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凰兮 本文由:心理嚴選(satirxinli) 授權育兒團發(fā)布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01 愛會傷人 最近,臺灣新出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其中,第一個單元劇《媽媽的遙控器》看得我毛骨悚然。 那荒誕無比的劇情,揭示了中國式親子關系中的矛盾。它告訴我們:有時候,父母的愛,是會傷人的。 紀太太跟丈夫離婚了,她的世界只剩下了兒子小偉。 小偉的“不聽話”,讓她感到十分難過。 此時,紀太太從一個神秘人手上,得到了一個遙控器。 同一時間,小偉為了去畢業(yè)旅行,偽造了成績單。 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他發(fā)現,自己的每一天都是“星期三”。 同樣的人,同樣的對話,同樣的事情……無限重復。 感到恐慌的小偉,迫切想要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詢問后得知,原來,他偽造成績單早已被紀太太發(fā)現了! 原來,紀太太手上的遙控器,能夠操縱小偉的時間! 所以,希望孩子能夠主動認錯的紀太太,不停地讓小偉回到星期三。 看到這里,好像是一名媽媽拿到了一件“神器”,然后利用它,讓不誠實的孩子“改邪歸正”的故事。 雖然帶有點神秘感,但還是挺正能量的。 然而,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這其實是小偉噩夢人生的開始。 為了讓小偉走上“正確”的道路,紀太太無論是日常的吃穿,還是小偉的交際,都要插上一手:
小偉一次次地重復地同樣的經歷,永遠走不出名為“星期三”的詛咒。 紀太太的“正確”,是她自認為的“正確”,從不考慮小偉自己的想法。 小偉愛上了一個有個性的女孩子,她的瀟灑、自信、活力,深深地吸引著他。 好景不長,他們的戀情被紀太太發(fā)現了,她不同意他們交往。 小偉不聽,他抗爭的結果,就是時間再一次倒流,回到他和女生素不相識的星期三。 她,再也記不起他。 紀太太的控制到了一個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小偉崩潰了,他選擇自殺:割腕、觸電、跳樓…… 一次又一次。 然而,掌握著遙控器的紀太太,從最開始恐懼到最后的漠然,她已經習慣用遙控器“救回”兒子,重返星期三。 “你到底想讓我再死幾次!” 連死也死不了的小偉絕望了,也屈服了。 紀太太很開心,因為小偉終于聽話了,一路按著她的要求長大。 小偉看似什么都有了,但他其實什么都沒有。 因為他從來沒有自己的獨立思想,沒有自己的選擇。 他活成了媽媽心中的完美兒子,甚至成了跟媽媽一樣的潔癖強迫癥,但這都不是他自己。 劇集最后,當我聽到他說“這不是你的遙控器,是我的”時,眼淚忍不住流下。 這不是你的人生,是我的。 這一刻,在紀太太手上搶回遙控器的小偉,才是真正的他,而不再是紀太太手中的牽線木偶。 德國心理治療大師海靈格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里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以愛之名,覆蓋孩子的想法、干預孩子的決定、插手孩子的人生,最終不是培養(yǎng)出一個父母的復制品,就是培養(yǎng)出一個無法融入社會的巨嬰。 02 根源:病態(tài)共生 前段時間,臺灣藝人孫鵬和狄鶯的兒子因涉嫌恐嚇,被美國警方逮捕。 事后,許多人都認為,是他父母的“愛”,讓他走上這么一條扭曲的道路。 狄鶯曾在《康熙來了》節(jié)目上,說過她的育兒方式。
如此教育的結果,就是孩子成年出國學習后,因其過格的行為而被捕。 嚴格控制孩子的狄鶯,是不愛兒子嗎? 并不是,“她是可以為了兒子去死的人?!?/span> 孩子放假,她也放假去陪孩子;孩子要上學,就搬家到學校附近。 她就這樣一邊控制孩子,一邊照顧孩子。 但是,以愛為名義的控制和傷害,真的也是愛嗎? “這世上所有的暴君都借著愛的名義施暴,但這都不是愛?!薄兜∶艽a》 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病態(tài)共生”。 心理學家武志紅提過:母嬰共生期是0-6個月,這是正常的,之后就是病態(tài)共生;6-36個月就是分離階段,或者叫個性化期;孩子3歲之后,就開始形成獨立人格,父母應當逐漸放手。 父母和孩子的病態(tài)共生,看似關系親密,但是缺乏了對彼此獨立人格的尊重,孩子因此失去了在挫折中成長的空間。 所以,當嬰兒過了共生期,父母就該讓孩子發(fā)展自己的獨立個性,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做。 而狄鶯明顯就是沒有尊重孩子的獨立個性,她和孩子缺少了應有界限。 父母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以為自己是為孩子好的心。 03 出路:先從夫妻關系開始 海靈格還提出了一個關于“愛的序位”的觀點。 其中一點,就是夫妻的關系優(yōu)先于親子關系。 夫妻要先成為好夫妻,才能成為好父母,孩子才能成為真正幸福的孩子。 明星杜江、霍思燕和嗯哼這一家三口,就是十分明確愛的排序的典例。 杜江和霍思燕毫不吝嗇對對方的愛意,平常會用語言表白,還會擁抱、親吻等。 于孩子而言,父母關系的和諧,比對自己需要的滿足更加重要。 作為孩子的嗯哼,在這種環(huán)境下,充分體驗到愛的安全和自由,活成一個討人喜愛小太陽。 所以,真正愛孩子,就是將夫妻關系放在親子關系之前。 其次,我們還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霍思燕對嗯哼的教育,也值得我們學習。 在《媽媽是超人3》里,霍思燕希望嗯哼捐出玩具,他不肯,還發(fā)脾氣。 但霍思燕沒有責怪嗯哼,也沒有講大道理,而是選擇坐在嗯哼身邊,摸他后背,幫他平復情緒,之后借著給他倒水的機會,留出讓他獨立思考的時間。 因為她知道,分享與否,嗯哼有自己決定的權力。 愛不是控制,而是尊重,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正如泰戈爾所言:“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用愛去包圍被愛的人,不是要淹沒TA,讓TA感到窒息、不自由,而是要理解和尊重TA,讓TA快樂、自信,給TA充分的自由。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不會以愛之名,干涉孩子的人生,而是選擇充分地肯定和尊重孩子。 最后,以紀伯倫的著名詩歌《致孩子》為結尾,贈給大家:
共勉之。 育兒團 |yuertuan123| 來源:心理嚴選(satirxinli),嚴格挑選生活中的心理學好文好課(婚姻、親子、職場)。本文作者:凰兮,一個愛聽故事的撰稿人。原文標題:《華語版“黑鏡”:“媽,你到底想讓我再死幾次”》轉載已獲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