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上學了,就意味著要跟同齡人去競爭,除去少部分天才兒童,剩下的孩子智商都相差不大,不過內在的素質卻差距巨大,同樣的課本,同樣的老師,每個孩子學習的收獲都不同,有的孩子做完作業(yè)就算了事,有的孩子不滿足老師教的知識,還要進行課外閱讀,習慣不同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差距就會慢慢拉大,所以說拉大孩子間“差距”的原因是啥?和智商無關,是細節(jié)習慣! 小時候養(yǎng)成好習慣的孩子,將來成功的機會也很大 成功的人有他成功的道理,小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了不一樣,拼的并不是智力這件事,而是這5個良好的細節(jié)習慣。 孩子之間競爭力的“差距”,拼的不是智商,是5個細節(jié)習慣! 1:不拖延作業(yè)的習慣,長大面對困難也不逃避 家長規(guī)定好孩子回家第一要務就是先完成作業(yè),此時是鞏固知識的最好時機,教育孩子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后他做事就會懂得分清次序,避重就輕有拖延的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玩,作業(yè)拖到睡覺前才做,既影響了睡眠質量,作業(yè)的效果也打折扣。 現在那么多中年人要改掉拖延癥的毛病,其實就是小時候落下的病根,諷刺的是他們連改掉這個壞毛病也要繼續(xù)拖一會。 2: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才能成就大事業(yè) 身體素質差,抵抗力不足經常生病的孩子,學習上不夠專注,思維跟不上同齡人,而運動好,四肢發(fā)達的孩子頭腦也不簡單,成績好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文武雙全”,有一項喜愛的體育活動。 社會上很多的富豪也是堅持每天鍛煉身體,例如馬云喜歡打太極,王健林愛跑步,王石喜歡登山。這些企業(yè)家深知有好的身體,才能迎接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3:放學后與父母交流的習慣,會影響他們看世界的方式 孩子做完作業(yè)后,父母可以詢問下孩子今天在學校發(fā)生的趣事或不開心的事,聽一聽他們的心聲,訓練他們發(fā)現美麗事物的能力,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有快樂就一起分享,有憂愁就父母幫忙分擔,孩子心情變得積極樂觀,看到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 4: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人生路會更寬闊 告訴孩子課本的知識是有局限性,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無盡,讓孩子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進入書中的世界翱翔,必定能夠發(fā)現一個新的天地,像比爾蓋茨從微軟退休后,并不意味著人生的結束,他還組織了很多跟讀書相關的活動,開啟了另一段嶄新的事業(yè)。 現在很多中年人有知識焦慮,害怕被社會淘汰,他們重新拿起書本,拼命去學習新知識,讀書成為他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5:養(yǎng)成勤勞的習慣,孩子終生受益 曾國藩在家書里面告誡后代子孫,除了要每天讀書之外,還要每天做家務,切忌不能擺架子,他說這才是“保家之道”。 不想孩子嬌生慣養(yǎng),父母就要讓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以是從最小的擦桌子做起,一步一步培養(yǎng),讓孩子明白他是這個家的一份子,不要用金錢獎勵來誘惑孩子做家務,只會讓孩子變成貪得無厭。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孩子很多,但是肯下笨功夫養(yǎng)好習慣的孩子太少,自然將來成才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的孩子,有良好的家風,父母用心培育孩子的生活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寶媽們,你們有刻意培養(yǎng)孩子的這些習慣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