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不要只說“沒關(guān)系” 跟朋友聊天,說起孩子被欺負時,你選擇怎么辦。 朋友說,孩子被欺負,一定不能說“沒關(guān)系”就敷衍過去,因為這真的太傷孩子了。 她說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 女兒的幼兒園有一場跑步比賽,當(dāng)時有一個男孩表現(xiàn)特別優(yōu)秀,總是能跑在最前面。有個小女孩看來之后之分不高興,于是就在小男孩跑步的時候故意扔了一只鞋子過去。這下好了,小男孩瞬間被絆倒,膝蓋擦傷了,而且還丟了第一名。小男孩哭著去找自己的媽媽訴苦,說被絆倒了,第一名沒了。 他媽媽詢問了情況以后,一個勁地安慰他:”沒關(guān)系的。“小男孩聽了以后哭得更傷心了,連忙解釋道:“媽媽,是她故意絆倒我的,她做錯事了。”誰知道男孩媽媽反而呵斥他:“你怎么這么小心眼呢,還是不是男子漢?是男子漢就不許哭!”男孩默默地哭泣,我感覺他真的好無助,被別人無故欺負,還丟了第一名,自己的媽媽卻沒有第一時間給予他保護,為他撐腰。我真的很不贊成家長這樣做,因為孩子明明是被別人欺負了,卻因為所謂的“男子漢”就該忍氣吞聲?家長就該挺身而出,為孩子討回公道。 我很認同朋友的說法。 孩子小的時候被欺負,家長說“沒關(guān)系”,久而久之,孩子就分辨不出誰對誰錯,甚至將來別人欺負他的時候,他都不覺得人家有錯…… 孩子被欺負了,只會教孩子說“沒關(guān)系”的家長,實際上是害了孩子! 男生被女生拳打腳踢,患抑郁癥住院 河南的一所外國語學(xué)校,有一個高二男生被同班女同學(xué)欺負了。 女生對男生拳打腳踢,短短時間,女生不知道向男生揮了多少次拳頭;而男生呢,只會蜷縮著,半點也不反抗女生的暴力行為。 班上的同學(xué)說,這個女生經(jīng)常欺負他,如果告訴老師了他還會被打得更慘。 事發(fā)以后,女生雖受到了學(xué)校處分,被打的男生卻患上了抑郁癥,住進了醫(yī)院。 如果你是那個男孩,愿意這樣么? 有句俗語說的挺在理:柿子專挑軟的捏,你越軟,別人越欺負你。 你被欺負一次,你忍氣吞聲一次,那下次別人只會把你欺負得更慘。 你會發(fā)現(xiàn),就算你不反抗,別人也不會因此對你很友好。 今天這個人會無緣由地對你大發(fā)雷霆,明天就有借口對你拳打腳踢。 那孩子被打了,我們就要教會孩子打回去?如何讓孩子從根本上避免被別人欺負?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強化孩子的權(quán)利意識 孩子被攻擊的時候下意識退讓,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權(quán)利的界限在那里。 父母在平時的引導(dǎo)中,可以多傳遞自我權(quán)利的意識,比如你可以這樣告訴他: 玩具是你的,你有權(quán)利決定要不要給別人玩。 身體是你的,不要讓其他人隨意觸摸和侵犯。 一位叫Alanya Kolberg的媽媽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她看到兒子Carson拿著變形金剛、模型和卡車時,有6個男孩圍了上來要Carson分享他的玩具。 Carson的抗拒很明顯:他將玩具抱在胸口并看向媽媽。 因為來公園前,Carson準備這些玩具是為了和媽媽朋友的女兒一起玩的,他并不想和其他陌生人分享它們。 Alanya見孩子不樂意,便告訴他可以拒絕這些要求,“只要說不就好了”。 她舉了個例子:一個成人到公園吃三明治,會有陌生人要求他分享這食物嗎? 如果他明確表達了拒絕,那些有禮貌的、伸手向他要求分享三明治的人會感覺到不高興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這位媽媽最后堅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她會告訴孩子:我們并非活在一個只要有人要求某件東西,你就得放棄的世界。 