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實相涅槃理論,是從否定的角度理解涅槃。而《涅槃經(jīng)》卻是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肯定了涅槃是“常(恒常)、樂(快樂)、我(自在)、凈(清凈)”的境界。可見兩派對涅槃的看法截然不同。吉藏繼承了前人的道非邪正、無所得中道的傳統(tǒng),對涅槃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吉藏明確提出涅槃是中道。吉藏說《中論》中的《因緣品》到《涅槃品》是諸法實相,也是中道,也是涅槃。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強說涅槃呢?吉藏說是鑒于人們沒有能力體悟中道涅槃,如果不說涅槃,就無法度化眾生凡夫,所以勉強設立一個叫“涅槃”的名稱來說教眾生。吉藏提出名有二種:一因緣名,二無因緣名。因緣名就如同佛弟子舍利弗,他為什么叫舍利弗呢?這是有真實原因和根據(jù)的,因為他的母親摩伽陀國王舍城婆羅門論師之女,出生時以眼似舍利鳥,乃命名為舍利。因此舍利弗這個名字,意思是“舍利之子”。所謂無因緣名,意思是沒有真實原因和根據(jù)的。如坻羅婆夷,它是燕雀,被稱為食油燕雀,事實上它并不食油,只是勉強稱它為食油燕雀。涅槃也如此,無有因緣強名涅槃。 在涅槃無名非無名的無所得中道精神的指導下,吉藏對當時其他學派爭議的凡圣、常無常、隱顯、半滿予以破斥,認為它們之間沒有截然不同的分別,一切言教都是佛的方便教化,不能執(zhí)著于涅槃的凡圣、常無常、隱顯、半滿。 凡圣 這是就凡夫與圣者來說明涅槃的含義。當時有學派提出佛陀在講《涅槃經(jīng)》之前,他所顯現(xiàn)的身是不究竟的凡夫身,此后是達到了究竟涅槃的圣賢身。在涅槃之前,佛陀的圣賢身是被生死煩惱所覆蓋著的。涅槃之后才顯現(xiàn)圣賢之身,沒有生死煩惱。吉藏認為涅槃是中道,它本來非凡非圣,沒有凡夫、圣賢之分。但佛陀最后之所以涅槃,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有時化身凡夫,做凡間之事,有時化為圣賢。所謂化為凡夫,做凡間之事,就是佛陀初出世間時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一樣做事,乃至學習騎馬、射箭等各種技藝,這就是以凡夫的化身覆蓋了圣賢的實質(zhì)。但這只是佛陀為了教化眾生才化為凡夫的,這是以圣開凡。佛陀過去是開凡覆圣,現(xiàn)在是開圣覆凡,顯現(xiàn)出圣賢的本性,覆藏了凡夫的化身。佛陀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吉藏解釋說,佛陀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眾生根機不熟,沒有能力接受高深的佛法,所以不能說圣賢境界的佛法,只得說凡夫眾生能接受的佛法,因此以凡覆圣;現(xiàn)在眾生根機已熟,才能對眾生說我本是圣人,這就是以圣開凡。這便是佛陀之前覆藏如今開顯的原因所在。但眾生聽聞佛陀時而以凡覆圣,時而開圣覆凡,就誤以為有兩種不同的佛陀的形象。吉藏認為這種理解大錯特錯。他說佛過去雖然以凡覆圣,但本質(zhì)上仍然是圣人,只是眾生根機未熟,為了方便說法,才不能自稱是圣,而只能說是凡夫,哪里還別有一個圣人本性可覆藏呢?現(xiàn)在教化眾生,也是過去被佛陀教化的眾生,哪里還有另外一批眾生可以去除、哪里還有另一個圣賢可開顯呢?