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文化部評選出了22名“新中國人民演員”,分別是:
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云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
北京電影制片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于藍、于洋、謝芳;
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李亞林、張園、龐學勤、金迪;
八一電影制片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
上海青年藝術(shù)劇院的祝希娟(后進入上影廠)。
這22位明星,代表了當時新中國影壇的老、中、青演員,都是當年轟動一時、在民間引起空前反響的佼佼者,觀眾俗稱為“22大電影明星”。
在我們生命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東西讓你刻骨銘心。那些儲存在記憶深處的電影故事,哪怕一句臺詞,一個鏡頭,都會把人帶回童年的美好時光。往昔的老電影已離我們遠去,讓我們聆聽老電影插曲,懷念、重溫那些曾經(jīng)的歲月,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找尋記憶中雖已淡遠,卻是熠熠閃光的東西......
歲月流逝的是舊痕,腦海銘記的是永恒。那些演員,我們喜歡;那些電影,我們熟悉。
往事蹉跎,歲月流金,銀屏上的歌聲,平和地敲擊著一個時代的記憶。老電影插曲,伴隨著幾代人的歡笑和淚水、愛與哀愁,它記錄了時代,也不會被時代忘記。讓我們在婉轉(zhuǎn)氤氳的旋律中,回味曾經(jīng)的美好,感受這些藝術(shù)家的魅力!
王心剛、楊紹彩夫婦
王心剛(勐垅沙,偵察兵等)
楊昭彩(突破烏江等)
秦怡、金焰
秦怡(女籃五號,青春之歌等)
金焰(大地重光,暴風雨中的雄鷹等)
趙丹與黃宗英
趙丹(聶耳,烈火中永生等)
黃宗英(家,麗人行等)
孫道臨、王文娟夫婦
孫道臨(渡江偵察記,早春二月等)
王文娟(紅樓夢'越劇’,追魚'越劇’)
~~~~~~~~~~~~
白楊與蔣君超夫婦
白楊、蔣君超夫婦
白楊(十字街頭,祝福,為了和平等)
蔣君超(電影編?。?/p>
~~~~~~~~~~~~~~~~~~
張瑞芳、金山夫婦
張瑞芳(1918—2012)主演影片《南征北戰(zhàn)》《李雙雙》
金山(1911—1982)主演影片《夜半歌聲》《松花江上》
田華與蘇凡
田華(1928出生)代表作品《白毛女》《黨的女兒》等。
蘇凡(1924年出生)八一電影制片廠原文學部副主任、導演。
龐學勤與夫人楊洸
龐學勤(古剎鐘聲,兵臨城下等)
楊洸(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冰上姐妹等)
于藍、田方一家
于藍(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等)
田方(英雄兒女,革命家庭等)
1940年冬,他們在延安的窯洞里,舉辦了屬于他們的婚禮。
張園、于彥夫夫婦
張園(1926-2000)代表作《祖國的花朵》《黨的女兒》等。
于彥夫1924年--2005)電影導演:《蘆笙戀歌》《創(chuàng)業(yè)》等。
陳強、李玉潔夫婦
陳強(1918—2012)代表作品《紅色娘子軍》《瞧這一家子》。
李玉潔,北京電影制片廠的美工師。在《瞧這一家子》 《法庭內(nèi)外》擔任過角色 。
王丹鳳、柳和清夫婦
王丹鳳,代表作《女理發(fā)師》《護士日記》等。柳和清,著名電影事業(yè)家、攝影家。
上官云珠與第三任丈夫程述堯
上官云珠,代表作品《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等。
于洋、楊靜夫婦
于洋(山間鈴響馬幫來,生活的浪花等)
楊靜(衛(wèi)國保家,戰(zhàn)地黃花等)
張平、杜粹遠夫婦1944年在延安
張平(怒潮、風暴、鋼鐵戰(zhàn)士等)
杜粹遠(紅旗歌、趙一曼等)
李亞林、賀小書夫婦
李亞林(我們村里的年輕人,虎穴追蹤)
賀小書(國慶十點鐘,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等)
金迪、崔屹峰夫婦
金迪(1933年出生)代表作《花好月圓》《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等。
崔屹峰(1929年出生)攝影師,曾為蘇聯(lián)影片高爾基三部曲中的高爾基配音。
謝添、楊雪明夫婦
謝添(1914-2003)代表作品《林家鋪子》《甜蜜的事業(yè)》等。
楊雪明(1927年出生)主要作品《民主青年進行曲》、《金色的夢》。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剪輯師。
崔嵬與何延夫婦
崔嵬(1912年—1979年)
何延是中央戲劇學院教授
謝芳與張目夫婦
謝芳(1935年出生)代表作品《舞臺姐妹》《青春之歌》
張目(1930年出生)中國歌劇舞劇院原歌劇團團長。代表作品:歌劇《小二黑結(jié)婚》、《白毛女》等。
王曉棠與言小朋
言小朋(戰(zhàn)上海,野火春風斗古城等)
王曉棠(神秘的旅伴,野火春風斗古城等)
祝希娟和丈夫候烽民年輕時的照片
祝希娟(1938年生)代表作《紅色娘子軍》《青山戀》等。
候烽民(1935出生)畫家,擅長油畫、水粉畫。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芭蕉樹下的女孩》等。
歲月流金,往事蹉跎。經(jīng)典電影、著名影星的影響力、感召力,一輩子、一代代,生生不息、永刻不忘。懷念那個含蓄的銀幕時代,懷念那些為新中國電影事業(yè)嘔心瀝血的老藝術(shù)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