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刁鉆的問題和最絕妙的回答,每一個都讓我看的心服口服!其中的涵義,更是值得我們深思!
01 劉文典是當年清華名教授,他給學生上課,追求學術性強、內容新、語言獨特。 他曾說過:“凡是別人說過的,我都不講;凡是我講的,別人都沒有說過?!?/strong> 沒有淵博的學識底氣,誰敢說這話?那年代的學生,那年代的大學課堂,開放得很。你敢發(fā)大話,我就要探虛實。 有一次,學生大聲問:“先生對寫文章有何高見?”劉文典應聲道:“問得好!”隨即朗聲念出5個大字:“觀世音菩薩。”眾學子無不愕然——這是哪跟哪呀! 接下去,劉老師神秘地解說道:“‘觀’,多多觀察生活;‘世’,須要明白世故人情;‘音’,講究音韻;‘菩薩’,要有救苦救難、關愛眾生的菩薩心腸?!?/strong> 果然非同凡響,令眾學子聞所未聞,細細想來,真是“高見”,把寫文章的學問概括得既全面又深刻。 不僅是寫文章,生活也要做到“觀世音菩薩”: 觀察發(fā)現生活的快樂幸福;明白人情世故;給生活添加一點美妙的音樂;保證自己到老都有一份善良的菩薩心腸。 02 1982年秋,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中美作家會議上,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請中國作家蔣子龍解個怪謎:“把一只5斤重的雞放進一個只能裝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辦法把它拿出來?” 蔣子龍說:“您怎么放進去,我就怎么拿出來。您顯然是憑嘴一說就把雞放進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語言這個工具再把雞拿出來?!?/strong>金斯伯格不由贊賞:“您是第一個猜中這個怪謎的人?!?/span> “你怎么放進去,我就怎么拿出來?!边@句話除了具有“我用你放進去的方法拿出來”的字面意思外,實際上還隱含著另一個信息———“如果你根本就放不進去,我也就無須拿出來?!?/span> 這樣,一個燙手的山芋被蔣子龍成功地拋了回去。 當別人刻意出問題為難你時,或許你可以換個方式,把問題還給他。 03 擔任山東大學校長多年的陸侃如教授,年輕時留學法國。 1935年博士論文答辯會上,一位“隆目深眼”的洋考官提出一個刁鉆古怪的問題:“‘孔雀東南飛’,為什么不往西北飛?”人們無不面面相覷、臉色愕然。 “孔雀東南飛”用的是比興手法,與內容沒有必然聯(lián)系,簡直讓人無法回答?但是“方額秀目”的陸先生稍一思索,即朗聲答曰:“因為‘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這答案出自《古詩十九首》。因為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阻斷了孔雀西北去路,它才索性折身而返,振羽東南! “妙答”對“刁問”,人們相顧莞爾,滿場粲然。陸先生此答,顯示出他面臨詰難時的機敏睿智,與古代典籍諳熟于胸的深厚古典文學功力。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更是其中的璀璨之星,讀點古詩詞,不僅能提升自己的文化氣質,也許還能幫助我們回答別人的問題呢! 別忘了把這個刁問妙答發(fā)給更多人看看,也算是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04 觀眾:請問法師,我的小孩不聽話、不愛學習怎么辦? 法師:您影印過文件嗎? 觀眾:影印過。 法師: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錯字,您是改影印件還是改原稿? (場內立刻響起雷鳴掌聲。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法師:應該原稿和影印件同時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機,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來,父母更是孩子的未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你要求孩子優(yōu)秀的時候,請先自己做到優(yōu)秀! 05 一位女士不停地述說自己的苦難,沒完沒了。法師打斷她的話說:你的苦還真多呀! 女士:別人訴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訴苦需要三年!因為我的苦得從前幾年就開始說! 法師:那不是過去了嗎?為什么還緊抓不放呢?(停了一下)你拉出的糞便臭不臭? 女士:當然很臭啦! 法師:現在糞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沖掉了。 法師:為什么不把它包起來放在身上?見到人就拿出來告訴別人,說我被這東西臭過? 女士:那多惡心! 法師:對呀!苦難也是一樣,它已經過去了。回憶和訴苦就如同把糞便拿出來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別人!聽懂了嗎? 女士:聽懂了! 法師:那以后你還要不要訴苦? 女士:不要了! 法師:記住,越訴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放下過去,不要抱怨,笑對未來,方得快樂! 這5個不一般的對話, 不僅有趣,還富有哲理,發(fā)給朋友一起看看吧! |
|
來自: 文acziq2qvc1f9 > 《人生哲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