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 作者:曹雪芹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在前面的問卷調查以及留言里,我發(fā)現(xiàn)紅樓詩詞的點播率非常高。但由于紅樓詩詞是依托小說文本而存在的;而《紅樓夢》作為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本身又十分復雜,光版本問題就能講很長時間。所以,我前面采取的都是在講其他古詩詞時盡量涉及《紅樓》相關知識的方式。 但是眾情難卻,依然有聽眾一再要求講紅樓詩詞,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讀一讀這首著名的《葬花吟》。 《葬花吟》出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我們知道,在曹雪芹筆下,薛寶釵屬于體態(tài)微豐滿的類型,書里說“臉若銀盆,眼如水杏”;有一次,寶玉想看寶釵手上戴的一串珠子,但因寶釵生的肌膚豐澤,褪了好半天才褪下來,所以書里常把它比作楊貴妃。而黛玉常年生病,相比下來十分瘦弱,書里對她的描寫是這樣: 兩彎似蹙非蹙罥(juan4)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ye4)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所以,這一回回目里的“飛燕泣殘紅”明顯是將黛玉比作了趙飛燕。趙飛燕是漢成帝的寵妃,以體態(tài)輕盈著稱,曾自創(chuàng)“掌上舞”,據說可以在人手掌之中旋轉起舞,可見其身姿之輕盈。后世經常把趙飛燕和楊貴妃作為瘦弱女子和豐滿女子的代表,有“環(huán)肥燕瘦”之說。曹雪芹看來也是受了這個影響,在這一回的回目中,把薛寶釵比作楊貴妃,林黛玉比作趙飛燕。 在《紅樓夢》里,明確寫到的黛玉葬花有兩次,這首《葬花吟》是第二次葬花時所作的。那天是芒種節(jié),正是暮春百花凋謝之時,大觀園的女兒們在那一天要餞別眾花。對于懷著一顆詩心而又寄人籬下的黛玉而言,自己本就漂泊無依,歸宿無定;再碰上這個百花凋零,意味著紅顏不再的傷感日子,心情一下跌入谷底。所以詩中說“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又說“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恰巧在餞花日前一天,又發(fā)生了一個小誤會。黛玉晚飯后去找寶玉,寶釵先來了一步,晴雯抱怨寶釵大半夜還去串門,擾得她們不得休息,索性把門鎖了。黛玉叫了半天門,晴雯沒聽出來是黛玉,偷懶不想開門,就假傳圣旨,說寶玉說的不讓開門。可是過了一會兒。寶釵居然從怡紅院里出來了,黛玉就躲在樹邊默默看著。詩里“昨宵庭外悲歌發(fā)”那一段就源自這段故事。 寶釵和寶玉素有“金玉良緣”之說,黛玉本身就很介意。加上這么一出,黛玉把晴雯的話當了真,以為寶玉真心疏遠自己,各種傷心絕望一起涌到百花飄零之日,匯成了這首《葬花吟》。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上次與寶玉共葬落花,原本以為寶玉是那個可以葬自己的人,可是經過昨晚之事,寶玉似乎也不可信。“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詩在徹底的孤獨與決絕中戛然而止。 其實,把《紅樓夢》里的詩詞曲單獨拿出來,與唐詩宋詞元曲里的名篇一比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前者算不得一流的。但把它們放回小說情境之中,放回人物身上,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偉大。因為,這是一個經歷過人世滄桑的作者站在眾多十余歲少男少女的角度,體會著他們的喜怒哀樂,還原著他們的口吻而寫下了這些詩句,并且還在詩句中伏筆了每一個人的命運。 好,今天就到這兒,我們把時間留給詩歌,再來體驗一遍暮春少女的命運之悲。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fā)只需1秒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