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名醫(yī)驗(yàn)案精選---茯苓甘草湯 一、心下悸 劉渡舟醫(yī)案:閻某,男,26歲。思心下筑筑然動悸不安,腹診有振水音與上腹悸動。三五日必發(fā)作一次腹瀉,瀉下如水,清冷無臭味,瀉后心下之悸動減輕。問其飲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脈象弦。辨為胃中停飲不化,與氣相搏的水悸病證。若胃中水飲順流而下趨于腸道,則作腹瀉,瀉后胃飲稍減,放心下悸動隨之減輕。然去而旋生,轉(zhuǎn)日又見悸動。 當(dāng)溫中化飲為治,疏方: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藥服3劑,小便增多,而心F之悸明顯減少。冉進(jìn)3劑,諸癥得白此之后,末再復(fù)發(fā)。 按語:胃卞停飲一證,臨床可見打心下悸動,四肢不溫,或見主利,舌苔水滑,脈象滑或弦。本案脈證,主胃中停飲無疑,根據(jù)仲景治水之法,處以茯苓甘草湯溫胃化飲獲效。本方生姜劑量宜大.病重者亦可改用生姜汁沖服。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三兩,切;甘草一兩,炙。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茯苓為化氣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則從辛入肺,使水氣通于肺,以行營衛(wèi)陰陽,則外走肌表而為汗矣; ▲茯苓 佐甘草以緩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 ▲甘草 傷寒心悸無汗而不渴者,津液未虧,故也用此方大發(fā)其汗。 用姜、桂與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藥、大棗,是大發(fā)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協(xié)辛發(fā)汗,且恐水漬入胃也。 ▍茯苓甘草湯:功能及適用范圍 【功用】溫中化飲,通陽利水 【適用范圍】心下停飲,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遺溺;奔豚。 傷寒汗出不渴者;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發(fā)汗后,腹下氣滿,小便不利。膀胱腑發(fā)咳,咳而遺溺。疝作奔豚。 ▍茯苓甘草湯:類證鑒別 1、茯苓甘草湯與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甘草湯和苓桂術(shù)甘湯只相差一味藥物,就是生姜和白術(shù)的不同, 茯苓甘草湯中用生姜,生姜性溫?zé)?,主入胃?jīng),有和胃、暖胃、開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稱為'止嘔之圣藥',通過自身的溫?zé)岚l(fā)散效應(yīng),可以很好地溫化、發(fā)散胃中的水飲; ▲生姜—溫?zé)?/p> 茯苓甘草湯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這個方子治水停在胃。正是因?yàn)槿绱?,才被用于胃虛水停?/p> 而苓桂術(shù)甘湯中的白術(shù)入脾,白術(shù)有健脾燥濕的功能,所以苓桂術(shù)甘湯治脾虛水停。 2、茯苓甘草湯與五苓散:茯苓甘草湯證是汗后胃陽被傷致水停中焦,口不渴而小便自利, 茯苓甘草湯中的茯苓淡滲,桂枝溫陽,生姜溫胃,甘草和中,四藥配伍,溫胃散水之功最佳; 而五苓散證是汗出后太陽之氣被傷,膀胱氣化不行,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輸布上承,故必見口渴、小便不利。 傷寒條文'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所以口渴與否是辨五苓散證和茯苓甘草湯證的使用鑒別要點(diǎn)。 但口渴這一癥狀僅為鑒別要點(diǎn)之一,茯苓甘草湯證尚兼見小便自利、心悸、厥逆、推按上腹部可聽到振水音等。 100首經(jīng)方方證要點(diǎn)---茯苓甘草湯 [組成]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 生姜三兩,切 [功用]溫中化飲,通陽利水 [主治]心下停飲,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遺溺;奔豚。傷寒汗出不渴者;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發(fā)汗后,腹下氣滿,小便不利。膀胱腑發(fā)咳,咳而遺溺。欲作奔豚。 [茯苓甘草湯方解] 此厥陰傷寒發(fā)散內(nèi)邪之汗劑,凡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藥為里癥用,故雖重用姜、桂,而以里藥名方耳。 厥陰傷寒,先熱者后必厥,先熱時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時不熱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時飲水多,心下之水氣不能入心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為水母,肺氣不化,則水氣不行。茯苓為化氣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則從辛入肺,使水氣通于肺,以行營衛(wèi)陰陽,則外走肌表而為汗矣;佐甘草以緩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 傷寒心悸無汗而不渴者,津液未虧,故也用此方大發(fā)其汗。