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對詩詞的賞析分成七個部分來講。分別是:識字,知人,論世,詩法,會意,吟詠,比較。 (一)識字 這里說的識字并不只指識音識形,更多的是指其來歷和“為何用它”。 1.古詩詞創(chuàng)作講究“無一字無來歷”(黃庭堅語)。 詩詞中很多因為歷史積淀而產(chǎn)生的特殊語匯,如“秋風”有思鄉(xiāng)之意,“碧云”與情親間相思有關。如此,方知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與晏殊“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辈⒎茄矍爸逻@樣簡單了。又如,“千門萬戶”不指別的千門萬戶而特指宮殿。 “用典”是產(chǎn)生這樣語匯的工廠——分為事典,語典。這是一種“節(jié)用”之手法,借助讀者的文化知識以片言盡包。另外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未必都是有意識用典,但讀者在讀詩時可尋源。 2.“因病致妍” 即是本來為了押韻平仄等原因才使用某個字,卻造成一種很妙的藝術效果。 不一樣的代字有這幾種可能性:(1)以部分指代整體。比如以“帆”指“船”。(2)借代字或者妝點字面。比如以“玉箸”指代眼淚。(3)諧音字。雙關手法,比如以“蓮”指“憐”。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縱然是“無一字無來處”,但是創(chuàng)新也很重要。比如李商隱用“臘燈”一詞替“蠟燭”。 3.“古言今殊” 很多口頭語仍被詩人創(chuàng)作時納入作品之中。比如,“可憐九月初三夜”,此“可憐”是“可愛”的意思?!版⒚玫苄纸粤型?,可憐光彩生門戶”,此“可憐”是“可喜,可羨”的意思。 要學習寫作舊體詩詞,韻律等方面只要練習,未必是難題?!白R字”的問題卻是需要日積月累,不可一蹴而就的。在平素的閱讀中積累詩詞語匯,有感生時,它們自會出現(xiàn)。 (二)知人 1.《孟子?萬章下》云:“須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在這個問題上,雖然不同的文學研究派別看法不一樣,但在具體的賞析過程中,知人卻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步驟。對于有的詩——譬如表達雋永而普遍情感的《靜夜思》,有象征意味的《登鸛雀樓》,不知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也無妨,但更多的詩詞卻是在某種特定情景之下表達某種特殊的感情,若不能“知人”,難免會一知半解,甚而郢書燕說。 2.風格即其人 假如能對詩人的生活環(huán)境、性情、交游情況等有所了解,對于解詩有莫大幫助。有時能體會到諸多別趣,或是發(fā)掘背后的艱辛和奇崛。有時能洞察詩人用心,從而發(fā)微。 3.云鬟玉臂也堪師 詩人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讀詩的時候除了對他最重要的特征有所把握,也要有完整的的概念。比如,“詩史”杜甫除了“沉郁頓挫”,也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月夜》)這樣的詩句呢。 4.說“本事詩” “本事”是指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緣起的事情或者故事。自孟棨編纂《本事詩》后,尤其宋之后,有很多類似集子出現(xiàn)??勺髯R人參考。 本事,如《近試上張水部》是朱慶馀科舉考試前的投獻之作。 (三)論世 1.“文變染乎世情” 劉勰《文心雕龍》:“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除了要知人,在讀詩時還要把它放進當時的時代思潮和詩風中去看。我國古代敘事詩雖然不發(fā)達,但是詩中的敘事成分卻不可忽略。尤其在小說等敘事文體未興之前,詩歌中往往兼有再現(xiàn)的功能。我國古典文論中,向來對這一類宏觀的把握是很準確的,比如“建安風骨”、“魏晉風度”、“盛唐氣象”。 有一個點很值得注意,如果要研究那個時代的詩人的詩,不僅要讀他們的詩,最好也要讀一讀他們讀的書。比如研究唐詩,不可不看《文選》。 2.年代、地理、制度、風俗 了解年代使人建立時間觀念,了解地理使人建立起空間觀念。而制度和風俗則是無形中的尺度。 3.以史證詩 很多事確是緣事而發(fā),因此了解當時的歷史事實很重要。讀詩時“箋注”很重要,尤其“箋”重于“注”?!白ⅰ笔亲R字,“箋”是知人論世。 (四)詩法 這部分內容只涉及詩歌與散文比起來的顯著特征,不涉及詩詞寫作的具體手法。 作者的觀點認為要賞析詩歌,最好要有一點詩歌寫作的經(jīng)驗,哪怕是教訓也可以。確實如此,否則就算看賞鑒類的書籍,也只如見空中樓閣。 1.佳句法如何 主要在于對常規(guī)語言的違反。一方面能夠使詩歌語言更加整飭、鏗鏘,也更加凝練、雋永,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種朦朧感。 體現(xiàn)在: (1)字的精減與額外的添字。前者如《天凈沙·秋思》,后者如鄭板橋《道情》。 (2)詞語的搭配。如“一寸相思一寸灰”,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3)句法上。 a.對仗句。