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我國著名的常用滋補中藥材,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始載于東漢《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yīng)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其應(yīng)用歷史悠久,療效顯著,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然而,黃芪的炮制方法,古今以來就有多種,且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出的炮制品功效也截然不同,因此,在臨床應(yīng)用上,我們要根據(jù)自身情況來選擇適合的炮制方法用藥。那么,黃芪的炮制方法有哪些呢?不同炮制有何不同功效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做其介紹,一起來看看。 一、炮制方法 1、黃芪: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蜜黃芪: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黃芪片拌勻,稍悶,置炒藥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黃芪片各100kg用煉蜜25kg。 3、炒黃芪:取凈黃芪片,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黃色具焦斑或深黃色,取出放涼。 4、酒黃芪:取黃芪片,加米酒拌勻,放1h后炒炙。黃芪片每100kg,用米酒12.4kg。 二、炮制作用 黃芪味甘,性溫。歸肺經(jīng)、脾經(jīng)。具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作用。 1、生黃芪:擅于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排膿,多用于衛(wèi)氣不固,自汗時作,體虛感冒,水腫,瘡瘍難潰等。 2、蜜黃芪:益氣補中,多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者。 3、炒黃芪:補脾益氣而不壅滯,治脾虛腹脹,食少便溏。 4酒炙黃芪:溫升作用較強,適于氣虛肺寒,氣虛下陷。 三、臨床應(yīng)用 1、生用 (1)衛(wèi)氣不固:常與牡蠣、麻黃根等同用,能固表斂汗,可用于衛(wèi)氣不固,自汗時作,如牡蠣散(《局方》)。若衛(wèi)虛肌表不固,易感風寒,常與白術(shù)、防風同用,能益衛(wèi)固表,以御外邪,如玉屏風散(《世醫(yī)》)。 (2)風水證:常與防己、白術(shù)、甘草同用,能補氣固表,健脾利濕,可用于汗出惡風,身重浮腫,小便不利,如防己黃芪湯(《金匱》)。 (3)癰疽難潰: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能托毒排膿,可用于癰疽已成而難潰者,如透膿散(《醫(yī)宗》)。倘若癰疽潰后膿水清稀久不收口者,可配伍當歸、肉桂等。亦可用于熱毒未盡,而正氣已虛者,常配伍金銀花、連翹等。 (4)中風后遺證:常與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等活血化瘀藥同用,能行氣活血,可用于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如補陽還五湯(《醫(yī)林改錯》)。 2、制用 (1)脾胃虛弱:常與人參、升麻、柴胡、白芍等同用,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可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少氣懶言,體倦乏力,或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如補中益氣丸(《中國藥典》)。 (2)崩漏:常與當歸、黨參、炒白術(shù)等同用,具益氣攝血之功,可用于脾氣失攝,崩漏下血,如歸脾丸(《中國藥典》)。 通過上面介紹,大家對黃芪的炮制方法、作用及應(yīng)用有所了解了吧!然而黃芪屬于補氣類藥物,適用于身體困倦、無力、氣短、多汗、經(jīng)常感冒等屬于氣虛者。對于外感初起、無汗、食積內(nèi)停、陰虛陽亢、熱毒熾盛等不是屬于氣虛者不宜服用。因此,在服用黃芪用藥時,還得需根據(jù)自身病狀來炮制藥物進行使用,從而發(fā)揮最佳療效。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