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虛,一切慢性病的根源 中醫(yī)將脾稱為“后天之本”、“人體之倉廩也”,認為脾是人體能量的源頭,因為人體氣血津液的生化,均依賴于脾所消化吸收的營養(yǎng)精微。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更是將脾的重要性推崇到極致,他在《脾胃論》中提出:人體正氣源于水谷精氣,即胃氣、元氣,而胃氣、元氣的盛衰,與脾功能的強弱息息相關,脾旺則正氣充盛,脾弱則正氣不足。 正氣不足有哪些危害呢?——全身都會受影響!諸如疲勞、虛胖、無力,甚至包括心腦的供血不足、疾病的慢性遷延、女人的婦科疾病等,歸根結底都是脾在各個臟腑行使功能時的無力、不足所致。 綜上所述,脾虛是一切慢性病的根源。 脾經(jīng),起于大指之端,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所以,咽喉腫痛或者是慢性咽炎的人,可以去探查一下脾經(jīng)的易堵塞穴位。當然,經(jīng)過咽喉部的經(jīng)絡有七條,有關的臟腑有七個,所以治療咽喉疾患,一定要有整體觀去查探,不要僅僅局限于局部。 又因脾經(jīng)的線路是“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所以有些心慌、氣短、胸悶可是心電圖和心脈又正常的人,往往是脾經(jīng)有問題,要疏通經(jīng)絡,要補氣、健脾、養(yǎng)血。 脾經(jīng)易堵的穴位都在膝關節(jié)以下,猜猜是哪幾個穴位呢? 對,就是下面4個穴位最容易淤堵 地機 三陰交 公孫 太白 手握砭灸罐,一遍灸,一遍刮,從膝關節(jié)下方沿著小腿脛骨內側緣,直到到踝關節(jié),一定會查探出你的疼痛點,而且不止一處 1、地機:在膝關節(jié)下方四指寬處,脛骨內側緣。這是很多人都會疼痛的穴位,有的可以說是劇痛了,甚至這里有一個腫塊、結節(jié)。 2、三陰交:在內踝尖上面四指寬的地方,生活當中女士們的三陰交穴基本上都會疼痛,男士們不是很普遍。 3、太白、公孫:太白在足大趾后,內側核骨下,赤白肉際凹陷處,太白向后一寸的地方叫公孫。有些人,太白和公孫兩個穴位不是都痛,可能只有一個疼痛。 以上四個穴位都是脾經(jīng)上的易堵穴位,穴位找不準沒關系,沿著經(jīng)絡和大概位置,找到你的疼痛點,重點艾灸,灸到不痛為止(有的人從膝關節(jié)下面的起始點就開始疼)。經(jīng)絡的疏通和按揉不是一天的功夫,慢慢來,貴在堅持。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虛之人體內水谷運化能力不強,所以會濕氣大、水腫、氣血虧,氣色也當然不夠好,很多胖人也都是脾虛。臨床中發(fā)現(xiàn),那些長期慢性病患者都有脾虛和脾經(jīng)不通暢的問題,所以,一定要疏通好脾經(jīng),脾胃不強很多病是治不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