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麗水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隋開皇九年(589年),建處州。開皇十二年(592年)改為括州。大業(yè)三年(607年)改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改為括州。大歷十四年(779年)改為處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為處州路。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為安南府,隨后改為處州府。 明景泰三年(1452年)起,處州府轄麗水、龍泉、松陽、縉云、青田、遂昌、慶元、宣平、云和、景寧10縣。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設立處州軍政分府。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處州軍政分府,先后由甌海道和麗水、第九、第六、第七行政督查區(qū)管轄,轄麗水、松陽、縉云、龍泉、慶元、宣平、景寧、云和8縣。 1949年10月,設麗水專區(qū)。1952年撤銷專區(qū),各縣分別劃入溫州、金華、衢州專區(qū)管轄。 1963年5月,恢復麗水專區(qū),轄麗水、青田、縉云、遂昌、云和、龍泉6縣。 1968年,改稱麗水地區(qū)。 1973年,恢復慶元縣。 1978年,設立麗水地區(qū)行政公署。 1982年,恢復松陽縣。 1984年,設立景寧畬族自治縣。 1986年,撤銷麗水縣,設立縣級麗水市。 1990年,撤銷龍泉縣,設立縣級龍泉市。 2000年,撤銷縣級麗水市,設立蓮都區(qū)。 2000年7月19日,撤銷行署建制,設麗水市,轄蓮都區(qū),縉云、青田、云和、松陽、遂昌、慶元六縣,景寧一自治縣,另代省管理一個龍泉市。 位置境域 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閩兩省結合部,市境介于北緯27°25′至28°57′和東經118°41′至120°26′之間;東南與溫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接,北部與金華市交界,東北與臺州市相連;距省會杭州292千米,距上海512千米、溫州126千米、金華122千米;總面積17298平方千米。[4] 地形地貌 麗水市位于浙閩隆起區(qū)組成部分,山脈屬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嶺、洞宮山、括蒼山,呈西南向東北走向,分別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東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573座,1500米以上山峰244座,其中,龍泉市鳳陽山黃茅尖海拔1929米,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別為江浙第一、第二高峰。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以中山為主,間有低山、丘陵和山間谷地;東北部以低山為主,間有中山及河谷盆地。最低處為青田縣溫溪鎮(zhèn),海拔7米。[4] 氣候 麗水市在氣候區(qū)劃中隸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在區(qū)位上臨近東海,受海洋影響較大,具有較明顯的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地勢上多中山丘陵地貌,具有較顯著的山地立體氣候特征。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與丘陵山地立體氣候的疊加造就麗水優(yōu)越的氣候環(huán)境,是中國氣候養(yǎng)生之鄉(xiāng)。麗水氣候的總體特征為“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降水豐沛,雨熱同步,垂直氣候、類型多樣”。全市常年(1981—2010年,下同)年平均氣溫為17.9℃,最低1月平均氣溫為6.7℃,最高7月平均氣溫28.4℃。各地呈南高北低分布,最高青田18.6℃,最低遂昌17.1℃。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3.2℃(2003年7月31日出現(xiàn)在麗水市區(qū)),歷年極端最低氣溫-10.7℃(1977年1月6日出現(xiàn)在縉云);全市常年年平均降雨量1598.9毫米,一年中有80%的降水出現(xiàn)在3—9月,其中6月最多289.1毫米,12月最少僅44.3毫米。各地大致自南向北減少,最多慶元1746.8 毫米,最少蓮都為1405.8 毫米;全市常年的年平均降水日數(shù)166.6天,3月最多18.3天,12月最少8.3天。各地來看,南部略多于北部,最多云和177.1天,最少蓮都157.8天;全市常年的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635.1小時,7月最多215.6小時,2月最少僅84.0小時。各地差異不大,最多慶元為1729.0小時,最少遂昌1575.1小時。麗水市的風速總體較小且盛行東北偏東風,全市常年年平均風速在0.8—2.2米/秒之間,在地區(qū)分布上,自東南向西北地區(qū)減小。麗水市是氣象災害的多發(fā)和頻發(fā)區(qū),氣象災害種類多,每年暴雨、臺風、寒潮、大雪、低溫、大風、冰雹、雷擊、高溫、干旱等各類氣象災害都會發(fā)生,容易引發(fā)流域洪澇、小流域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等次生或衍生災害。[4] 水文 麗水 麗水市區(qū)域內有甌江、錢塘江、飛云江、椒江、閩江、賽江,被稱為“六江之源”。