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可轉載不可剽竊! 金匱要略釋義與方解(26)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并治第十四 王東海 【原文】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即為氣,數(shù)即消谷而大便堅。氣盛則溲數(shù),溲數(shù)即堅,堅數(shù)相搏,即為消渴。 【注釋】趺陽,胃脈也。浮者,主胃氣虛而氣瀉于外;數(shù)者,胃液涸而生熱,熱則易于消谷也,胃中氣液虛涸而生熱,則大便堅梗。陽明主燥熱之氣,氣盛者,燥熱盛也,燥熱盛則逼液下滲而小便數(shù)多,小便數(shù)多則大便愈堅,胃中燥熱愈盛則消渴成也。
【原文】趺陽脈數(shù),胃中有熱即消谷飲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shù)。 【注釋】此總申中消,渴屬于胃中氣液虛涸而生燥之消渴也。
【原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注釋】以男子而言者,而無經(jīng)、產(chǎn)脫血而口渴之類似,純屬消渴之真面目,小便或多于飲水,或飲一斗小便一斗,當知上、中、下而無耗水之熱,無耗水之熱而消渴者,乃在下之元陽虛,不能溫蒸津氣而潮于舌也,以腎氣丸溫蒸腎中之氣液上潮而渴自止也,以腎主五液是也。
【原文】腎氣丸方 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丹皮、茯苓、澤瀉各三兩、桂枝、附子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為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三服。 【注釋】方名腎氣丸者,能復辟腎氣之常也。干地黃甘寒、色黑,耑入腎臟以滋腎陰;山藥甘平,其出土時,膏漿甚多以補腎;山茱萸甘酸化陰以補腎之子,子能令母實,合山藥、地黃以固腎之蜇封功能。在腎陰之虛,則肝膽所寄之相火自熾,小便不利則水濕不行;相火未平,在山茱萸無從可用;水濕未去則干地黃又非所宜,故用丹皮以瀉肝膽之火;茯苓、澤瀉刑水而行濕,如此則正得補而邪得瀉,瀉藥能助補藥之力,補藥因收瀉藥之功,然腎應坎卦,一陽陷于二陰之中,此水火兩虛而致氣化不行,既滋其陰,亦須溫陽,然后水火協(xié)調,膀胱氣化,故以桂枝以行三焦之滯,附子之辛熱以溫坎中之陽,則腎中水火自調,則關門自利決瀆,小便自利也。 【原文】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fā)汗,五苓散主之。 【注釋】脈浮,病在太陽之經(jīng)也;小便不利,病在太陽之腑也。太陽為寒水之腑,水蓄膀胱,太陽本寒而標陽而同本氣之化,則熱微也。水蓄則正津不行而消渴也,宜利小便、發(fā)汗,兩解經(jīng)腑之熱,五苓散為不二之方也。
【原文】五苓散 豬苓(去皮)、茯苓、白術各十八錢,桂枝半兩,澤瀉一兩。
上五味杵為散,白飲和,日三服,多飲緩水汗出愈。 【方解】方名五苓者,取二苓感天然之氣化而生,色白味淡能化氣利竅而滲利也,此太陽邪熱入府之表里證也。太陽發(fā)汗后,胃液涸,而肺氣亦虛。胃燥則渴欲飲水,脾虛則健運機微,肺虛不能布津。人日常所飲,賴脾氣以輸化,肺氣以通調,三焦以決瀆,然后下輸膀胱,今皆失其功用。因胃燥過飲,則水蓄不行,水為陰物,郁遏陽氣,而氣機不行,下而小便不利,則正津不上潮,而為消渴。君以澤瀉,生于水而一莖直上。其質輕,上行宣氣,色白而黃以入脾肺;味咸而下達,以入水腑,合二苓之滲利而成利水之功,佐以白術補土而健運,合三苓則促進其滲利之功,桂枝溫陽化氣,同澤瀉、術,苓,則上下循環(huán)。則氣化水行而渴止矣。 【原文】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注釋】脈浮與上條同,上條言微熱,此言發(fā)熱;上條為太陽經(jīng)腑同病,太陽主寒水之氣,其熱微,此條為陽明停飲之證,陽明主燥熱之氣,其熱盛。太陽蓄水之證則傷陽,陽明蓄水則熱盛而傷陰也。故太陽以五苓之桂枝、白術溫陽化氣以行水,陽明以膠滑瀉熱育陰以行水也。
【原文】豬苓湯 豬苓、茯苓、滑石(錦裹)、阿膠、澤瀉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nèi)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方名豬苓湯,取其淡滲利竅、育陰瀉熱而行水也,此陽明病,由汗利奪液,液傷則胃燥熱而渴欲飲水,胃虛則輸化不行,三焦之氣郁滯,所飲之水不能下通膀胱而小便不利。故以豬茯二苓,其味淡以利竅,澤瀉生于水,其味淡,一莖直上,上升而下降;滑石行三焦氣分之滯,合二苓澤瀉而成宣壅利水泄熱之功。然陽明熱盛其陰必傷,過飲則水蓄不行,恐二苓滑澤之滲利,更傷其陰,佐以阿膠之養(yǎng)陰滋燥,則水熱去而陰得育矣。此與五苓同為利水之方,五苓治太陽邪熱犯腑,乃水勝于熱。水勝則傷陽,故桂枝白術以溫陽而化氣,助脾之輸化以行水;豬苓湯治熱勝于水,熱勝則傷陰,故以膠滑泄熱而育陰也。 【原文】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注釋】但渴欲飲水,口干舌燥,小便自利,非水停不化津之渴,乃胃中氣液因燥熱而虛涸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清胃中之燥熱而補氣生液也。
