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 2019.03.11 你可以把這篇采訪拿給你父母看。 一邊是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被全世界視作金科玉律,一邊是單身人群被社會默認為異類。在人們眼中,單身人士之所以單身,要么是因為性格太怪、要么是因為長得太丑、要么因為年紀太大,所以他們注定要在郁郁寡歡和孤獨寂寞中死去。 雖然當前(加拿大)的 離婚率高達40%,撫養(yǎng)小孩的開銷突破天際,但我們依然前赴后繼、樂此不疲地往婚姻的圍城里擠。如果你保持單身,你就會遭人憐憫,因為如果你不找個人在你垂垂老矣時照顧你,你就可能會一個人孤獨地死去,最后被你養(yǎng)的貓生吃掉了。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情況正在發(fā)生轉(zhuǎn)變。 這本名為《快樂單身族》(Happy Singlehood: The Rising Acceptance and Celebration of Solo Living)的新書指出:單身人士絕不是少數(shù)派,而且他們更容易在生活中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在這本書中,來自希伯來大學的社會學研究者 埃利亞金姆·奇斯萊維(Elyakim Kislev)分析研究了為什么單身人群正在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人群。從教育情況和女權主義的影響,到消費主義和城市化的發(fā)展,他詳細分析了除顯著社會壓力之外,人們選擇單身的原因,以及他們比已婚人士更快樂、更不自私的原因。他研究了一些人是如何 通過非傳統(tǒng)方式獲得親密關系,如何在工作中獲得意義(雖然他們的工資比已婚人士更低),如何在變老的過程中 形成屬于他們自己的群體。 VICE:首先,為什么單身人士在世界各國都變成了增速最快的一個群體? 埃利亞金姆·奇斯萊維:因為人們需要更多的私生活。另一個原因是女性社會地位的不斷增長:她們不再需要男性供養(yǎng),變得更加獨立。女性能夠獨自生活,從這個角度看,她們沒有結婚的動機。接受教育、打拼事業(yè)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晚婚。而且國際移民和國內(nèi)移居也更加普遍,人們移動得更加頻繁,不再被其他人所束縛。我們變得更加個體化,更加全球化。 話雖如此,但社會還是經(jīng)常把單身人士視作一種威脅或者負擔,為什么會這樣? 我懷疑是不是因為改變來得太快。在過去,我們通常認為肩負責任的人更值得信賴:如果你是已婚人士,要為自己的配偶以及子女負責,你對社會就不構成威脅。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讓我們知道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但現(xiàn)實情況正在迅速轉(zhuǎn)變:今天我們的互相聯(lián)系非常緊密,但這種聯(lián)系并不可見。我們通過網(wǎng)絡保持聯(lián)絡,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我們甚至會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但人們的思維并沒有跟上現(xiàn)實改變的速度,我們依然覺得單身人士不值得信懶。 什么叫婚姻崇拜(matrimania)? 這個詞其實是由貝拉·德保羅(Bella DePaulo)教授發(fā)明的,她也是研究單身人士的專家之一。她認為我們的社會充斥著結婚的想法,我們希望人人都早婚、都生子。婚姻崇拜引發(fā)了單身歧視(singlism),我們鼓勵結婚,反感單身人士,因為我們不信任他們。 單身歧視有多普遍?這種想法為什么有害? 具體我們也不知道。這就涉及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不會去談論單身人士的現(xiàn)狀。我們都假定他們也想結婚。因為我們不談論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沒有足夠的數(shù)據(jù)。沒有人去調(diào)查和詢問人們對單身人士的看法。所以在公眾對于單身人士的態(tài)度方面,我們沒有多少數(shù)據(jù)可作參考。 要應對單身人士所面臨的歧視和社會壓力,第一步就是認識到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和社會排斥?!懊總€人遲早都要結婚” 的想法已經(jīng)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一方面,我們也不想結婚,但是另一方面,我們接受的教育讓我們對這種想法感到可恥,好像尋找另一半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所以我們的想法很分裂。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社會排斥的存在,并且接受、甚至迎接單身的生活方式。單身也可以讓你過得充實而快樂。 你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享受單身的人士給人的印象比那些目前單身但渴望結婚的單身人士更差。你覺得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這和其他所有的歧視都是一樣的:我們帶有一種部落心態(tài)。我們需要其他人和我們一樣,和我們抱持相同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說他想結婚,我們就會覺得,行,他們和我們是一路人,這樣很好。但是如果他說我不想結婚,我們就會覺得他是異類,他和我們?nèi)^不合,他和我們不是一路人。 在研究當中,你碰見對于單身最大的、最常見的誤解是什么? 最大的誤解就是單身人士都活得很痛苦。實際上單身人士也可以非常開心,過著充實美好的生活。社會總是覺得單身人士很丑、不成熟、反社會。我們對于單身人士的誤解太多太多。 很奇怪,我們都知道單身人士不是這樣的。 沒錯!我們不只是認識單身人士,我們自己也曾經(jīng)單身,而且我們大部分人終將回歸單身?;橐霾挪皇怯篮愕摹R霐[脫婚姻只有三種方式:要么配偶死,要么你死,要么離婚。唯一讓自己永遠不單身的方式,就是早婚,并且終身不離婚,并且比你的配偶先死一步。但這種情況真的很少。社會應該開始幫助公眾為單身做好準備,因為單身只會越來越普遍。在北美和歐洲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單身。