溪流與山脈走向平行。仙霞嶺山脈是甌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洞宮山山脈是甌江水系與閩江、飛云江和賽江的分水嶺,括蒼山山脈是甌江水系與椒江水系的分水嶺。兩岸地形陡峻,江、溪源短流急,河床割切較深,水位受雨水影響暴漲暴落,屬山溪性河流。甌江發(fā)源于慶元縣、龍泉市交界的洞宮山鍋帽尖西北麓,自西向東蜿蜒過境,干流長388千米,境內長316千米,流域面積12985.47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78%,是全市第一大江。位于甌江上游的緊水灘電站水庫,也稱仙宮湖。位于甌江中游的開潭電站水庫——南明湖,面積5.6平方千米,相當于杭州西湖水域面積。 礦產資源 麗水市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及冶金輔助原料、化工原料、建材原料、非金屬礦產、礦泉水、地熱等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探明金(銀)、鉛鋅、鉬、稀土、葉蠟石、螢石、沸石、高嶺土、珍珠巖、陶瓷黏土、花崗巖、建筑用凝灰?guī)r等礦種57種,其中金屬礦25種,非金屬礦30種,汽水礦產2種。礦產地494處,其中:大型礦床13個,中型礦床39個,小型礦床125個,礦點317個。探明資源儲量和開采的礦產26種,潛在經濟價值近千億元,其中金(銀)、鉬、葉蠟石、高嶺土、沸石等儲量居全省首位,縉云縣沸石礦為全國三大沸石礦之一。[4] 水資源 麗水市水電資源十分豐富,全市可供開發(fā)常規(guī)水電資源327.8萬千瓦,約占浙江省可開發(fā)量40%。2004年,景寧縣被水利部授予“中國農村水電之鄉(xiāng)”稱號。2006年11月,麗水市被水利部命名“中國水電第一市”。至2007年底,小水電(5萬千瓦以下)裝機總容量122.59萬千瓦,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首個實現(xiàn)超百萬小水電裝機的地級市。全市各縣(市、區(qū))均實現(xiàn)農村水電電氣化。到2012年底,全市建成水電站797座,總裝機251萬千瓦,發(fā)電量71億千瓦時(其中農村水電794座,總裝機153萬千瓦,發(fā)電量50億千瓦時)?!胞愃姟背蔀辂愃粡埥鹈5?016年底,全市建成水電站811座,總裝機266.71萬千瓦,發(fā)電量79億千瓦時(其中農村水電807座,總裝機158.91萬千瓦,發(fā)電量51億千瓦時)。[4] 2017年,麗水市水資源總量171.74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減少7.0%;人均水資源量為7856.42立方米,比上年減少32.1%。[5] 植物資源 麗水市境內已知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大型真菌等4262種,其中種子植物175科,902屬,2926種;大型真菌14目,51科,176屬,716種;苔蘚植物58科,132屬,295種;蕨類植物41科,88屬,325種。已知野生動物有2618種,其中脊椎動物有5綱,38目,110科,304屬,505種;昆蟲類20目,200科,2113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植物有:植物43種,其中一級保護植物有百山祖冷杉、伯樂樹、長喙毛莨?jié)蔀a、中華水韭、莼菜、寬距蘭、紅豆杉、南方紅豆杉8種,二級保護植物有長柄雙花木、福建柏、香果樹、七子花、鵝掌楸、華東黃杉、白豆杉等35種,百山祖冷杉、九龍山榧、百山祖玉竹、景寧木蘭為麗水市獨有。[4] 動物資源 麗水市境內有動物61種,其中一類保護動物有華南虎、云豹、豹、梅花鹿、黑麂、金雕、白鸛、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黿、金斑喙鳳蝶等11種,二類保護動物有50種。 201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70.19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82.45萬人,鄉(xiāng)村人口187.74萬人;男性人口138.82萬人,女性人口131.37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1.4%和48.6%。全年出生人口33002人,出生率為12.24‰;死亡人口18474人,死亡率為6.85‰;自然增長率為5.39‰。[6] 麗水市有漢族和47個少數(shù)民族。根據(jù)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市有漢族、畬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蒙古族、回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壯族、滿族、水族、佤族、傣族、白族、朝鮮族、瑤族、黎族、藏族、布朗族、仡佬族、傈僳族、維吾爾族、仫佬族、阿昌族、納西族、達斡爾族、錫伯族、鄂溫克族、高山族、塔塔爾族、哈薩克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東鄉(xiāng)族、毛南族、塔吉克族、俄羅斯族、德昂族、京族、怒族、土族、普米族、羌族、基諾族、門巴族。據(jù)2015年民族部門統(tǒng)計,全市少數(shù)民族人口10.32萬人,占麗水市總人口3.87%。設有景寧畬族自治縣和麗新、三仁、霧溪、安溪、竹垟、板橋6個畬族鄉(xiāng)及老竹畬族鎮(zhèn)。少數(shù)民族人口在10000以上的縣(市、區(qū))有蓮都、龍泉、云和、遂昌、景寧,畬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有212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