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據(jù)人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范。品德是什么?品德是個體依據(jù)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固的傾向與特征。從這個解釋可以看出來,道德是一種普遍的社會規(guī)范,而品德則是每個個體的道德表現(xiàn)。那領導干部怎樣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品德來維護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促進社會文明進程的發(fā)展? 首先當然是認識和了解道德對做人做事的重大意義,建立道德觀念。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1》)以德來施政,其它一切都無法與之抗衡了。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3》)同樣是說如果用道德來施政,民眾不僅有羞恥心而且還能走上正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22》)孔子說天讓我具備了道德品質,其他人怎么能奈何我?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19》)孔子用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作比較來說明君子的道德可以主導和影響小人的道德。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笨鬃釉唬骸扒?!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犢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笨鬃釉唬骸扒?!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保ā墩撜Z·季氏1》)孔子說如果致力于禮樂教化,就可以使遠人順服。子張曰:“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論語·子張2》)孔子說如果對德行不夠堅持,那這樣的人也就可有可無罷了。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論語·子張11》)孔子特別強調大德,即行事原則一點也不能逾越。 道德的重要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重視和弘揚的,在今天仍然十分重要。道德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社會風氣,對人們的人生觀產生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是學習,沒有不學習就天生具有良好品德的,也沒有不學習就具有道德規(guī)范的。學習是形成道德規(guī)范和形成優(yōu)良品德的必要條件。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保ā墩撜Z·述而3》)孔子擔憂的是什么???就是人不修德。人一旦不修德,那還談什么社會道德,談什么個人修養(yǎng)? 我們來看孔子是怎樣描述道德的,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25》)他說道德不會孤立,它必定得到人們的親近和支持。為什么會這樣?說明人性都是向好的,有道德的人很多。但他又擔憂人的天性雖然向好,但并不是人人愿意主動為之,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保ā墩撜Z·子罕17》)在本能,在欲望面前,如果對自己沒有要求,人們就不會好德。所以他對子路說:“由!知德者鮮矣?!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3》)懂得德行的人還是太少了! 那么哪些道德是為人所接受并且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必須遵守和維護?如曾子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9》)謹慎地對待喪禮,虔誠地對待祭祀,民風就會變得淳厚。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27》)孔子說像中庸這種德行,大概是最高的道德,但能做到的人真的太少了。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保ā墩撜Z·泰伯1》)孔子再說比如像泰伯這樣有至高道德的人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笨鬃釉唬骸安烹y,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薄叭痔煜掠衅涠?,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20》)孔子說周朝這樣有至高道德的時代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狈蜃硬淮稹D蠈m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憲問6》)孔子也稱贊像南宮適這樣追求道德的人。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憲問35》)孔子也稱贊千里馬的道德。 因此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 再其次是形成自己的道德觀念,并在以后的實踐中踐行道德規(guī)范。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墩撜Z·述而6》)用道德來固守自己這是做人的根本。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品颍 缓闫涞?,或承之羞?!保釉唬骸安徽级岩?!”(《論語·子路22》)實踐德行如果缺乏恒心,就會招來羞辱。羞辱不僅僅是個人招受打擊,而是整個社會陷入混亂局面。 孔子多次明確崇德的方法,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薄罢\不以富,亦只以異。”(《論語·顏淵10》)他對子張說以忠信為原則,以義行事,這樣才能增進德行。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曰:“敢問祟德修慝辨惑?!弊釉唬骸吧圃諉?!先事后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顏淵21》)他對樊遲說先事后得就可以增進德行。 最后要反思那些方面做得不好可導致道德的滑坡,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11》)孔子說不能像小人那樣只在乎鄉(xiāng)土和實惠,人要豁達,追求更高的道德。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wèi)靈公26》)孔子說巧言令色不僅少有仁,更會亂了德。子曰:“鄉(xiāng)原,德之賊也。”(《論語·陽貨13》)而鄉(xiāng)原恰恰是禍害道德的人。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保ā墩撜Z·陽貨14》)有道德的人切忌道聽途說,做人不允許,做事也不允許?;蛟唬骸耙缘聢笤?,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保ā墩撜Z·憲問36》)只有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能促進全民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 具體講到品德,就要做個君子了。君子就是具有德行修養(yǎng)的人,《論語》中講君子和小人篇章太多了,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14》)如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保ā墩撜Z·述而36》)如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16》)如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保ā墩撜Z·子路23》)等等,都說明要想有優(yōu)良品德,先去做個君子,嚴格按照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 領導干部不是普通民眾,他們是人民的公仆,代表政府形象,代表政府說話行事,試想如果沒有道德約束,不具優(yōu)良品德,怎么可能領導和服務好大眾,怎么可能建立和諧社會,怎么可能振興國家?所以德和位要相配,孔子說:“君子進德修業(yè)。”(《周易·乾·文言》)君子要增進德行,修功建業(yè),只有這樣才能“厚德載物”。有的人認識到這一點,就會不斷地修養(yǎng)自己的道德,達到德和位的相配。孔子在《系辭傳》里面也說:“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 餗,其形渥,兇?!圆粍倨淙我病!钡虏慌湮?,就必有災殃了。 |
|
來自: 背后國文 > 《《論語》影響我們生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