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互文。如“戰(zhàn)城南,死郭北”。具體做法是兩句中有同意語則此見彼省,令讀者通過比勘去補足省略的意思。 c.倒裝和錯位。如“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4)多用典故。表達更靈活。 (5)音樂美。有時可不顧詩法。如崔顥《黃鶴樓》。 (6)“虛色”。即借字面形成一種設色的錯覺。如杜甫:“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7)雙關或多意的模糊語言。如“羌笛何須怨楊柳”。 2.楚雨含情皆有托 從閱讀者出發(fā),比興說詩,要從作品形象實際出發(fā),探求作者用意。不可比附——毫無根據(jù)的刻意求深。即作品本無此意,論者隨意強加。 3.詞別是一家 語出李清照《詞論》。本部分主要談詩和詞的區(qū)別。 (1)題材上。詞偏重于抒發(fā)人的內心情感,尤其是艷冶之情。詩的取材范圍更廣,反映功能強。但詞能在一個方向開掘更深,表現(xiàn)性更著。(詩廣,詞深) (2)意境上。詩常一句便是一意或一境,整首含義闊大,形象眾多。詞一首或一闕才一境,含義微妙,形象細膩。 (3)整體風格上。詩莊而詞媚。 (4)句式。詞的句式豐富,有齊言(如《生查子》《浣溪沙》),有長短句。 詞的句式發(fā)展: a.晚唐到宋初,小令為主,兼有中調,較短。 b.柳永登上詞壇,開始大量創(chuàng)作慢詞,并使用領字。這是一個大的變革。 (5)格律上。詞較詩更嚴格。 (6)語言上。詞離自然形態(tài)的口語更遠。 這里主要是指語序。如“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紅藕香殘”對應“獨上蘭舟”,是室外事,“輕解羅裳”對應“玉簟秋”,是屋內事。都是寫愛人不在身邊的那種百無聊賴與相思。此外還有倒裝等,如“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其實是“笑我多情”。而且在語法的行止與音樂的行止不同步時,往往前者服從后者。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不能把詩詞的界限絕對化。“小詞似詩”,“詩似小詞”。 4.散曲的蛤蜊味 散曲的藝術特色在于: (1)俗。大量采用北方流行的方言俗語,采用口語。但有時也借用詩詞的雅言、意境。 (2)露。語言風格的豪辣和直露。排比句式和疊字運用較多,還有襯字。 (3)諧。即諧趣。這是相對于詩莊詞媚而言。表現(xiàn)為語言的通俗和內容的“不雅”。 a.造成諧趣的手法有: 語言的雅俗并舉及節(jié)奏的多變、構思的出人意表、漫畫的手法、誤會的手法、喜劇沖突的設置(喜劇性是指通過揭示事物的現(xiàn)象和本質之間的矛盾而產(chǎn)生的諧趣) b.形成諧趣的原因有: 社會歷史:地理民俗 創(chuàng)作主體:社會地位急劇下降的文人。政治對文士的排斥促進了雜劇和散曲的繁榮。在政治上沒有出路,轉而向民間發(fā)展。 受眾客體:廣大城鄉(xiāng)群眾,尤其是市井細民。 文體:散曲和雜劇是一對孿生姐妹,稱“元曲”。散曲在創(chuàng)作時有時“以戲為曲”。如馬致遠《般涉調·耍孩兒·借馬》。 (五)會意 識字、知人、論世、詩法使讀者對詩有了客觀上的了解,而會意則是讀者利用自身經(jīng)驗對詩歌進行能動的闡發(fā)。 1.看作品因讀者而不同 原因是:從客觀上看,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自身規(guī)律和詩詞作品審美屬性的復雜導致;從主觀上看,是因為讀者們欣賞力的等差和個人經(jīng)驗的不同。 2.功夫在詩外 詩詞欣賞,有賴于人生的功力。這非一日之功,但生活中要注意感知與思考,要多讀書。詩歌多跳躍,多空白,得靠讀者自己的歷史知識、生活經(jīng)驗與想象去填補和解讀。 3.讀者何必不然 語出譚獻:“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讀者之心何必不然。”指的是我們在讀作品時完全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言外之意旨。即不但能窮盡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感受到的境界,還能去發(fā)現(xiàn)更多隱藏在形象下面的東西。習慣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大敵,也是新歌賞析的大敵。寫“落花”不一定是傷逝。 (六)吟誦 1.新詩改罷自長吟 語出杜甫詩。語言文字之于文學形象僅具符號意義,這些符號要在想象中還原成形象,得經(jīng)過視聽感官的中介(看書或讀書)。因此讀詩時吟誦是很必要的。吟是吟唱,一種舊式讀詩法,伴有一種類似曲譜的特殊腔調。誦是朗誦,偏于讀。 2.內在韻律,外在韻律 內在韻律指的是情緒的消漲,是內在情感的流動。且看《將進酒》。外在韻律主要是指詩詞格律,體現(xiàn)為駢偶和調聲。調聲本質上就是平仄思維。 3.因聲求氣 “吟”和“誦”作為因聲求氣的賞析方法,具有共同的規(guī)律: (1)音步的跌宕 音律的節(jié)奏比意義的節(jié)奏更重要。 a.律詩中,五言一般讀為三頓,七言四頓(兩字一頓)。而且五言遇第二、四字,七言遇第二、四、六字為平聲時,均要適當?shù)匮渝?。還有一些字可根據(jù)格律句調而平仄通讀,如“看”“教”等。另外還有一些字因為義訓而聲調不同,如“思”讀平聲,“秋思”中的“思”則讀仄聲。