成年之后幾乎每個人都會變成單身。 然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婚姻就是一切。而你的建議是單身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我們必須教會人們過單身生活的基本常識:如何和他人構建聯(lián)系,如何在沒有家庭、沒有配偶的情況下尋找生命的意義。我們必須在核心家庭的語境之外找到我們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很多人都提到自己湊合結婚的一大原因,是因為不想孤獨終老。這種想法為什么是錯誤的? 人們覺得這種事情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因為有這種恐懼,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妥協(xié)。有一項研究顯示因為害怕單身,人們甚至會選擇和前任復合并結婚。 這種恐懼會驅(qū)使我們我們做出錯誤決定,很多人結婚都是出于錯誤的理由,這很容易導致婚姻不幸,兩個人在一起勉強生活個十幾二十年,然后迎來所謂的 “灰色離婚”,也就是在50歲之后離婚。在這種婚姻中,離婚率會翻兩倍甚至三倍。到這個時候離婚,他們已經(jīng)沒有任何支持體系了 —— 他們甚至會比從來沒結過婚的人還更慘,因為他們沒有過單身生活的技能。為了婚姻,他們早已放棄了朋友、人脈、社群 —— 這會讓他們在離婚后生活變得特別困難。 也就是說,他們的恐懼驅(qū)使他們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里。在大眾眼中,單身人士比已婚人士更加自私,但你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上事實并非如此? 實際情況其實完全相反。相比于已婚子女,單身子女會把更多時間放在照顧父母上,他們更善于社交,和周圍人關系更緊密,他們能從朋友、交際圈、社會活動、志愿活動中獲得快樂和生活滿足感。 你的新書提到幾種把我們的社會變得對單身人士更加友好的方法。在你看來,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從小學開始開展單身教育。我們要讓兒童為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個體做好準備,要學會如何照顧自己、探索人生,學會如何與他人交流溝通,形成屬于自己的社交網(wǎng)絡。這種教育真的要從娃娃抓起。 你的書中提到單身文化在日本尤其普遍(一項調(diào)查顯示,在20多歲和30多歲的日本男性中,有75%認為自己是對性愛和戀愛不感興趣的人)但是從政策、住房、社會態(tài)度等方面來看,你覺得最適合單身人士居住的國家是哪一個? 是葡萄牙。我測量過每個國家的單身人士和普通大眾的相對幸福指數(shù)。歐洲南部很適合單身人士,比如西班牙、意大利還有希臘。但是我需要再核查一下這些結果,因為我懷疑實際情況沒這么簡單,我們要對不同年齡的單身人士進行區(qū)分,看看大眾對于單身人士的看法。這個問題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在個人幸福感上,單身男性和單身女性哪個幸福感更高?為什么? 單身女性對于自己的狀態(tài)非常滿意,她們擅長構建社交網(wǎng)絡。已婚男性在結婚后會忘了自己的朋友,花在社交網(wǎng)絡上的時間也不如女性多。所以他們在離婚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更加孤單。 什么叫 “貪婪婚姻”(greedy marriage)? 就是結婚之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家庭上的人。他們照顧自己的家人,認為家人就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所以他們把所有的經(jīng)歷和資源都投入到家人身上。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社交網(wǎng)絡,他們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里。 在其他各方面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單身人士會比已婚人士更開心嗎?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簡單的回答是并不。其它的研究會認為已婚人士更幸福,但是讓他們快樂的不一定就是婚姻,如果你越開心,你就越有可能結婚。 把已婚人群和未婚人群進行比較并不妥當。有一天,已婚人群也會離婚或者喪偶,屆時他們的幸福指數(shù)將會比基準線還低,而從沒結過婚的人對于人生的起伏會有更高的抗壓力??傮w而言,拿從沒結過婚的人和離異/已婚/喪偶的人相比較,后者遠不及前者快樂,而且后者對于單身生活缺乏準備。我們需要把所有人口和從未結過婚的人口進行比對,看看結果如何。 不幸福的已婚人士能從單身人士身上學到什么? 已婚人士可以向單身人士學習的東西有很多,享受單身生活的人能夠給已婚人士上很多課,其中一項就是不要拋棄你的朋友、親戚和社交網(wǎng)絡,你應該時刻和他們保持聯(lián)系。很多人在婚姻生活中感到孤獨,享受單身的人能夠教會他們?nèi)绾闻c周圍人構建聯(lián)系。而且,享受單身的人很清楚決定是自己做的,他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起伏負責。 很多已婚人士會覺得結婚后很多事情自己沒得選,他們把不幸歸咎于自己的配偶,認為自己被對方束縛住了之類的。你要盡量保持獨立,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對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享受單身的人回首自己的人生,會說這是我自己做的決定,我很清楚我的決定會帶來什么結果,我沒有怨言。他們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你覺得婚姻這種東西會消失嗎? 不會,婚姻是你把自己奉獻給他人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奉獻的表達。我覺得有些人還是需要婚姻的。但到了一定階段,我們有各種奉獻自己的形式:結婚、同居、婚內(nèi)分居、非正式交往。在未來,我們將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