【原文】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方名白虎者,取為西方金神,借秋氣以退炎熱也。
《內(nèi)經(jīng)》謂:陽明之上,燥氣主之。以大腸燥金與胃土并稱陽明,胃土與燥金而同化。 《內(nèi)經(jīng)》又謂:陽明同中見太陰濕土之化。原由人身與病邪之不同:若胃陽素虛之體,則從濕化;此因過汗傷液,而胃陽素盛之人,則從燥熱而化。土燥則下吸腎水,金燥則水絕化源。證見身熱大汗,煩渴引飲,面赤脈洪,諸陽亢陰涸之證。 故以石膏色白晶瑩,氣腥味辛甘而淡,其性寒,入肺胃大腸,辛能發(fā)散,淡能解肌利竅。寒為水性,而清陽明經(jīng)腑金土之熱。 臣以知母,色白多毛入肺,味苦入心,性大寒,稟水性而瀉心火,以保肺清金,以滋水之化源,具金水相生之妙。 《內(nèi)經(jīng)》謂:壯火食氣。金土燥熱,氣液必傷。二藥性寒彪悍,去淫熱之功甚宏而損胃氣,故佐甘草、粳米之甘,以保脾胃,而濡胃養(yǎng)液。若汗多則氣液大傷,以氣液隨汗而奪,必加人參三兩,于瀉熱之中,以補氣滋液,此時徒清其熱,則生機立亡。徒補其虛,陽亢陰涸。寓補于清,法甚周密。 【原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注釋】口渴而欲飲水,小便自利者,胃燥熱也,但水入即消。此渴欲飲水,小便不利,水入則吐,為所飲之水內(nèi)停,水無由去,則內(nèi)飲停于腸胃,不下行而上逆也,故水入則吐也。
【原文】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注釋】既非停飲所致之渴,亦非胃中燥熱,又非下焦虛寒,乃一時權宜治標之方,文蛤寒咸降熱、酸能生津也。
【原文】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原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瓜蔞瞿麥丸主之。 【注釋】小便不利,當有水氣內(nèi)停,則正津不化而苦渴也。此證若脈浮外有微熱者,五苓散證;若脈浮發(fā)熱者,豬苓湯證也。然此二方所治,乃短期之外因致病。據(jù)方后注云:腹中溫為知,可知此方用于腹覺涼、脈不浮而身無熱,由于坎中之真陽衰弱,不能蒸液升騰則苦渴,膀胱之氣不利而小便不行,則水自停蓄,與腎氣丸同屬真陽衰弱,但腎氣丸治黑瘦之體,由先天之元陰元陽兩虛而無濕熱。若肥白之人,舌胖苔厚而多濕熱,久之傷及腎陽者,非腎氣丸之所治,舍此為而何?
【原文】括蔞瞿麥丸方 瓜蔞根二兩(即花粉)、茯苓三兩、薯蕷三兩、附子一枚(炮)、瞿麥一兩。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度。 【方解】此方以附子以溫真陽,升騰津液而化膀胱之氣;山藥以補脾腎之氣,腎氣旺則真陽有附、氣化有權;茯苓之淡滲得附子之溫陽而膀胱氣水行,又恐真陽久衰,上焦未得蒸液之潮則液涸而化燥熱,此時附子之辛熱雖能蒸液上潮,則助熱易而滋燥難,故以花粉以清燥滋液,瞿麥之苦寒清心以導小腸而達膀胱以利水也。以括萎瞿麥名丸者,止渴而行水也,在止渴行水之功,全在附子之溫陽化氣而蒸液也。
【原文】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并主之。 【注釋】小便不利,但小便不利也,無兼他證可知。張壽甫云:蒲灰即蒲黃也。蒲黃性平、味甘淡、質滑、行血消瘀利便,合滑石淡滲而寒;亂發(fā)亦行瘀、利小便之用;白魚甘平補虛而利小便;戎鹽即青鹽,味甘咸、性寒,三方皆治小便不利而血凝滯者。
【原文】蒲灰散方 蒲灰(即蒲黃)七分、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原文】滑石白魚散方 滑石二分、亂發(fā)三分(燒)、白魚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半錢匕,日三服。
【原文】茯苓戎鹽湯方 茯苓半斤 、白術二兩、戎鹽(即青鹽)彈丸大一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原文】淋家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注釋】淋病,前人有膏淋、石淋、氣淋、血淋、勞淋五者之別,皆由濕熱郁結而成,治法不外表里寒熱虛實。小便如粟粒之狀,乃石淋是也。肝主疏泄,肝之經(jīng)循小腹絡毛際繞陰器,濕熱注于肝經(jīng)則脈絡不利而弦急也。
【原文】淋家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必便血。 【注釋】葉香巖言:淋屬肝膽,濁屬心脾。病淋之人,濕熱內(nèi)郁,水干濇,若挾有外邪宜麻杏甘草佐以清熱化濕之品,切不可以辛溫發(fā)汗。若誤發(fā)之,徒傷津液以助熱,熱熾則動血從小便而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