至于如何分辨,還是得補充知識和多讀詩。 b.古體詩中,一類講究平仄,如王楊盧駱的七古,讀法和律詩相似。另一類不講平仄,讀法比較自由,兼顧音步和意群,不延宕。 c.詞中,多數(shù)五七言的吟誦方法和律詩類似,其余因調而異。領字須停頓,二字短韻也須停頓(銷魂—當此際),有的七言上三下四(更能消—幾番風雨)。 d.曲中,襯字較少的,讀法同詞,襯字、口語較多的,讀法較自由,音步上也突破兩字之限。 2.字音的重輕 需要根據(jù)詩意,將語法重音、邏輯重音和節(jié)奏的重音適當配合,對句中的中心字、詞,以及篇中的重要句子加以強調,從而形成高低、強弱的語調。 3.語調的變化 變化分緩急、曲直,配合音步的頓宕,字音的高低強弱,表現(xiàn)力尤為豐富。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從容自然地順應情緒的變化和發(fā)展。 4.音情的配合 詩人在創(chuàng)作選韻時,韻按洪亮、細微分若干級,表示歡快的每用“江”、“陽”,抒寫怨愁的每用“蕭”、“尤”,慷慨激昂多用“東”“冬”,感嘆惋傷多用“支”、“微”。吟誦時要注意情感的變化。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入韻者達六字之多:“城”、“輕”、“塵”、“青青”、“新”,讀來輕柔明快,為全詩定下樂觀而多情的基調。 4.美聲之道 (1)美聲之道,首先在音韻的諧和。即聲音須得抑揚相間,平仄得當。 a.四言。分為“二/二”兩個節(jié)奏。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 b.五言。定式有四種: ①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②平起平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④仄起仄收: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c.七言。在五言律句前增加與第一頓相間的“平平”或“仄仄”。也有四種。 律詩規(guī)律:講究黏對。一聯(lián)中上句與下句平仄格式完全相反叫作“對”。相鄰兩聯(lián)間,上一聯(lián)的對句和下一聯(lián)的出句起步的一頓平仄相同,這叫作“黏”。一般不要隨意“失對”或“失黏”。 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靈活性。但是要注意: a.在五言中,第一、三個字可以靈活,但第二、四、五個字一定要符合平仄規(guī)律。 b.在七言中,“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第七個字也分明。 所以為了諧和聲律,在創(chuàng)作中要會倒騰。也就是要會“語序調換”和“在同義詞中做出選擇”。有時不必符合文法的語序,但一定要符合聲律的講求。如“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若合文法,應是“三秦輔城闕,望風煙五津”。 (2)美聲之道,還在于會使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調聲。有疊韻雙聲、疊字、聯(lián)音、象聲、拗怒、頂針、回文、分總等。將這些調聲的手法運用于詩歌并大獲成功的,首推初唐四杰(的歌行體)。 (七)比較 1.“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保ā段男牡颀垺ぶ簟罚?/p> 要有豐富的賞析經(jīng)驗才能培養(yǎng)審美直覺能力。也就是要多讀,同時多聯(lián)想。 如何讀?——在閱讀名家的基礎上廣泛涉獵?,F(xiàn)今的讀者可以先從一兩種精選本入手。建議:詩則《古詩精選》(程千帆,沈祖棻),詞則《詞選》(張惠言)、《宋詞舉》(陳石),進而《唐宋名家詞選》(龍榆生)。此后再根據(jù)個人愛好選讀詞家別集,選集,并且盡可能廣泛。 2.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評價作品的歷史地位離不開縱向聯(lián)系和橫向比較。 縱向聯(lián)系即縱向比較,將作品放入歷史中去考察,向上看繼承,向下看影響。以弄清它創(chuàng)新之處何在,有何意義。 3.燕瘦環(huán)肥誰敢嗔 即指“橫向比較”。同一時期,往往有各種流派,流派之中詩人們的風格也有差異。要對各種流派、風格詩歌的佳妙都能欣賞。否則不能說自己真的懂得了某一流派或風格的詩之妙處。同理,要對各個詩人的藝術特色都有所把握,否則不能說自己就真的讀懂了其中某一位詩人。 生活中人有類似之感,詩人也偶有類似之筆。稱之為“詩人類語”,并非彼此襲承,又不能彼此替代。如:有李商隱“人生何處不離群”,也有杜牧“此生何處不相逢”。此為語同而情異者。又如:有王維“西出陽關無故人”,也有高適“天下誰人不識君”,此為語異而情同者。 4.“以杜解杜” 這是某位杜詩研究者提出的賞析杜甫詩的方法。即將比較深入到作家自己的其他作品中。當然,這并非賞析之極致,也并非一個規(guī)定,但它為我們讀懂某首詩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基礎。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文學一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