用姜、桂與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藥、大棗,是大發(fā)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協(xié)辛發(fā)汗,且恐水漬入胃也。 [方證要點(diǎn)] 1、胃虛水停證:以胃脘部悸動不安或者振水音,惡心噯氣為辨證要點(diǎn)。主要癥狀為腹部柔軟而胸脅脹滿,或胃腸間水聲轆轆,嘔吐痰涎,量多色白清稀而不渴,小便不利,或浮腫傾向,或心悸;舌質(zhì)淡或舌體胖大,舌苔白滑,脈沉緊或沉滑,或脈弦,或兼浮。 2、常用于癇癥、神經(jīng)性心臟病、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消化道潰瘍、冠心病、胸悶、心痛等屬于心陽不足,胃虛水停者。 [茯苓甘草湯與苓桂術(shù)甘湯] 茯苓甘草湯和苓桂術(shù)甘湯只相差一味藥物,就是生姜和白術(shù)的不同,茯苓甘草湯中用生姜,生姜性溫?zé)?,主入胃?jīng),有和胃、暖胃、開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稱為“止嘔之圣藥”,通過自身的溫?zé)岚l(fā)散效應(yīng),可以很好地溫化、發(fā)散胃中的水飲;而茯苓甘草湯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這個方子治水停在胃。正是因?yàn)槿绱耍疟挥糜谖柑撍!?/strong>而苓桂術(shù)甘湯中的白術(shù)入脾,白術(shù)有健脾燥濕的功能,所以苓桂術(shù)甘湯治脾虛水停。 [類似方證鑒別] [茯苓甘草湯與五苓散] 茯苓甘草湯證是汗后胃陽被傷致水停中焦,口不渴而小便自利,茯苓甘草湯中的茯苓淡滲,桂枝溫陽,生姜溫胃,甘草和中,四藥配伍,溫胃散水之功最佳;而五苓散證是汗出后太陽之氣被傷,膀胱氣化不行,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輸布上承,故必見口渴、小便不利。傷寒條文“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span>所以口渴與否是辨五苓散證和茯苓甘草湯證的使用鑒別要點(diǎn)。但口渴這一癥狀僅為鑒別要點(diǎn)之一,茯苓甘草湯證尚兼見小便自利、心悸、厥逆、推按上腹部可聽到振水音等。 [原文]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73)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dāng)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356) [醫(yī)案舉例] 劉渡舟醫(yī)案:閻某,男,26歲?;夹南轮粍蛹虏话玻乖\有振水音與上腹悸動。三五日必發(fā)作一次腹瀉,瀉下如水,清冷無臭味,瀉后心下之悸動減輕。問其飲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脈象弦。 辨為胃中停飲不化,與氣相搏的水悸病證。若胃中水飲順流而下趨于腸道,則作腹瀉,瀉后胃飲稍減,故心下悸動隨之減輕。然去而旋生,轉(zhuǎn)日又見悸動。當(dāng)溫中化飲為治,疏方:茯苓24g,生姜24g,桂枝10g,炙甘草6g。 藥服3劑,小便增多,而心下之悸明顯減少。再進(jìn)3劑,諸癥得安,自此之后,末再復(fù)發(fā)。 陳明醫(yī)案:一個50多歲的女性患者,有淺表性胃炎幾年了,還伴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她一喝水或稀粥就胃脹,而且脹得非常嚴(yán)重,叩一叩肚皮就像敲鼓一樣,晚上影響睡眠,所以她再渴也盡量忍住不喝水,喜歡吃一些干燥的食物,如燒餅、油條等。 她來就診時開始不說話,只是搖晃身子,讓我聽她胃里的水聲,果然有“咣當(dāng)咣當(dāng)”的聲音。伸出舌頭一看,舌面上盡是水,她告訴我有時不自覺地流出口水。 我就開了茯苓甘草湯,重用生姜到24克,并加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的藥物。服用一周,她胃中的振水音就基本消失,也敢喝上一碗粥了,一個月后,癥狀全部消除,飲水、吃飯均正常,檢查幽門螺旋桿菌也為陰性。 陳明教授論:《傷寒論》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動不安。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動不安,有嘈雜的感覺,甚至胃里會聽到振水音。當(dāng)然,水飲為病,舌苔多是白滑的,舌面有好多水。臨床上見到,屬于水飲型的胃?。ㄋ追Q“水胃”,病人自覺胃中有水)還真不少,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甚至消化道潰瘍,都會有這種表現(xiàn)。
茯苓甘草湯是治胃虛水停的有效方劑,凡是水飲停胃的各種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湯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組成,和苓桂術(shù)甘湯只相差一味藥物,就是生姜和白術(shù)的不同,正是因?yàn)槿绱?,才被用于脾虛水停、胃虛水停的不同?/strong>方中白術(shù)入脾,有健脾燥濕的功能,所以苓桂術(shù)甘湯治脾虛水停;生姜,就是我們廚房里使用的調(diào)味品,性溫?zé)幔魅胛附?jīng),有和胃、暖胃、開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稱為“止嘔之圣藥”,通過自身的溫?zé)岚l(fā)散效應(yīng),可以很好地溫化、發(fā)散胃中的水飲。茯苓甘草湯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這個方子治水停在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