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以后,德國的盟友土耳其仍然統(tǒng)治著阿拉伯半島,而該地區(qū)的各個部族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英國軍方派了有'阿拉伯通'之稱的陸軍情報軍官勞倫斯到那里進行活動。勞倫斯在去麥地那會見部族首領費薩爾王子,費薩爾采納了勞倫斯的意見,從陸路攻打亞喀巴,為占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勞倫斯則與阿里率領突擊隊穿過沙漠,冒著炎熱與風沙。日夜兼程,很快攻下該城。他換上阿拉伯人的服裝,盡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于突擊隊屢建戰(zhàn)功,威震中東,勞倫斯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在對大馬士革發(fā)動的總攻勢中,勞倫斯與阿里率領的阿拉伯軍隊驍勇善戰(zhàn),長驅直入,比英軍提前一天攻入。但戰(zhàn)后,英阿雙方在管轄大馬士革這個問題上發(fā)生了嚴重的分歧,英國背信棄義地拒絕了阿拉伯人的獨立請求,而勞倫斯困于復雜的政治外交斗爭之中,仕途失意,不得已退役。他回到英國后,憂郁不得志,不久后勞倫斯騎著摩托車出行,在路上躲避兩個兒童而摔倒,不幸身亡。 《阿拉伯的勞倫斯》劇照 《阿拉伯的勞倫斯》獲得第35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導演大衛(wèi)·里恩(1908年-1991年),英國泰斗級導演,1945年拍攝的《相見恨晚》為其第一次獲得國際贊譽,這部影片至今仍是教科書級別的電影,許多電影理論書籍都以此片作為范例。此后他拍攝的《孤星血淚》(1946年)、《霧都孤兒》(1948年)、《桂河大橋》(1957年)等根據(jù)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均取得成功,因此至今大衛(wèi)·里恩仍被認為是最能通過電影表達文學意味的導演。1962年史詩傳記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橫空出世,大衛(wèi)·里恩更是一舉開創(chuàng)了史詩電影的新局面,幾十年來,在許多史詩電影中仍能感受到《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影響力。此后,他又拍攝了兩部被大多數(shù)人認為是銀幕經(jīng)典的作品,那就是《日瓦戈醫(yī)生》(1965年)和《印度之行》(1973年)。 半個世紀以來,有關本片的評論和研究文章數(shù)不勝數(shù),電影也于1983年翻拍過,但個人認為,最精彩的評論莫過于英國影評家杰夫·安德魯在《導演視野》一書中對本片和大衛(wèi)·林恩寫下的一段話:大衛(wèi)·里恩塑造的勞倫斯深情浪漫,也充滿著矛盾:這是個詩人戰(zhàn)士,也是個自由戰(zhàn)士,卻代表英國帝國主義。他的影片給人的印象就是其對主角與環(huán)境的關系的龐大聯(lián)想。到了晚期,其作品更無一例外的偏好史詩、驚人的場面和磅礴的景觀,仿佛大即可保證質量。他以吹毛求疵、追求完美聞名,偏好重量級文學和歷史題材,卻一再向視覺壯美化投降:在刻意浪漫的《日瓦戈醫(yī)生》,或拙劣虛假的《雷恩的女兒》和掉書袋又粗濫的由佛斯特小說改編的《印度之行》中,他這種史詩偏好使他一再選擇含蓄、重親切視察的故事。的確,他早期較謙虛的作品表現(xiàn)較好,如改編自狄更斯作品的《孤星血淚》和《苦海孤雛》,這兩部影片用精妙的設計和犀利的剪輯,共同創(chuàng)造了生動、聰明的娛樂佳作,角色也不會被環(huán)境“吃盡”。在《桂河大橋》----一部野心勃勃卻重點不明、過度強調反戰(zhàn)信息卻宣傳傳統(tǒng)英雄的作品---之后,大衛(wèi)·里恩似乎自比偉大的英國藝術家,使電影成為冗長、沉悶又過度學術化的華麗奇觀。(孫海帆) 《奇跡創(chuàng)造者》(1962年) 美國著名的勵志電影,講述聾啞少女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故事。