無數(shù)網(wǎng)友紛紛為這位媽媽點贊,說她三觀極正,而且讓孩子知道自己如何正確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 只有讓孩子先懂得認知權(quán)利的界限,他才能學(xué)習(xí)如何維權(quán)。 用語言警告威懾對方 教孩子使用嚴肅警告的言語,也是能達到震懾的效果的,特別是對于四五歲的孩子,讓他們知道“這個孩子不好惹”。 你不許碰我東西,否則我就生氣了!你走開,再碰我,我有你好看。 說不利索的時候,尖叫或吼兩聲也可以的。 一定要告訴孩子,當(dāng)你被欺負的時候,千萬不要默不作聲,一定要讓別人知道,你不好惹。 在氣勢上,就不要輸?shù)簟?/p> 有時候欺負人的小孩可能只是在試探,如果發(fā)現(xiàn)被欺負的人并不好惹,可能下次就不會再找這個人欺負了。 相反,如果被欺負的孩子一聲不吭,任人欺負,那結(jié)局可想而知,下次,愛欺負人的小孩還是會挑不反抗的孩子作為下手對象。 適當(dāng)還擊 如果語言威懾沒用,適時出手地反擊是可以被允許的,但要“打得過才行”。 推打人的孩子,讓他停止攻擊行為。 一位媽媽帶著三歲的女兒在游樂園玩,忽然間,一個男孩沖了過來,奪走了女孩手中的玩具,并狠狠地用手打了女孩的臉。這一巴掌打得很用力,因為女孩的臉一下子撇了過去。 女孩沒有哭,她比媽媽的反應(yīng)更加決斷和直接,她伸手打了那個小男孩,打在了男孩子的手臂上。 男孩開始大哭,撒潑打滾躺在地上。女孩和媽媽站在一邊,因為有些害怕,不停地往媽媽身上湊。 他的母親一邊斜著眼,一邊惡狠狠地對女孩的媽媽說:“你得讓你女兒道歉?!倍坪醪]有看到,女孩臉上還有她兒子的淺淺的掌印。 女孩的媽媽并沒有發(fā)火,只是告訴了男孩母親整個事情的過程: 你兒子先打了我女兒,而且打在臉上,你兒子手上的玩具就是從我女兒手上奪來的;我女兒臉上還有你兒子的手印,你可以仔細看;你兒子向我女兒道歉的話,我女兒也可以向你兒子道歉。 男孩的母親在聽完整個過程后,斜了一眼女孩的媽媽,抱著兒子就走。 看到男孩走了,女孩看起來很高興,摟著自己的媽媽又親又抱??吹贸鰜?,女孩很喜歡媽媽的處理方式。 當(dāng)然,逃跑也是英雄,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求助大人 實驗當(dāng)中,有效停止被欺負的行為除了有效反擊外,借助外力幫忙也是很有用的。 你可以教孩子及時求助,求助老師或父母,甚至或者對方孩子的家長,這個時候,能順暢的表達就重要。 被比自己力氣大太多,或者明顯打不過的孩子欺負,讓孩子知道,要告訴家長或者老師。 平日里,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是TA最堅強的后盾,不管是被誰欺負,你一定會替他主持公道。 有的家長老跟孩子說“沒關(guān)系”“你不調(diào)皮誰欺負你”“肯定是你做得不對”。 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在家長這里得不到信任,也得不到保護。最后寧可自己受委屈也再不和家人訴苦,其實這樣的情況是很糟糕的。 孩子不被信任,任人欺負,最后很有可能性格走向懦弱,或者是抑郁。 孩子被欺負,不要只對孩子說“對不起”了,要想讓孩子真的遠離欺凌,必須讓他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反擊他人。 希望天底下的父母都能重視這個問題,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都能站在他身邊,告訴他,我們可不是好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