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閉,腎陽虛證 主癥: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出無力,面色白光白,神氣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尺弱。 病機:腎陽虛衰,氣化不行,痰瘀交結(jié),尿道閉塞。 治法:溫陽化氣,軟堅散結(jié),利尿通閉。 方藥:真武湯、二珍飲化裁。附子100g(開水先煎煮4小時)、白術(shù)15g、白芍15g、茯苓30g、炮山甲10g、牽牛子15g、小茴香10g、川楝子10g、王不留行30g。 附1、 二珍飲 胡天雄 明代李時珍治其甥柳喬因二便脹閉,百計不效,用牽牛子、小茴、川楝子、甲珠等為方,服之遂愈。外太祖謝楚珍公(1820~1893)以外科負盛名于前清同治、光緒間,于內(nèi)科雜癥,亦深素養(yǎng)。遺案五十余則,案中用前四藥為方者凡數(shù)見:一為治賀禮堂嗜酒久嗽潮熱案,一劑得安,四劑痊愈;一為治戴鄰甫脹瀉案,愈泄愈脹,半載不愈,投方三劑而平。余在沅江南大膳時,一小兒久咳不愈,腹部脹硬,舌心有厚苔,亦用此方加味治之而愈。以此方創(chuàng)始于李(時珍)而屢效于謝(楚珍),因名之為二珍飲,以志薪傳之意。 考《本草綱目》牽牛子項下:“時珍曰:外甥柳喬素多酒色,病下極脹痛,二便不通,不能坐臥,立哭呻吟者三晝夜,醫(yī)用通利藥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濕熱之邪在精道,壅脹隧路,病在二陰之間,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腸膀胱也。乃用楝實、茴香、穿山甲諸藥入牽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減,三服而平?!贝颂幟鑼懠毙郧傲邢偌不及Y狀與病理,躍然紙上,直疑為現(xiàn)代人語,又能提出治法,啟迪后人,故凡濕熱積滯,舌苔厚積者,不論為咳嗽,為泄瀉,為大小便閉,皆可試用。近年余用治尿路結(jié)石絞痛,頗收良效,鄉(xiāng)人有輾轉(zhuǎn)傳抄其方者,故不僅前列腺疾患也。 附2:牽牛子 別名:牽牛、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炮制:牽牛子:除去雜質(zhì)。用時搗碎。炒牽牛子:取凈牽牛子,照清炒法炒至稍鼓起。用時搗碎。 性味:苦、寒;有毒。 歸經(jīng):歸肺、腎、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絳蟲病。 用法用量: 3~6g。 備注:牽牛子為峻下的藥品,少用則通大便,多用則瀉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臨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腫脹、二便不利及宿食積滯、大便秘結(jié)等癥。至于用治痰壅氣滯、咳逆喘滿,則只宜暫用,不可久服。如屬脾弱胃呆、氣虛腹脹者,當(dāng)以健脾補中為要,不宜用本品攻瀉消積,克伐胃氣。 附3:西醫(yī)知識 前列腺增生癥: 概述 :前列腺增生癥,舊稱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子常見疾病之一,為前列腺的 一種良性病變。其發(fā)病原因與人體內(nèi)雄激素與雌激素的平衡失調(diào)有關(guān)。病變起源于后尿道黏膜下的中葉或側(cè)葉的腺組織、結(jié)締組織及平滑肌組織,形成混合性圓球狀結(jié)節(jié)。以兩側(cè)葉和中葉增生為明顯,突入膀胱或尿道內(nèi),壓迫膀胱頸部或尿道,引起下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見疾病,其病因是由于前列腺的逐漸增大對尿道及膀胱出口產(chǎn)生壓迫作用,臨床上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夜間尿次增加和排尿費力,并能導(dǎo)致泌尿系統(tǒng)感染、膀胱結(jié)石和血尿等并發(fā)癥,對老年男性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因此需要積極治療,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手術(shù)治療。 臨床表現(xiàn):前列腺增生的癥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因增生前列腺阻塞尿路產(chǎn)生的梗阻性癥狀;另一類是因尿路梗阻引起的并發(fā)癥。 1、梗阻癥狀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生阻塞尿路、壓迫膀胱頸所引起,同時也包括了膀胱本身為克服梗阻產(chǎn)生的反應(yīng)。 ① 尿頻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號,尤其夜尿次數(shù)增多更有臨床意義。 ②排尿無力、尿線變細、排尿中斷,排尿后滴瀝不盡。 ③ 血尿。 ④ 尿潴留。 2、梗阻的并發(fā)癥主要有感染(夜尿次數(shù)驟增,尿急、尿痛、血尿以及發(fā)熱等),腎盂積水,尿毒癥(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貧血,甚至頭痛、遲鈍、嗜睡、甚至昏迷等)。 診斷要點: 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等待,尿流無力變細,尿滴瀝,間斷排尿。 直腸指診:前列腺增大,質(zhì)地較韌,表面光滑,中央溝消失。 超聲檢查:可顯示增生的前列腺,殘余尿增加。 尿流率檢查:尿流率降低。鑒別診斷 本文轉(zhuǎn)載自http://blog.sina.com.cn/u/2937491194 |
|