”不是特別高的柳宗元,卻有幸在長眠近300年后成為“柳侯”“文惠侯”。 如今,在柳宗元貶謫過的永州,柳子廟位列“八廟”之首,柳子街方圓十里有13座柳子廟,這些都在無聲地昭示著當?shù)厝藢α谠纳钋袘涯詈统缇础?/p> 這種懷念和崇敬,在柳宗元遺族世居地——柳氏民居,更為深切。這里的柳氏家族的人生禮俗祭祖,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已傳承了430多年。在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這里的柳氏后裔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祭祖活動,懷念先祖,不忘初心。 走進柳氏民居的內(nèi)府,置身于司馬第、中憲第、武德第等一處處古韻飄香的院落,仰望“行邀天寵”“河東世第”“青云接武”等一塊塊雕刻在碩大門楣上的匾額,還有那些雕花的窗欞、斗拱、勾檐,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向我們證明著柳氏民居曾有的瑰麗。 〖相關鏈接〗 柳宗元微檔案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xiàn)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革新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 柳氏民居微檔案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縣西文興村,為國家4A級景區(qū)、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柳宗元遺族隱居地,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緣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柳氏民居共有一進13院,占地2萬多平方米,融明清建筑藝術精華為一體,集南北建筑風格于一身,為中華古民居建筑藝術之精品。劉 藝 文/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