同類影片還有《我的左腳》等,殘疾人的故事是勵志電影最佳的選題,但是主創(chuàng)者要避免同情和煽情的成分太多,拍這類電影就要把殘疾人當作一個正常人來拍,因為,真正的殘疾是心理殘疾而不是肢體和器官殘疾,《奇跡創(chuàng)造者》這一點做得很好,本片在2000年重拍。 《奇跡創(chuàng)造者》海報 電影的主角海倫·凱勒生于1880年,后來成為聞名世界的聾啞作家。她其實生來跟一般小孩沒有差別,但是卻在一歲左右染上一場大病,最后使她成為又聾又啞的小孩,從此進入一片靜默的世界。一直到她六歲那年,由于遇到了良師 Anne Sullivan ,才讓海倫·凱勒的生命重新燃起希望。這位初出茅廬的老師,之前其實并沒有很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她憑著堅強的意志和不滅的熱忱,耐心教導海倫逐步學習閱讀、拼字、發(fā)音…等等,慢慢走出一片死寂的靜默世界,最后終于戰(zhàn)勝命運的桎梏,成為舉世聞名的一代女作家。 海倫·凱勒的故事,一直是后世所津津樂道的,因為這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讓大家看到了不屈服命運、依然編織夢想的堅毅精神,帶給世人無限的啟發(fā)。 《放浪記》(1962年) 成瀨巳喜男和小津安二郎、溝口健兒都是日本早期電影黃金時期的重要導演,而且他的電影也是以女性題材為主,大多數(shù)改編自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的小說,這部傳記片則是以林芙美子的自傳小說改編的,由高峰秀子主演。 《放浪記》海報 本片主演高峰秀子,1924 年生于北海道,5歲時便參演了影片《母》。二戰(zhàn)前已活躍于影壇,戰(zhàn)中多演出明朗的角色鼓舞人心,戰(zhàn)后與木下惠介及成瀨巳喜男合作主演多部名作,1979 年拍完《沖動殺人,兒子啊》后息影。在她40年的演員生涯中,主演了50多部影片,獲得了日本國內各種電影獎,代表作品有:《作文課堂》、《馬》、《二十四只眼睛》、《浮云》等。著有自傳《從影五十年》。從1941年的《售票員秀子》開始,高峰秀子與成瀨巳喜男合作了二十多部影片,簡直成了成瀨的御用女演員,在與成瀨巳喜男合作主演的影片中,她總是飾演“在承受痛苦時并不美麗,但堅忍不拔,甘于獻身,且有頭腦”的日本女性,高峰秀子還被稱為二十世紀日本映畫黃金時期的文化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1962年) 這是美國大導演約翰·休斯敦拍攝的關于弗洛伊德的傳記電影,本片曾獲196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提名。 《弗洛伊德》劇照 一九五八年導演約翰·休斯頓來找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請他寫一部《弗洛伊德》的電影腳本。薩特答應了,先寫了一份長達九十五頁打印好的提要出來。哈斯頓看了以后認為滿意,請他繼續(xù)寫拍攝腳本。可是這個腳本太長,如果要照這個本子拍戲,恐怕要拍上七個小時的電影,一般沒有受過嚴格的智力訓練的觀眾,可就受不了了。第一稿沒有通過,哈斯頓請他刪改??筛某鰜淼谋咀右廊蝗唛L。哈斯頓要他再改,薩特堅決不答應。最后,要開拍了,薩特無奈只好又改,只是要求在上映時不要打出他的名字。這就讓許多人不知道原來這部《弗洛伊德》的傳記片的編劇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薩特。 為什么哈斯頓一開始要找薩特寫弗洛伊德呢?他知道,薩特本人對于弗氏及其學說是出名的冷淡,并且根本不承認弗氏的無意識說,至少他認為這個提法不確。他曾提出過自己的一套所謂存在主義精神分析,用以補充和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錯,薩特也曾寫過幾部劇本,這些劇本也搬上了銀幕。但是,他寫的劇本,一旦拍成電影就很可能是一大篇哲學演講式的說教,使一般觀眾難以接受。然而,哈斯頓卻偏要去找他,而他居然答應了。 