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陸后的華陽島,已變南海森林公園,麻楓桐是怎么在島上存活的? 華陽島衛(wèi)星圖 華陽島,我國目前在南海有人駐守的最南端島嶼,島嶼面積0.28平方公里,是我南沙四小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美濟、渚碧、永暑為南沙三大島)。華陽島陸地面積在南沙群島230多個島礁中排名第7位。地理坐標北緯8度51分50秒,東經112度49分50秒。北距永暑島75公里,東北距赤瓜島185公里。華陽島位于南華水道以南,是我國南沙群島南部唯一有人駐守的島嶼。北拱永暑島,南守南海航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海上森林公園華陽島 2013年前,華陽島只有暗礁、礁陸和礁堡,2014年1月我國經過大半年的陸域吹填,形成了0.28平方公里的陸地,改善了駐島人員的生活環(huán)境。目前華陽島修建了港池、碼頭、道路、營房、發(fā)電站、雷達站、直升機場、海水淡化廠等設施。經過幾年建設,長方形狀的華陽島已變得綠意盎然,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從海上看,華陽島完全像一座海上森林公園,又像一座新興的海上村鎮(zhèn),除了林中的營房、燈塔、雷達站等設施,更吸引了大量的海鳥、海龜在這里棲息、覓食。 華陽島位置圖 那么,華陽島上的森林是怎么存活下來的? 我國對珊瑚島礁的綠化治理,已研究實踐了幾十年,特別在西沙群島開展的綠化工作,為南沙珊瑚島的綠化積累了寶貴經驗。 華陽島的植被 我們都知道,我國南沙群島的島礁建設,是采用自然仿真法進行吹沙填海,模擬海洋中的暴風浪吹移,搬運有關生物碎屑,逐漸進化為海上綠洲的自然過程。通過吹移能將生物碎屑聚少成多,逐漸形成海上綠洲。吹沙填海完全模擬自然過程,不會對海洋生態(tài)造成破壞,也不會影響珊瑚礁的發(fā)育。華陽島陸地形成后,因為是珊瑚砂,既沒脫鹽,也缺乏養(yǎng)分和淡水,這時在珊瑚砂上種植物,肯定活不成。所以我國島礁建設一般先要進行一個雨季的珊瑚砂脫鹽處理,靠大雨來沖刷珊瑚砂的鹽分。 早年的華陽島礁堡 珊瑚砂經雨水沖刷后,鹽分已大量減少,適合栽樹。我國早期在珊瑚島植樹,樹栽下去后,很快就死了,基本不成功。不是淡水和養(yǎng)分的問題,主要是珊瑚砂密度小、顆粒大、質地疏松,根本壓不住樹苗,大風一來,所有樹苗都吹倒了,加上太陽一曬,樹苗自然活不了。所以在珊瑚砂直接種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14年華陽島陸域吹填 后來,經科研人員多次實驗后,決定采用國內常用的“濱海鹽堿地梯田式吹填土綠化方法”對珊瑚砂進行綠化,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濱海鹽土已有成功案例。梯田式吹填土綠化方法,先是抬高地面,梯田式造型整地,在排水脫鹽基礎上進行土壤填充改良。從衛(wèi)星圖我們看見華陽島棋盤式的綠化布局,就是一條條預先畫好的綠化線,把土壤沿線堆好再揚開,便于填土改良后的地表蓄水。梯田式造型整地實現(xiàn)了雨水的有效攔蓄利用,不但增加保水保肥能力,同時解決了珊瑚砂綠化淡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土壤改良后,樹苗也能壓住了,再不怕大風把樹苗吹倒。 2014年華陽島建設 有人會問,華陽島上樹苗以什么品種為主?不耐鹽、不抗旱的樹苗能否存活? 不耐鹽、不抗旱的樹苗在華陽島當然不能存活。這跟南沙熱帶海域的高溫、高濕、高鹽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我們現(xiàn)在看見的華陽島植被以麻楓桐、木麻黃為主。 華陽島建筑 麻楓桐,又名抗風桐、白避霜花,主要產于我國臺灣省東部和西沙群島,赤道地區(qū)國家和太平洋島嶼也有,是耐鹽堿濕地常綠無刺喬木。麻楓桐最高可長到14米,樹干直徑30-50厘米,最大可達87厘米。麻楓桐受風影響,枝條很少,葉常叢生,林冠茂密,具有發(fā)達的貯水薄壁細胞,綠陰郁閉度在80%以上。 華陽島森林覆蓋率90%以上 木麻黃是常綠喬木,樹干通直,最高可長到30米,樹干直徑70厘米。木麻黃生長迅速,萌芽力強,由于它的根系深廣,喜高溫、耐干旱、抗沙埋和耐鹽堿,適生于海邊的疏松沙地,因此成為熱帶海岸防風固沙的優(yōu)良先鋒樹種。我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qū)沿海和南海諸島,均有栽培。 麻楓桐、木麻黃是我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要植被,也是景觀植物,我國南沙七島均有種植。 (曾明偉/文) 華陽島綠意盎然 更多南海故事和文章可點我的頭像,進入我的《南海故事》專欄! 麻楓桐樹 木麻黃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