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嘞戧菜刀”你有多久沒有聽到過這種叫賣聲了,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一個擴音器幾乎把所有的叫賣聲代替了,鬧市里的叫賣聲已經(jīng)慢慢遠去,成為了一些人心中的獨家記憶。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去,“賣豆腐——誰要豆腐——”的叫賣聲就已經(jīng)喚醒了沉睡的鄉(xiāng)村。愛吃豆腐的鄉(xiāng)親們就紛紛出來買豆腐,豆子過秤、劃豆腐、稱重,轉(zhuǎn)眼新鮮的熱豆腐已送到顧客手中,而后心滿意足的返回家中。身后,“賣豆腐——誰要豆腐——”伴隨著那清亮而又悠長的叫賣聲,整個鄉(xiāng)村活了起來。 這種市聲又叫叫貨聲,是指商販用各種形式叫賣自己的貨物,是一種原始的廣告形式。這種民俗方便易行,傳承、流傳于民間。老洛陽也不例外,小販們走街串巷,貨聲悠悠,吸引顧客來買他們的東西。 01 貨郎的撥浪鼓 “不楞不楞……”胡同口的撥浪鼓聲響起來,“拿鋪襯套子來換針線”吆喝聲的尾音拖得長長的。我們知道這是貨郎來了,迫不及待地跑出去,貨郎的擔(dān)子周圍早圍滿了女人和孩子。貨郎的擔(dān)子總是散發(fā)著刺鼻的樟腦球的味道,但這并不妨礙大家對他的歡迎,找出家里用不到的舊棉絮、舊布、舊鞋,就可以從貨郎擔(dān)上換回些針頭線腦,那些桃紅柳綠鵝黃的絲線過不了多久,就在女人們靈巧的手下變成了好看的各色花鳥魚蟲圖案,繡在枕頭、鞋墊和小孩子穿的兜兜、虎頭鞋子上面,惹來一陣贊嘆。 撥浪鼓聲給鄉(xiāng)村的人們帶來了一個外面彩色的世界的縮影,也給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濺起幾朵浪花。 02 賣醬醋的銅鑼聲 每當(dāng)聽到街上常常響起的陣陣銅鑼聲,就知道那是趕著驢車下鄉(xiāng)賣醬醋的來了,便急急地提了瓶子出來,打上幾斤醬油或醋,有時候,還拿著碟子從他帶的壇子里買幾塊豆腐乳。 賣醬醋的人的車上,拉著幾個大的塑料桶,賣的醬醋是不用秤的,有個竹筒綁在長桿上做計量的工具,小的盛半斤,大的盛的是一斤。把醬醋從大桶里打出來,再用一個漏斗灌進我們的瓶子里。隔三差五下鄉(xiāng)賣醬油醋的人,為我們的生活送來了便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點滋味。 03 賒小雞的叫賣聲 賒小雞的人來的時候,春天就快要走了。 他們總是用自行車帶了一個大大的淺簍子,里面是一團團毛絨絨的可愛的小雞。當(dāng)然,也有小鴨、小鵝什么的,都是可以賒的。 他們叫賣沒有工具,到村里就滿街上吆喝?!百d小雞咧,賒小鴨”前半段悠長,后半段卻急促地剎住。 陸續(xù)有人聞聲從家里出來,他在街上把簍子擺下,掀開上面的罩網(wǎng),立即被大娘嬸子們圍上了。女人們挑的很仔細,一只一只的挑,挑公母,也挑生命力強的,好成活。 賒小雞的人先把名字記下來,誰家要了多少只,等秋后這些小雞小鴨養(yǎng)大了,他再來收錢。 賒回去的小雞,進了每家的雞籠里,人們用小米或者窩窩頭喂它們,看著它們慢慢褪去絨毛,換上羽毛,長出了尾巴。小雞養(yǎng)好了當(dāng)年就可以下蛋,人們把雞蛋賣掉,到秋后賒小雞的人來按照名單收錢的時候,從沒有人賴過賬。 在鄉(xiāng)村生活的歲月里,街道上小商小販的那些叫賣聲,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快樂,雖然他們已經(jīng)慢慢遠去,但這些叫賣聲永遠是那個時代的烙印。 文字來源:網(wǎng)絡(luò)整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