也就是眾生、佛陀都是同一種人。所以佛經(jīng)說顯發(fā)如來,方便密教。過去隱藏不說稱為密;現(xiàn)在顯說,就是開密??傊?,凡夫與圣賢都是佛陀在教化眾生時的方便權(quán)巧,兩者沒有絕對的對立,而是圓融一體的,生死即涅槃,目的是要眾生由此而方便權(quán)巧而最終悟入涅槃境界。 常無常 龍樹曾說過:“何有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笨梢婟垬鋵Α俺!焙汀盁o?!倍际怯盟木浼右苑穸ǖ?。但是涅槃學派認為佛陀在講《涅槃經(jīng)》之前,說的都是“無?!彼枷?,涅槃時佛身是圓滿常住的。所以過去說“無?!彪[藏“?!保褪恰案病?,也就是“無?!备采w了“?!?。而涅槃時佛身一向是“?!?,稱之為“開”,也就是在“無?!焙箝_顯了“?!?。一句話,涅槃學派主張“涅槃”是圓滿常住之法。 吉藏則指出常、無常就像凡圣一樣,都是佛陀為了方便教化眾生,即所謂“如此凡圣、常無常開覆并是大涅槃方便”。佛陀說凡圣、常無常乃是不可思議方便妙用罷了。 吉藏指出凡圣中又可分為凡始凡終、圣始圣終、凡終圣始、圣始凡終。為什么呢?佛陀一開始未成道之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的王子,只是一個凡人,所以稱為凡始。佛經(jīng)歷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恒河支流尼連禪河,于畢缽羅樹下的金剛座上結(jié)跏趺坐,證悟十二因緣、四諦法等,而得正覺,這就是凡終。成佛為圣始,佛于拘施那羅的娑羅樹間進入涅槃為圣終。圣始則凡終,凡終則圣始。但在中道的視角下,也可以說是凡始為圣終。如果不以無所得正觀看待,就產(chǎn)生有所得虛妄,那么就是圣終為凡始。吉藏進一步說大乘凡圣有二種:第一,以方便權(quán)巧看,則凡圣皆無常;第二,以中道正觀看,就沒有凡圣,也沒有凡圣的始終這種變化了。吉藏引用老師法朗的觀點為證。法朗以開藥治病為例。執(zhí)著于常這種病嚴重,就設無常之藥。眾生執(zhí)有為涅槃,因而設無;為了對治斷除無常,就設常住,以滌除無常這種病。如果執(zhí)常、執(zhí)無常兩種病都治愈了,那么設常、設無常的這味藥也就沒有了。所以說涅槃之法雖無所有而無所不有,雖無所不有而無所有。有無既然是這樣,常無常也應當是這樣,也即非常非無常。 總之,吉藏認為常、無常都是涅槃不同角度的展現(xiàn),是佛陀善巧方便的教化眾生方法。如果非要像涅槃學派固執(zhí)于涅槃是“?!?,生死是“無?!保@就落入了二見之列,從吉藏的涅槃是中道的角度來看,常、無常是不矛盾的,差別只是佛陀根據(jù)眾生的不同而設立的不同名相而已。 隱顯 這部分主要針對如來藏佛性而言。如來藏,就是指于一切眾生的煩惱身中,所隱藏的本來清凈(自性清凈)的如來法身。如來藏雖然覆藏于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污,具足本來絕對清凈而永遠不變的本性。所以如來藏一般被視為佛性的同義詞。當時如來藏有兩種解釋:一是眾生性顛倒的妄見而隱覆如來性,所以稱如來藏;二是眾生不堪聞如來之性,所以佛隱而不說,這也名如來藏。 吉藏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依據(jù)教義涅槃解脫時,斷除違背常道、正理的妄見,就能顯示如來藏,顯示出的如來藏就稱為法身;顯示眾生有佛性,就顯示出眾生是佛性根本,眾生是佛,所以有佛性,反之則不得有佛性。吉藏以人的姓名為例。他說比如有人叫張郎,才有張姓。