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對書法的分布、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wěn)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大概姜夔所記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tǒng)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 什么是“八面出鋒”?什么是“起行收”? 看懂這13個字,基本讀懂帖學筆法 以米芾老司機《苕溪詩帖》為例 臨帖,就是仔仔細細的、按部就班的模仿古人寫字的動作。 把古人的習慣動作變成你的習慣動作。 面對古人寫的字,我們通過痕跡分析, 就能很簡單的分析出來當時他們寫字的動作。 分析用筆動作,不用碑刻(黑底白字那種), 因為它是用刀子刻在石頭上的,看不出來啥玩意; 也不用王羲之的墨跡本舉例, 因為它是雙鉤填墨的摹本,也不可靠。 選用了宋代米芾的《苕溪詩卷》里面的字,這是他寫的,可靠。再者,選了很好的版本,墨色清透,可以看出來有些重疊的線條的接觸點,盡量還原當時的字。關于這個,大家看看這些圖,再看看你手頭的這本字帖,就知道“選好字帖”是多么的重要。 這些涂抹的地方,學會了用處不大 有時候 你要敢于把毛筆壓下去 筆毫鋪開 這個他 很舒展 風流倜儻 小心點為妙 這個倦字 眼看著就要躺下睡著了 金字動感 謝字飄逸 洲字蒼潤 看最后一筆 摟得多緊 得到了 誰又能舍 關于用筆,這么多圖片基本就能說明問題了。當然,你要學會舉一反三,通過分析掌握方法,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分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