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古時期,清河東武城崔氏與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齊名,號稱“五姓七望”、“天下甲族”,其中尤以清河東武城崔氏為著,崔氏一族詩禮傳家、世代簪纓,乃至大江南北,凡言及崔氏者,必曰“清河崔氏”,直至今日,在本地民間猶有“崔半朝”之傳說。
清河崔氏之源流,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古今姓氏辨證》、《廣韻》、《通志》等書記載,崔氏源出姜姓之齊國,齊太公之子為齊丁公,丁公之子季子讓國于叔乙(齊乙公,亦為丁公之子),食采在崔邑(今山東章丘黃河鄉(xiāng)土城村,一說在鄒平魏橋鎮(zhèn)崔八村),故為崔氏,季子即崔文子,文子生崔穆伯,穆伯生崔沃,沃生崔野,野八世孫為崔夭,夭生崔杼,是為崔武子,為齊國執(zhí)政,武子生三子:崔成、崔強、崔明,崔成、崔強為齊國大夫慶封所害,崔明逃往魯國,生崔良,良十五世孫為崔意如,意如為秦大夫,封東萊侯,有二子,長子曰崔業(yè),字伯基,漢時襲封東萊侯,居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南部),是為清河東武城崔氏之始遷祖,次子曰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一帶),是為博陵崔氏之始遷祖。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之后裔,因為遷徙分為十房:鄭州房、鄢陵房、南祖房(包括烏水房支系、崔溉支系、崔群支系,其后皆稱“南祖崔氏”)、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博陵安平房、博陵第一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合稱“崔氏十房”,其中清河崔氏即占六房。
漢·崔業(yè)生太常信侯崔昱,昱生襄國太守穆侯崔紹,紹生光祿勛嗣侯崔雅,雅生揚州刺史崔忠,忠生散騎常侍崔泰,泰始居清河鄃縣(今山東平原西南、夏津一帶),泰生丞相司直崔恪、淮陽太守崔景,恪生郡功曹崔殷,殷有七子,其長子崔雙為“東祖”,次子崔邯為“西祖”,三子崔宇為“南祖”或“中祖”。崔宇四世孫崔林為三國魏國司空,崔林曾孫崔悅為前趙司徒左長史,生有四子:渾、潛、湛、液,崔潛為后燕黃門侍郎,生崔宏,為北魏吏部尚書,封白馬公,崔宏生崔浩,為北魏司徒,封東郡公,歷事三朝,后因“國史之獄”遭太武帝族誅。崔湛生崔顗,為北魏平東府諮議,顗生崔蔚,因從兄崔浩之難,逃奔江南,后又自劉宋回歸北魏,為潁川郡守,官至郢州刺史,居鄭州滎陽,其后遂稱“鄭州崔氏”,為清河崔氏之鄭州房。
崔蔚生崔稚、崔彧,崔彧一支又徙居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縣一帶),其后為清河崔氏之鄢陵房。
漢·崔泰少子淮陽太守崔景生崔挺,挺生破虜將軍崔權,權生諫議大夫崔濟,亦稱南祖,濟生崔湫,湫生安定侯崔融,融生中書令崔溫,溫生魏常山太守崔就,就生上谷太守崔公安,公安生晉大司徒崔岳,岳生后趙尚書右仆射崔牧,牧生后趙征東大將軍崔蔭,蔭生聊城令崔怡,怡生劉宋樂陵太守崔曠,曠隨南燕慕容德渡河徙居齊郡之烏水(一名時水,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qū)烏河一帶),為清河南祖崔氏之烏水房,亦稱齊州房。
漢·崔業(yè)之八世孫崔密生二子:崔霸、崔琰,崔霸曾孫為后燕太常卿崔遵、廣川太守崔整,崔遵生滎陽太守崔模、汝南太守崔撫,撫生崔群,為北魏冀州刺史,徙居關中藍田,其后亦號南祖崔氏。崔琰為三國魏尚書,生二子:崔諒(一說為崔琰之孫)、崔欽,崔諒為晉中書令,生后趙特進崔遇,遇生黃門郎崔瑜,瑜生前秦齊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崔逞,逞生劉宋青、冀二州刺史崔諲、崔祎、散騎常侍崔賾,諲生劉宋員外散騎侍郎崔靈和,靈和生崔宗伯,宗伯生二子:長子崔休,為北魏撫軍將軍、殿中尚書,其后稱崔氏清河大房,次子崔夤(一作寅),為北魏太子舍人、樂安郡守,其后稱崔氏清河小房,崔祎四世孫崔溉之后也稱南祖崔氏。
魏·崔琰生崔欽,欽生崔京,京孫為崔瓊(一說崔京生崔瓊),為慕容垂車騎屬,瓊生崔輯,為劉宋泰山太守,徙居青州,其后稱清河崔氏青州房。
清河崔氏六房,人才濟濟、名卿輩出,世稱豪族,及至李唐一代,達至鼎盛,僅是宰相就產(chǎn)生了十二位,他們是崔元綜(鄭州房,武后時)、崔神基(南祖房崔溉支系,武后時)、崔詧(南祖房崔群支系,武后時)、崔知溫(鄢陵房,高宗時)、崔圓(青州房,肅宗時)、崔群(清河小房,憲宗時)、崔慎由(烏水房,宣宗時)、崔龜從(清河大房,宣宗時)、崔鄲(清河小房,宣宗時)、崔彥昭(清河小房,僖宗時)、崔昭緯(南祖烏水房,昭宗時)、崔胤(南祖烏水房,昭宗時),故民間又有清河崔氏為“宰相之家”的說法。崔氏清河小房御史中丞崔倕一家,家法嚴整,三世同爨,其子崔邠、崔酆、崔郾、崔鄯、崔鄲、崔郇、崔鄜,一登相輔,五任大僚,唐宣宗稱之曰:“家門孝友,可為士族法”,并為崔鄲之新舍題匾曰:“德星堂”,一時傳為佳話。據(jù)有關統(tǒng)計,魏晉至隋唐時期,清河崔氏諸房出仕為官者竟達數(shù)百人之巨,所謂“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的說法絕非空穴來風。
直到唐朝末年,藩鎮(zhèn)割據(jù),黃巢起義,戰(zhàn)亂頻仍,清河崔氏諸房紛紛南遷,其豪門大族地位受到嚴重沖擊,五代十國之后,士族門閥制度瓦解,清河諸崔從此退出政治舞臺。今故城縣南部的關廟村一帶為唐貝州武城縣縣治所在,舊時此處有一崔家廟村,相傳為清河崔氏世居之地,曾經(jīng)有崔家花園、崔家崗子等地名,因崔氏一族在朝中為官的人員眾多、影響廣大,故民間素有“崔半朝”之說。北魏太武帝族滅崔浩的史實至今在當?shù)孛耖g傳說中仍留有痕跡,相傳崔浩族中有一人因外出走親戚幸免于難,而后輾轉它處隱姓埋名,方得保住宗祀不絕,據(jù)說至今該家族過年祭祀時掛的家堂軸子上前半部分祖先姓氏仍書崔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