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處理與長輩的關(guān)系,絕對是個大難題。 沒結(jié)婚的,年紀到了二十多就能遭到父母的嫌棄。 許多朋友想必都有這么一個切身體會——外出歸家前一兩天,父母那真是高興,畢竟多時不見的寶貝回家了。但是,只要超過五天,那么我們那么大的一個人杵在家里,絕對是被嫌棄的。 我們愛出門閑逛,他們說我們不務(wù)正業(yè),整天想著玩。多大歲數(shù)了? 我們愛宅在家里,他們說我們蠢笨不通世故,也不知道去跟同學(xué)朋友聯(lián)系。多大個人了? 到了此時,我們許多時候簡直要懷疑,自己就是他們從河邊撿回來的娃。 這還是比較年輕的,受到的嫌棄要少一些。要是到了二十八九、三十而立,在家待到三天,就能遭到父母的嫌棄。 他們說得最具傷害力的一句話是什么?——“你以為你還青春年少呢!” 當(dāng)聽到這話時,真恨不得掘個洞把自己埋起來,自己好療傷。 可是,即便他們對我們嫌棄滿滿,我們也知道他們不過是愛子心切,擔(dān)憂我們,卻不知怎么表達,也不知怎么去教導(dǎo)我們罷了。關(guān)系這么別扭,真是中國特色。 但是,這樣的關(guān)系還算是好的,因為他們真切是關(guān)心著我們。有一些父母卻是只關(guān)心錢財,不關(guān)心子女的生活現(xiàn)狀的。也有一些子女對年邁父母不聞不問,推卸贍養(yǎng)責(zé)任的。 所以,該怎么去處理父母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有一個原則是非常的合理的。那就是“父慈子孝”。 這怎么理解? 一,父母慈愛,同樣的,作為回報,子女也要孝順;二,子女孝順,反過來,父母就不能作妖,也要關(guān)心愛護生活不易的子女。 綜合起來就是:父母慈愛,子女孝順,一家和樂。 有的父母,一生沒有什么大出息,就是在家里種田的??伤麄兗幢懔嗥呤畾q,照樣撐著種菜種地,就是為了給在城里工作的兒女多種些糧食,給他們減輕負擔(dān)。也從來不說自己的辛苦。 曾經(jīng)的一個遠方親戚,他的兒子在城里工作了,為了給兒子買房,老父親把家里的積蓄都從信用社里取出來,然后用一個破舊的麻包袋裝著,坐著火車去找兒子。把錢給了兒子后,沒住幾天又回老家了。別人問他怎么不多住,他說在那里住著麻煩兒子,還讓兒子多花生活費。不如他回老家來,多省錢。 那時還是九幾年,一塊錢都很值錢,一輩子都與土地打交道的老人,自然心疼兒子在城市里立足難,那可是買根蔥都要錢的啊。 他的兒子,也很孝順。拿了老父的老本,又愧疚又感動,又在城里打拼幾年,后來就磨著父母,把他們都接到城里。即便在城里住一段時間,村里一段時間,這樣也能讓他安心。其實,他這般做,何止是他安心?他父母也安心。兒子用行動表示孝順,他們就不怕老來無依靠。他們年紀大了,見多了嫌棄老父老母的人呢。 這就是父慈子孝的范例。 “父慈子孝”反過來理解是怎樣的? 父母不慈愛,禍害自己的,那么自己就要堅持距離感,給他們足夠的生活費,盡到子女的義務(wù)即可;子不孝,父母就要遠離他,總好過受他的氣。 一句話,付出與獲得要相對持平才不會讓親情破碎。 有那么一個真實的故事。父母冷漠,兒子重病都不舍得出錢給他治病,說生死在天。還是鄰居送他就醫(yī)。后來一直只是給生活費,其余的就沒有了。 曾經(jīng)新聞上,見過一些子女不給贍養(yǎng)費,推三阻四,父母把他們告上法庭。最后的結(jié)局只剩下存折上的來往了。對于被傷透心的老人來說,身體上不受傷害了,不受后背的謾罵嘲諷,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故此,家庭中,父母與兒女最理想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相互體諒,父慈子也孝。不能只是單單要求一方付出,另一方只是接受的。因為父不慈,子卻極為孝順,那可能會傷害到小家;子不孝,父母慈,那就可能讓老人老年無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