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 祠堂是古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它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征與標志。 祠堂的建制并無明文規(guī)定,規(guī)模也有大有小,一般正廳為供奉和議事場所。講究的祠堂多利用木雕、磚 雕、石雕等作為建筑裝飾。 晉祠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所以祭祀祖先這種事情老百姓是不能干的,只能貴族階層才能享有的特權。先秦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一個廟(祠)里只祭祀一個人,這個時期遺留下來的可能只有唐叔虞祠了,就是現在的晉祠。 晉祠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晉祠有明確的紀念意義、濃厚的審美價值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即便是一個單體建筑,也有著自己的序列。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組合,瓦壟的明暗相間,空間的穿插、色調的配置,都安置得合理妥貼,又符合審美習慣。 常氏祠堂 常氏祠堂又稱家廟,是中國傳統敬祖思想的重要表現形式。早在西周時期,朝庭制定禮樂,一些豪門貴族開始修筑家祠,之后兩千多年此風延綿興盛。 俯瞰常家莊園 整個祠堂分三門四進,包括門亭、房宇、獻閣、回廊、正殿、偏廂等,組成了一套嚴謹有序、結構完整的建筑群。是現存民居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祠堂建筑之一。 影壁呈八字型,制成于清光緒庚子年間(1900年)。它的中間由240個書寫迥異的篆書“壽”字組成。 八字照壁 祠堂二進門——槐蔭子孫 這兩根旗桿可不是用來升旗的,它是家族榮譽的象征。在中國古代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制度下,只有家族中有人取得四品以上官位的,才有資格豎立這樣的旗桿、享受此種榮耀。 雙斗旗桿 祠堂獻廳 祠堂正廳 祠堂內部 由于歷史的原因,包括南祠堂在內的常家莊園南常部份已毀損殆盡、無法恢復,所以我們現今看到的就只是常家的北祠堂了?,F存的北祠堂始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年),位于北常后街東北側,它的修建歷時三年,耗銀二萬余兩。它的院寬25米,七開間,進深長百余米,占地八畝。 竇大夫祠 竇大夫祠又稱英濟祠、烈石神祠,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上蘭村,在汾河峽谷左側;北靠二龍山,左傍烈石寒泉,右臨趙戴文祠,是祀奉春秋時晉國大夫竇犨(chōu)的祠廟。 竇大夫祠平面圖 獻殿全景 獻殿翼角 獻殿為一處相當精彩的元構。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呈正方形。其結構特別之處在于后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嚴謹而獨特。柱頭卷殺,額欄上斗拱為五鋪作雙下昂計心造,殿內有天花藻井。 獻殿八卦藻井(元) 獻殿內設天花藻井,斗栱遞疊而就,一二層為四邊形,二層各邊在正中設神龕,三四五層為八邊形,頂為圓井。構造玲瓏別致,排列舒朗奇巧。 藻井由八鋪作計心造單材小斗栱交錯層疊構成,方洞轉八角洞處施抹角隨瓣枋。實是尊貴。 正殿與獻殿相連,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明間檐柱間辟板門,板門為元代原物。 前檐補間斗栱三攢,均為五鋪作雙下昂計心造 竇祠重建后,歷代均有修葺。主要建筑正殿、獻亭、山門殿都是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重建。竇大夫祠有50多間殿堂。其中琉璃團龍山門、方形藻井式獻亭、五間懸山式正殿都是元代遺物 ,部分保留宋金風格 。 獻殿垂脊脊飾 獻殿博風板、懸魚惹草 南殿壁上琉璃升團龍,底紋為水浪花卉 結語 從祠堂里,不光可以看到古人的精神追求,還可以看到古人的信仰變遷、宗族制度的興亡,以及與此相關的民風民俗。與寺院道觀相比,祠堂可以說是世俗的所在。一個祠堂,可以說就是一個民俗博物館,一個祠堂又可以說是一部家族變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