盡管薩特不喜歡弗洛伊德,但是,平心而論,這個電影劇本雖然沒有吹捧弗氏,倒也不見得有十分的敵意。對兩場主要的戲,薩特都花了筆墨和功夫。第一場戲講的是弗洛伊德在他一生事業(yè)的前十年摸索精神分析的目的和治療方法。這十年,弗氏制定了,或者說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明確目標是要盡力擺脫他人的影響。薩特描述了正在探索前進道路的弗洛伊德是如何竭力擺脫西奧多·梅勒特、約瑟夫·布魯諾和討厭的威廉·弗里斯這些人對他的包圍和粗暴干擾。尤其對弗里斯這個人,薩特把他說成是一個魔鬼,而眾所周知,這些人都是弗洛伊德的朋友、同事,特別是弗里斯,更是他的親密朋友。在第二場里,主要表現(xiàn)了一大群患歇斯底里癥的女病人,她們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療,有的獲得了痊愈。最后,弗洛伊德還是弗洛伊德,一個步入中年,深感孤獨的人,一個沒有神,沒有父親的存在主義英雄。總的來說,薩特筆下的弗洛伊德,不僅是一個具有同情心和科學頭腦的醫(yī)生,而且是一個因為不肯承認有弒父心理而深感苦惱的人。同時,弗氏對奧地利的反猶思潮也顯得憂心忡忡。在另一方面,弗氏被描繪成一個非常嚴厲的人,薩特說他有時有點象斯大林。在診所里,他隨時準備為采取最殘忍的治療方法進行辯護,而用最后的成功來證明其善意的初衷。他對那些維也納的中產(chǎn)階級死硬派進行報復,揭他們的丑,這一點似乎也表明了薩特本人對法國資產(chǎn)階級的仇恨心理。 上述這些,當然在拍電影時都被刪掉了,所以這個劇本就更值得一讀。目前這個劇本已被譯成英文,其中收入了薩特寫的第一稿全文和第二稿的部分場景。全劇分三幕,每組鏡頭都無一例外地表現(xiàn)出弗洛伊德這位精神分析大師的自我創(chuàng)造,無疑,這也是薩特的存在主義對精神分析的改造。對于弗氏的精神分析療法無論是喜歡還是嘲笑,從來還沒有人象薩特這樣把它寫成一部具有豐富內涵的劇本。 《圣女貞德的審判》(1962年) 布列松是法國電影界最具個性的導演,他采用平板的、不討觀眾喜歡的拍攝方法,演員的表演也相對刻板,他號稱不喜歡以攝影機捕捉演員的想法,而且題材也多以囚禁為主,這部《圣女貞德受難記》也是其中的一部,作為一個拒絕任何電影新噱頭的導演,布列松反而在世界影史中獨樹一幟,有很多文藝范的電影愛好者特別喜歡布列松,也以此標新立異,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圣女貞德的審判》劇照 該片選材取自法國圣女貞德被審判原始記錄,講述了貞德被捕后與主教、審判官們長時間的激辯,最終依舊被燒死的故事。紅衣主教科雄和審判官們與貞德進行著長時間的激辯。貞德堅稱自己受到上帝的指引法國軍隊進行戰(zhàn)斗,巧妙應對審判團的刁難,并進行反詰。審判者們因為恐懼和無計可施而對貞德進行了骯臟的陷害。他們偷窺貞德并勒令她換上女裝,企圖毀掉她的圣潔之身來打破她靈魂的圣潔。這種不公平的審判遭到了人民的反抗。因此審判者們將法庭改設在了囚室內,由光明的大廳轉到陰暗的牢獄。從人民面前消失的審判不再具有公開和公正性。后來,因為害怕會受到酷刑折磨,貞德放棄了原先的主張,走上了火刑架。 《圣女貞德的審判》集中反映了貞德面對敵人正氣凜然、威武不屈的歷史片斷,把劇情時間壓縮在一天之中。全片構筑于貞德在獄中的心態(tài)和在法庭上對無休止問話的應答。影片呈現(xiàn)出簡約的風格,圣女貞德的含冤莫辨,通過羅伯特·布列松豐富的電影語言表現(xiàn)的十分的簡單明了。因而在影片中不會找到任何一絲多余的點綴,處理方式冷靜得似乎有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感覺。貞德似乎被塑造成一個哲學系的大學生,她回答審訊時就如同搶答老師問題一樣。而在有些細節(jié)的描寫上還有著濃厚的性虐待的傾向。影片的結尾是貞德被燒焦了的尸體。不過影片這種冷靜樸素的風格特點,對于一些觀眾來說,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 |
|
來自: 老駱駝4753 > 《外國影視劇透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