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中,我們在形容男子對女性極度癡迷和仰慕時,常會說出“某男拜倒在某女的石榴裙下”這句話。 細(xì)心的朋友您有沒有想過,石榴花雖也常見,但遠(yuǎn)沒有什么月季牡丹芍藥花這些耳熟能詳,那為什么還要拜倒在石榴裙下,而不是什么牡丹裙或芍藥裙呢? 有這樣一種解釋,據(jù)傳在唐代,楊貴妃喜歡穿石榴裙,唐明皇常讓楊貴妃在君臣宴會上起舞助興,但楊貴妃自持受皇帝寵愛,便借明皇之口要求百官在觀賞舞蹈前對她行跪拜之禮,君要臣拜臣不得不從,自此“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話便流傳開來。 這個故事且不論真假,但石榴裙確實是當(dāng)時女子們偏愛的服飾。 在唐代,石榴裙通常指紅色長裙,古有“石榴花染”,用植物染料(并非石榴花)將服裝染成石榴花般的紅色,直到清朝時編寫的《御制分類字錦》中還單獨保有這一詞條。 一條簡約但不簡單的石榴裙成就了大唐帝國時尚潮流界的翹楚,“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就連很多文學(xué)大咖都寫詩贊美過石榴裙的美,像蘇軾在《石榴》一詩中別寫道:“風(fēng)流意不盡,獨自送殘芳。色作裙腰染,名隨酒盞狂?!?。 拜倒在石榴裙下,一方面源自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氣,另一方面也與石榴自身的文化屬性有關(guān)。 在我國,關(guān)于石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 據(jù)記載,正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后,才將石榴帶回中原地區(qū)。 北宋詩人王禹偁《詠石榴花》詩里寫道:“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 詩中提到的道教神明王母,為生育萬物,庇護眾生,賞善懲惡的女仙之首,因居住在西方昆侖山,故稱西王母,既然“王母庭中親見栽”,便恰如其分地驗證了石榴來自西域的說法。 (青海湖西王母神像) 傳統(tǒng)習(xí)俗中,石榴常被認(rèn)為多子多福、紅紅火火的象征,民間婚娶時常將石榴置于新人房中,以寓意美好。 這樣想來,這石榴裙可是很有文化底蘊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