如果此人不是張郎,那就不能有張姓。佛性也是這樣。就此而言,只是因為眾生的執(zhí)迷不悟,所以才說“隱”、說“藏”,哪里別有一個真實的如來藏可以隱藏呢?只是因為眾生覺悟,所以稱為“顯”,其實法身本來無體可顯,沒有一個真實的“如來藏”可以顯現(xiàn),“隱”與“顯”只是因眾生迷、悟的不同罷了。有學派也認為如來藏體為虛妄所覆,名為“隱”;體性顯現(xiàn),名為“顯”。隱顯猶如“貧女寶藏”“暗室瓶盆”,都是實在的事情。那和吉藏說的隱顯有什么區(qū)別呢?吉藏解釋說雖然雙方都說隱顯,但意義卻大不同。就像是箜篌一類的音樂,沒有棍棒的敲擊因緣時,就沒有聲音可以聽到,但這并不是說有聲音躲藏在其中;當因緣具足時,它就會發(fā)出美妙的聲音,但這也并不是有一個獨立于箜篌的聲音顯示出來。如來藏就是這樣,“隱顯”都是出于因緣。吉藏反復論說目的在于說明如來藏只是方便權(quán)巧,不能執(zhí)為實有,“隱”“顯”只是對如來藏不同層面的解釋而已,只有站在中道的立場觀察,才能真正理解如來藏的真義。 半滿 “半滿”即半字教與滿字教,合稱為“半滿教”?!鞍胱帧痹歌笳Z的生字根,即字母;“滿字”則指集合字母所構(gòu)成的文字。古印度有一本著名的文法書叫《毗伽羅論》,書中第一章《悉曇章》,是說明生字的理論,人們稱只學習這第一章是“半字教”,如果學習全部五章,就稱為“滿字教”。相對于“半字教”,“滿字教”圓滿而殊勝。佛教轉(zhuǎn)用它的意義,在《涅槃經(jīng)》中第五卷與第八卷的譬喻中,以“半、滿”比喻佛陀教育子弟時,有部分的講說,有全部的教授,猶如《毗伽羅論》的特征一樣?!赌鶚劷?jīng)》的譬喻,引起諸多不同的解說。有人以常住教的《涅槃經(jīng)》是滿字,以過去無常教的各佛經(jīng)是半字。有人說只有《涅槃經(jīng)》是常住,是滿字,其他都是無常的半教。有人認為生死無常不通常,涅槃常不通無常,乃至說金剛心無常不通常,佛果常不通無常。以上說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認為《涅槃經(jīng)》是圓融具足的滿教。 吉藏認為半滿的說法本身就有缺陷。他提出三條內(nèi)容來解釋“半滿”之義。 無常為半常為半,無常為半常為滿。意思是說“無?!焙汀俺!备鳛椤耙话搿?,兩者相比,相對于“無常”的“一半”,“?!钡摹耙话搿北容^高深,所以名為“滿”。 常無常皆半,是常無常所病皆洗除盡,名之為滿。這是將上面第一條中的兩半合起來稱為“一半”,因為“?!迸c“無?!毕鄬τ诜饒A融一體的教法,各自只不過都是一半而已,因此只有“常無?!钡牟』汲ヒ院蟮木辰绮攀恰皾M”。這比第一條進了一步。 常無常用半,非常非無常體滿,這是體、用不同。此體用、用體具足始為滿。這是從體用上來講的。常、無常只是方便的“用”,稱為“一半”,體、用具足的“非常非無?!辈攀恰皾M足”。這條比第二條又進了一步??梢?,吉藏對“半滿”的解釋是不執(zhí)著于某一種說法,認為“半滿”可以具有各種不同的意義。從“半滿”之義來解釋《涅槃經(jīng)》,就不能認為此經(jīng)是究竟的常住教,涅槃只是佛陀對治眾生病患的一種方便權(quán)巧而已。 總之,吉藏認為涅槃不是死后的虛無,也不是與生死截然相反的另一個實在可得的世界。同時,涅槃又是佛陀方便教化眾生的教法,眾生不可聞名作實而有所執(zhí)著。從這一角度來看,吉藏的涅槃學說一如他其他方面的三論學,也是以“無所得中道”為最后歸依。 摘自吳建偉《吉藏》 |
|
來自: 靜山主人v6drpr > 《佛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